- ISBN:978755962491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59624918 ; 978-7-5596-2491-8
本书特色
★【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重磅作品,王浩威、朱建军强烈推荐】
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总感觉生活很没劲?
容易情绪起伏大,总是焦虑不安?
内心脆弱,总是充满挫败感?
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对自己不满,总是找不到自己的特长?
容易分心,总是不能专心做正事?
自制力太差,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欲望?
★【如果你遭遇以上困境,请阅读本书!】★【那些被你遗忘的伤痛,正消耗着你现在的人生!怎么办?】
那些被你遗忘的心灵创伤,在潜意识中变成了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神怪……它们藏在你的头脑里,左右着你的性情、喜好和选择,消耗着你的生命力。阅读本书,唤醒潜意识里的导盲犬,可以有效化解这些伤痛,助你走出眼前的人生困境。
★【你不必通过催眠、高价心理咨询,也能将我们内心的孤独、迷茫、疯狂和偏执,一扫而空!】
内容简介
什么是我们头脑里的导盲犬?
荣格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中天生有一个“内在守护者”,它能让人看清心灵创伤的本质,走出伤痛的困扰,过上和自己天性相符的生活。它叫代蒙,是活在我们潜意识中的“导盲犬”。
这只导盲犬,可以带我们探索那些虽然被遗忘、但仍旧左右着我们人生的心灵创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你不愿意面对和提及的人和事,以及由这些人和事引发的强烈的情绪,会慢慢地藏进你的潜意识,左右着你的性情、喜好和选择,消耗着你的生命力。比如你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总是感觉活得很没劲,这很有可能就是生命力被过度消耗的表现。
如果你愿意听从头脑中导盲犬的指引,你将真切地看到那些被隐藏的心灵创伤,它们化身为风景、人物、动物、植物、河流、风、雨、雷、电等意象浮现在你的眼前,并随之带来相应的情绪体验,比如羞耻感、绝望感、恐惧感、伤痛感,无力感、罪恶感、愧疚感、愤怒感、空虚感……
你可以与这些有生命的创伤进行直接的交流,伤痛将得以化解,心灵的变化和治愈也就悄然发生。你也终将走出眼前的困境,拥有一种和自己天性相符的人生。
目录
前言| 无意识是条河
**章| 导盲犬居住的地方:深层想象之境
第二章| 如何化解过去的伤痛:洞悉心中的风景、植物、动物和人物
第三章| 如何听懂情绪的语言:你所有的委屈,你的身体都知道
第四章| 如何唤醒心中的导盲犬:和你的自性做朋友
第五章| 心理分析是有钱有闲人士的专利吗?
结语 | 导盲犬的终极使命:有意识地建构“快乐生活”
节选
【一】以内心话重新界定感情问题:荒芜大地
梦中:
我环顾四周,大地一片荒芜。地面干涸坚硬。景色没有任何赏心悦目宜人之处。在梦里我知道我是我,但同时我也是那即将要播在地上的种子。我看着那荒芜大地上的裂缝,自问要在那样的地方生根发芽应该是不可能的任务吧。或许土地需要雨水滋润,但是雨水也会让大地泥泞不堪。我愿开垦那片土地,但又怀疑是否值得。*让我犹豫的是自己有没有意愿投入如此辛苦的工作。我看见远方有一名男子,或许是农夫……然后我就醒了……
积极想象:
我清醒地走向那名梦中的男子,我开口跟他说话,向他打招呼。我问他对那片土地的看法: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对他说,“这片土地如此荒芜,地面干涸坚硬,能耕种,能收割吗?”
农夫摇摇头:
“这片土地很难,不过要看你有多少力气,愿意花多少力气。老实说,要在这样的土壤上耕种很辛苦,但是如果你有意愿也有力气,那么它就会让你有所收获。”
“我已经投注了很多心力……”我回答他说,“我想试试看,至少不要白白浪费了我之前的付出……或许以为可以在这样的土壤上耕种,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错误?不,不是错误,”那名农夫回答我,“耕种永远没有错,即便那土壤不适合耕种。我的意思只是,这片土地不是很肥沃。”
我们如果稍作停留,观察这**个心理风景的特色,肯定会注意到这里是苍凉的不毛之地,土壤干涸坚硬。周遭环境毫无宜人之处,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很难受,很不自在。
苏黎世荣格学会会长古根包尔-克雷格(Adolf Guggenbuhl-Craig)深入研究过这个心理风景,称之为“心灵沙漠”。他认为关于这个风景的描述符合“行动不良的爱神”心理特质,也就是情感投入有障碍,而且有某种“道德无感”问题。“心灵沙漠”会赋予人格中的“精神病态核心”象征形式,而这样的心理核心是“某个东西匮乏”或是“某个东西发展不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精神病态代表的是我们人类境况的一个边缘地带。唯有在这个边界地区游走,才能辨识出我们基础人文地理学的特色何在。(……)精神病人者的“爱神匮乏”往往会表现在人际关系困难上。(……)长时间跟精神病人者往来后会发现他几乎一成不变。可以对他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分析(*好不要决定采用何种疗法),可以跟他结婚,但是不会有任何进展,也不会有任何变化。(……)精神病人者的心理似乎完全停滞不动。而精神病人者自身、他的人际关系、他与世界的关系,永远维持原状。
荣格在《红书》中也谈及沙漠这个心理意象,以及慢慢成形的情感体验,同时展露出一道希望曙光:
第六夜。我的灵魂带我进入沙漠——我的自我的沙漠。我没有想到我的自我是一片沙漠,荒凉炎热的沙漠,尘土滚滚,无法安歇。走过炙热的沙地,步伐缓慢,步步深陷,这趟没有明确目标的旅行,带领我走向希望。这片荒原是多么可怖啊!我觉得这条路远离了人类。我经历我的人生,一步又一步,不知道这趟旅程要走多久。
可想而知,我们想象的心理风景不会在沙漠或不毛之地枯竭,这些心理风景可以是“绿地”,充满各种植物。
举例来说,*常出现的绿色意象是树,这个意象会展现出各种姿态:
一棵没有叶子的树。看到这棵树让我气愤难耐,因为树没有叶子,我就看不到叶子才能耍弄的光影游戏。我喜欢那游戏,能让我放松。没有叶子的树让我沮丧,提不起精神。
我看着那棵树,他开始对我说话,我听他说话:
“我的枝丫没有叶子是因为现在是秋天。等到了春天就会恢复枝叶繁茂…… 枝丫你要记得,要等待……”
我听着树这么对我说,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的不悦,还有我自以为是的愚蠢。我如果从树的角度看事情,就会知道春天早晚会来,要有信心等待……此刻光秃秃的枝丫只是暂时的,属于一个循环周期……
树的意象常常跟修剪树木的意象一起出现,呈现的是我们某种深层的献祭需求。有些“心理枝丫”应该被修剪,才能让内在有机会更新。下一个积极想象案例描述的就是想象者在做这类想象时的情感意涵。
【二】“献祭不是毁灭”:心中的春天
没有枝丫的树。枝丫全部被修剪一空,冬天到来时都会这样,只留下树干,仿佛树已死去。
我觉得自己跟树一样,光秃秃的,只有躯干。我看着让我震惊不已的那个树的画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被修剪过。等到了春天它便会冒出新芽,枝丫会重新生长,恢复生命。
“你要有耐心,”一个声音对我说,“这是你的冬天,是四季中*漫长、*辛苦的季节。但是冬天里有春天。你要有信心。春天会带来绿叶、枝丫和生命……”
我回答道:“问题说在于不用看、不用摸依然相信,不能跟圣多马7一样。基督说,不用看、不用摸就信的人有福了,因为信的那人如同冬天的树,心中已有春天。”“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四季的记忆?”我开口问。
“我们的记忆和视野短浅,”那个声音回答我,“我们忘记了大自然的循环周期和教诲,我们心中明明知道春天会回来,只是忘记了。春天已经在心里。”
“现在我看见长满新叶和粉红色小花的树,”我很诧异,“只是似乎很遥远,跟我之前看到那棵被修剪得光秃秃的树很不一样。”
“要有信心,并且记住:春天已经在心里。”
在我们的积极想象里有了具体形式的绿色,可能跟本性,甚或是灵性的心理经验有关。莫瑞·史丹(Murray Stein)在谈荣格自性化历程的一本书中,就曾以荣格在1939年的一次幻视为例,当时年约六十五岁的荣格看见了基督,而基督的身体是“绿色”黄金而做。荣格诠释自己所见是提醒自己省思“把基督和非真菌的金元素及炼金术士的铬绿模拟在一起”这件事,由于这个影像,荣格领会到自己拥有的是“基督的炼金术幻视”。
莫瑞·史丹论及荣格这个幻视时,特别强调其自性化方面:
对荣格来说,绿色基督的幻视象征着对精神界与生命界分裂的疗愈,这种分裂已经造成他生命的灾难,也造成他父亲及其他基督徒祖先生命的困扰。在这个幻视当中,自然的精神力量和天父之子汇聚在一个意象之中。天父和地母正在融合并协力合作。
我们通常会说植物意象是邀请我们思索心中大自然方面的功能与特质,以突显出在传统和情绪之间寻求更佳平衡的必要性,也就是让我们思考自身更简单完整的生存模式。
我们可以继续看下一个积极想象案例,想象者的刺激来源是一幅画中的花草图像。这个积极想象是以第三人称描述,使用的技巧是“双重客体化”:我跟无意识画面对话*初是以直接方式进行,第二次则被客体化,改以间接方式记录。
“双重客体化”技巧可以清楚呈现完整人格的动力,凸显的不只是我和无意识画面之间的交流,还有自我情结的运作及关系风格。让意识远离自我情结,也让我的情结远离自性图像,正好可以提供不同于一般的双重观点,有助于自觉之扩大和假想的我之创造,这是积极且自觉地调节心中有意识与无意识内容的特殊方法。这个方法以创造性模式参与自性化历程,直到极限,以感知自身,如同诸多意象中的一个意象。
詹姆斯·希尔曼写道:
假想的我在黑暗中悠然自得,在诸多意象中游走,仿佛其中一员。(……)假想的我意识到那些意象不是他的,在梦中,就连他的自我身体、他的自我感情和他的自我行为都属于梦中意象。因此,在教导我如何做梦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让他知道他也是一个意象。
然而,大家习惯将意识和自我情结视为同一现实,没有将二者区分开来,而回顾荣格的学说,他认为“意识的功能或作用是维持心理内容跟我之间的关系”,希尔曼对此写道:
就历史角度观之,西方传统的确将我与意识画上等号,这个等号在19世纪的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又具体地被公式化。不过荣格这部分的思想还勉强能够跟他的心理现实和以治疗为目的所提出的心理意识概念吻合。能够促成疗愈的是原型意识(……),而这个意识概念显然不以我为本(……)。荣格的所有论述都是远离我,走向放大意识,在其他的支配心灵里扩散开来,使其开始省思。
“我积极且自觉地调节心中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内容”和“意识的功能或作用是维持心理内容跟我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因为“双重客体化”而得以彰显,而这两个概念也是接下来这个案例的心理背景。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玛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
意大利著名的荣格分析师、锡耶纳大学跨文化心理学教授。
担任意大利分析心理协会(AIPA)和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的荣格心理学培训分析师与督导。已出版著作:《快乐岛屿的神话》《跨文化认同:荣格心理学在香港》等书。
译者简介:
倪安宇
知名翻译家。
曾任威尼斯大学中文系口笔译组、辅仁大学意大利文系专任讲师,现专职文字工作。
译有《玫瑰的名字》《魔法外套》《马可瓦多》《白天的猫头鹰:一个简单的故事》《依随你心》《虚构的笔记本》《巴黎隐士》《在你说"喂"之前》《跟着达尔文去旅行》《在美洲虎太阳下》等作品。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3¥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那时的大学
¥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