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知心书(第3辑)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76826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864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807682646 ; 978-7-80768-264-6
本书特色
1.“知心书”是一套极具水准、文质兼美的心理通识书系,对于极富自我意识、渴望突破心理困境的现代读者,可谓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读本,集实用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
2.四本书的作者均为法国专业精神科医师、心理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厚实扎实的心理学科素养保证了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第三辑共四本:《幸福生活的秘密》《走出强迫症》《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害怕陌生人》。作者援引亲历案例和经典文艺作品,专业而又全面地介绍了关于人类对于追求幸福和嫉妒情绪的思考,以及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这两种心理病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4.特约旅英插画师量身创作封面插画;特邀国内高水准知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圆脊精装+特种纸四色封面+70g纯质内文+飘带堵头布衬纸三者颜色浑身一体,细节考究,匠心独具。
内容简介
幸福生活的秘密
伏尔泰说,我决定让自己幸福,因为这样对身体好。人们是如此渴求解开幸福秘密的答案,却又怀疑幸福只是一种难以追求的宏愿。
走出强迫症
强迫症总是戴着一张似乎总也抓不住的顽童面具,私底下却成为屡屡和自我天性解放做斗争的堂吉诃德。但只要肯于坦然面对和治疗,它就不会是一座永远无法攻克的堡垒。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如果让嫉妒一直不可言说,它就会永无消弭之日。它是不甘于臣服的悲情英雄,它是强烈的本能与爱带来的忧虑,它是欲望中的欲望。
害怕陌生人
与人对视就会焦灼不安,拨通电话可谓难于登天……每一次社交都犹如作战,与其不断闪躲,不如主动出击,突破陌生人的包围圈。
目录
《幸福生活的秘密》
序言
**部分 幸福存在吗?
第1章 什么是幸福?
第2章 遇见幸福的阻碍
第3章 幸福:内心深处的故事
第二部分 理解幸福、捍卫幸福
第4章 幸福何处觅?
第5章 幸福知多少?
第6章 幸福——让人恼火的主题
第三部分 缔造幸福
第7章 怎样避免遭遇不幸
第8章 栽培、保护你的幸福
第四部分 你的幸福状态
《走出强迫症》
**部分 描述强迫症的小百科全书
**章 概论
第二章 宗教、道德、迷信主题
第三章 污染与纯洁主题
第四章 精确、秩序、对称及完美主题
第五章 对于潜在危险和灾难的保护主题
第六章 其他主题:无法归类的强迫症
第二部分 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疾病
第七章 强迫症之源
第八章 究竟是不是强迫症:如何辨别?
第九章 关于强迫症的侵入感受或感觉
第十章 关于强迫性怀疑
第三部分 打败强迫症
第十一章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正与误
第十二章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第十三章 抗强迫药物与认知行为疗法间的关系
第十四章 通过相反习惯方法来治疗拔毛癖
第十五章 顽固型强迫症
第十六章 关于强迫症,你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第十七章 关于强迫症的几个奇异故事
结论
致谢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章 美狄亚,是我! 1
美狄亚,或为妒妇之* 6
百分之百的浑蛋 13
一种高贵的激情 16
喜剧里的嫉妒:热心过度 21
古罗马时期:美狄亚和她的副本 30
复仇是对痛苦的供认 31
现在,我是美狄亚! 36
谱写压抑的颂歌 38
美狄亚,野蛮的母老虎 41
跳跃吧,怪物们! 45
她自己还无法言说 47
亚里士多德式的美狄亚,斯多葛式的美狄亚 51
巴黎:有待发掘的美狄亚 57
伊阿宋是抛弃美狄亚的负心汉 62
另一种不可言说 69
第二章 一种不可言说的激情 73
一个突然出现的障碍 76
一种全新的情绪 80
独一的爱 84
安心地享受欢愉吧 88
*初的激情 90
造出爱情 93
又爱又妒的爱弥儿 98
蛮横,嫉妒,虚假,记仇 106
缺乏、贪婪的动物之激情 109
高尚的情人们害怕把它说出来 112
在塔希提的塔希提人 117
在巴黎的巴黎人 120
心上一把刀 125
人们嬉闹,人们放荡 127
她爱我吗? 132
他爱我吗? 135
一种现代情感 139
第三章 性对象和开放情侣 145
欲望的欲望 147
人不是物件 152
相互使用 154
康德式烤小牛肉 158
欲望的对象不是物件 160
康德式的嫉妒:卖弄风情和食人主义 164
去他的康德! 166
到处看到物件 170
在其内在性中僵滞的物件 175
通过肉体占有她 181
自由,不忠,嫉妒 186
透明化 190
第四章 不被爱的绝望 195
既非想象,也不高尚 197
我嫉妒了 200
自尊心比爱更多 203
爱情中的痛苦 205
正常的嫉妒 209
悲剧人的结局 213
颤抖的手 217
燃烧的手 224
不可言说,就是压抑 226
嫉妒的言语 229
真相之门 231
绿眼怪物 237
疑心过重或不够怀疑? 241
逃逸的存在 246
拥抱痛苦 248
一些乐趣 252
自恋的危机? 257
我的不正当手段是可憎的 260
第五章 爱的艺术,嫉妒的艺术 263
让自己被爱上的计划 265
性虐狂与受虐癖 267
爱抚 270
爱的一种艺术 272
快乐、痛苦和嫉妒 274
爱的艺术 277
嫉妒的艺术 280
你是我唯一喜欢的人! 282
奥维德,伊壁鸠鲁主义者 287
痛苦、愤怒和爱情 293
快乐的艺术 299
当爱情伤害了你 301
爱情和真相 304
嫉妒和真相 310
爱情令人轻信 313
结 论 说出不可言说的 319
致 谢 329
《害怕陌生人》
**部分
我们的社交恐惧及其表现形式
**章 人和场景 3
扰乱人心的社会场景 6
古老的故事 7
有争议的场景 9
焦虑的表现 11
与人交流、交往的场景 16
需要表达自己的场合 22
他者的目光 25
我们社交恐惧的等级 28
共同机制 30
第二章 身体的紊乱 33
与焦虑有关的词语 35
普莱维尔式的清单 36
感觉到恐惧的人和感觉不到的人 38
身体的背叛 41
你脸红了! 44
敏感的生理反应有何意义 52
第三章 行为的紊乱 57
慌乱的极限! 60
鼓起勇气逃跑吧! 63
难以接近和奴颜婢膝的人 68
隐形链 70
第四章 头脑风暴 73
负面想法的排行榜 77
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78
害怕他人的评价 80
害怕他人的反应 83
焦虑预感,或者说如何在 84
一天中给自己讲述灾难电影 84
永远的焦虑症! 86
当惧怕对真相产生作用的时候 90
第二部分
害怕:从正常到反常
第五章 害怕和恐惧 97
害怕还是当众发言恐惧症? 101
告诉我让你难堪的事情 103
我和你有约 104
第六章 胆怯 109
胆怯是什么 113
胆小的人害怕什么 114
胆怯如何表现 116
胆怯之人的优点 119
胆怯的痛苦 120
全世界的胆小鬼,团结起来! 122
第七章 逃避型人格 125
绝对是一种病 130
控制下的生活 131
残忍、不公的世界? 133
第八章 社交恐惧症 137
*严重的社交焦虑症 143
社交恐惧症患者是如何生成的 145
陷阱重重的日常 147
逃避的借口 149
掩饰和误解 150
需要治疗的疾病 153
第三部分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他人
第九章 心理机制 161
计算机大脑 162
头脑中的认知 164
双重评估 167
逻辑的错误 168
强迫沉默 172
自身形象及取悦于人的意愿 174
极端及痛苦的自我意识 176
第十章 原因 179
一个问题,几种原因 180
先天和后天 182
人类及其恐惧症 185
逐渐形成的焦虑症 187
性别的不平等 190
家庭环境 191
给胆小孩子家长的几点建议 192
标记性事件 194
不均衡蔓延的全球通病 195
从社交要求到社交焦虑症 197
第四部分
怎样克服对他人的惧怕
第十一章 药物治疗还是心理疗法? 207
精神药物的优势 209
β-受体阻滞药 210
镇静剂 214
抗抑郁剂 215
认知行为治疗 219
我们能将心理疗法及和药物治疗合二为一吗 222
如何真正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223
第十二章 不再逃避 225
具体化 227
面对 229
阿兰的惧怕 230
了解更多的面对技巧 235
第十三章 更好地沟通 241
培养社交能力 243
自我肯定 244
阿妮塔的尴尬 245
第十四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 253
治疗医生如何为患者展开治疗工作 255
菲利普的疑惑 257
对话 259
记住患者的想法 261
改变患者的想法 262
第十五章 必须要治愈社交恐惧症患者吗 269
让?米歇尔的害怕 274
帕特里夏的脸红 277
需要处理“小”问题吗?怎么处理 281
选择有效疗法还是传统疗法 283
实用疗法 284
针对个人表现的心理疗法 286
结论 “想象你自己赤身裸体……” 290
附录
评估你对他人的惧怕 293
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98
逃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99
你需要了解的社交恐惧症 300
你需要了解如何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 306
节选
幸福: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从舒适感开始
“幸福,就是当我感觉舒服的时候……”
首先,对于幸福这样高贵的概念,谈舒服岂不是太不贴切?说得好听一点儿是舒适,说得通俗一点儿或直白些,难道是慵懒?不过,从性质上说,舒适或许是*接近幸福的状态了。
对于幸福的概念,科学家格外谨慎,他们宁可只用舒适的概念,关于舒适感的研究日益增多。 在让-路易?塞尔旺-施赖伯 ( Jean-LouisSerVan-Schreiber ) 的论著《开心地活着 》 (Vivrecontent) 中 ,他狡黠地建议大家放弃幸福,或至少不要使用幸福这个词,而是去寻找开心,就像是找一枚 “幸福的硬币” 。
不管怎么说,的确如此,人生的道路上总有愉快时刻,至少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些幸福时刻。这些时刻有些是顺理成章、可以预见到的,比如春日在熟悉而又喜爱的小路上漫步、参加聚会、和挚友聊生活、聆听心爱的乐曲……也可能只是极其平凡的小事、不期而遇的小快乐,比如正为一项棘手的工作绞尽脑汁的时候转头听见窗外的鸟鸣声、路上陌生人对着你微笑、意外接到心爱友人的来电、看见两个小朋友手牵手在路上走……
这些时刻以不同的形式让我们感觉心情舒畅,对我们很有“好处” 。所有有助于舒适感的事,都会促进幸福的到来,不过只是促进,仅此而已。舒适感是一个十字路口,一扇开启的窗户,通往各种可能的幸福。可能就是舒适,也可能带来其他体验。在舒适感这个层面上,幸福仍然是一种奢望,一个幻影。此时,不过是“有点儿小感觉而已”……
幸福是一种感觉
如果没有*基本的感知意识,舒适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幸福。孟德斯鸠曾说过: “即使人们正享受着幸福,他们也压根儿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你还必须去说服他们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舒适感的感知意识,这是幸福的基石,舒适感也由此得到提升,从简单的舒服状态进入更深的层次。
这种感知意识是一种更为费力的心理历程,总是会遭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阻挠,我的一位病人称之为 “心理污染” :焦虑、压力、疲惫、要求过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幸福总是在回忆中,如同诗人的忧伤诗句: “噢,幸福,在你挥别时,我才认出你。 ”
不管怎么说,对当下的感知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有时候这种感知力比幸福本身更重要,如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所说: “如今的我不再渴望幸福,而是渴望有意识。 ”有一本关于蒙田的好书,书名就叫《蒙田及幸福意识 》 (Montaigne,ou la conscience heureuse ) ,而蒙田这位关注幸福的哲学家在他的《随笔集》中也曾写道: “此生只求活着并快乐。 ”
幸福是一种主动的念头或内心的对话 (如果没有身体或心理的响应,人们很难说服自己是幸福的) ,也是一种情绪或心情 (好心情) ,有了感知力,幸福才能成为神经心理学者所称之为的“感觉” ,即“某种情绪的个人心理感受” 。从舒服的情绪进入幸福感,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过仅有感知力仍然不够……
幸福一旦拥有,别无他求
克莱芒丝
什么是*大的幸福?是今年夏天的一张明信片;是载着我去往希腊小岛的小船,眺望远处的一抹夕阳;是有男友相伴,欣赏着绝美的景致,此时此刻别无他求。像我这种总是对环境挑三拣四的人,难得有这样心满意足的时刻。我觉得所有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舒服都集中在这一刻了。
幸福的体验,是一种舒适感的升华 (升华:提升,超越) 。幸福和享乐不一样,幸福让人喜形于色,甚至超出了个人对身体或心理的控制。幸福比我们自身更广阔,让人得到提升,超越了个人。而且,幸福是终极憧憬,一旦达到就不再需要任何东西。难怪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称为 “至臻” 。
感觉到完美和圆满,觉得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再也别无他求,只求这一刻能永恒持久。狄德罗和达朗伯都看到这一点,他们曾将幸福定义为: “一种人们希望永恒持久、不要改变的处境和状态……”
别拿幸福开玩笑!
“全家人聚在餐桌前,热腾腾的浓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妈妈有时候会说: ‘停下来先不要吃,也不要说话。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但觉得很好玩,都照做了。妈妈说: ‘这是让你们想一想眼前的幸福。别想要取笑生活……’ ”
加拿大魁北克歌手费利克斯?勒克莱尔 ( Félix Leclerc ) 的这段童年回忆富有诗意地提醒我们,幸福意识存在一个悖论:幸福意识感越强,舒适感越强,而与此同时,幸福意识也让我们认识到幸福转瞬即逝。
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 ( PhilippeDelerm ) 同样描述了从远处静静看着妻子和儿子时的揪心体验: “我知道,这一刻是我*幸福的时光。说出幸福两个字,令我突然心生恐惧,浑身颤抖。 ”
连环画里的那种傻乎乎、喜笑颜开、毫无伤害、让人安心的幸福,似乎离我们很远……甚至有点儿令人感伤?所有人都憧憬着幸福能够持久永恒,然而幸福自身的特性将这种憧憬变成不可能实现的幻梦,幸福作为一种感觉,是身心平衡、天时地利人和的短暂火花。
万物皆不完美,幸福亦是如此!
幸福的魔力
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幸福不是想要就有的!幸福到来所需要的心理历程更是复杂而微妙的。
总之,我感受到幸福,我意识到幸福,我别无他求,同时,我也知道幸福会停止……
幸福的历程非常脆弱,我可以不觉得舒适,我可以没有力量、没有欲望、没有能力汲取*美好的部分。幸福的魔力就在于,无法长久拥有反而令人倍加渴求,又因为无法长久拥有,
令人为之苦恼纠结……
所以,你将在书中和我们一起了解幸福的历程,尽管困难重重,却又相对简单。别担心,这就像好莱坞怀旧老电影那样,主人公在历经各种曲折磨难之后,终究会有一个美好
的结局……
幸福的天赋存在吗?
八岁的朱莉正在给四岁的弟弟马丁讲故事:
“**位仙女来到摇篮前说: ‘我赐给你美丽。 ’第二位仙女也来了,她说: ‘我赐给你智慧。 ’然后又来了第三个仙女,马丁,你猜猜她会给什么呢? ”
马丁是一个很开心的小男孩,整天乐呵呵的,总是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他想了一会儿马上回答: “她会给他……她会给他……她会让他一直心情很好! ”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觉得第三位仙女的礼物*独特,也是大家*期待的……
好心情
“她今天心情很好” “他又找到了生活的快乐”……这是一种*直接的性情描述,也叫作情绪,是一种*基本的情感状态,是我们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 心情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现象,至少经常被当事人忽略 (往往是身边人比我们自己更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情变化) 。心情是精神世界的一块背景板。我们经常把它比作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世界本身没有变化,是我们当下的心境改变了我们的看法,或暖色调或冷色调,或阴暗或明亮。
只是心理学比光学复杂多了,不像无色眼镜那么简单,心情从来不是中性的,总是或者积极或者消极。心情经常没来由地说变就变 (美国人说 out of blue ,出乎意料) ,但是会深刻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心情好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玫瑰人生” ,心情不好的时候,那些开心的、让人感动的小快乐都看不见了。情绪不对的时候,对别人没有耐心,容忍度差,情绪对的时候就变得宽宏大量了。因为心情很少会走极端,和情感不一样,所以往往人们都不在意,大家都觉得世界观主要是个人的理性判断,实际上却与心情息息相关。
心情不会一成不变,可能像气温一样从上午到晚上会有剧烈的变化,会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气预报或者是喜爱的足球队的赛事都会影响到当下的心情。
不过,每个人心情的起伏变化都比较固定 (围绕某个“基点”波动)。 有关情绪动荡变化*全面的一份研究,曾经记录了 459 位受访者至少 35 个连续天数里的全天精神状态变化。观察期间,受访者每天准确地记录情绪变化,虽然每天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论当事人处于积极或消极状态,大部分人的情绪基本保持稳定。从第四天或第五天开始就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时间越长越明确。当然,有些人的情绪波动更显著 (英国人说这种人喜怒无常) ,但还是有一个基准点,情绪波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下文谈及脾气时,我们将会进一步探讨这一现象。
关于天气对心情的影响,和研究者的预想大相径庭,一份*严谨的研究指出,从长期来看,下雨或天晴对我们的脾气几乎没有影响,气候宜人,阳光普照,对心情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貌似和我们所看到的不一样?而且人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像“月亮的脸变化不定” ,或是这个人“很阳光” ?也许的确如此,但是科学家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证明显而易见的事。就算蓝天白云的好日子会让你觉得更开心,但是也驱赶不了你内心的小恶魔。即使生活在热带地区,也免不了心情郁闷……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会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天气和心情有必然联系,总是记得阳光灿烂、神清气爽的日子,或者忧伤的雨夜;记不住或者不愿去想那些不一样的日子,比如心情郁闷的大晴天,或是兴高采烈的下雨天。
如果没有个人因素,我们的情绪通常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连续几年的研究观察表明 (对有些受访者跟踪长达九年) ,一个人的主观感受通常比较稳定,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件 (不论是稳定还是动荡的生活环境)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更全面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开朗
“他性格开朗 ” “她的脾气很好,乐呵呵的 ”……脾气指一个人面对日常生活琐事时的惯常表现,某些情感或情绪更外露,有些则难以察觉。 2 这种“基本情感”对心理学家来说,可以分为偏消极或偏积极两种。有些人的性情倾向于接受快乐的事,有些人则更容易伤感,至少对那些“日常琐事”来说,并不是特殊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脾气秉性通过我们的心情流露出来。脾气和心情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用气象来比喻:心情就像气温,变化不定 (同一天或几天里有可能下雨,随即又出太阳) ,脾气则像气候 (温带或热带,地中海气候或大陆气候……) 。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们尤其对某些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的脾气感兴趣,比如神经质,容易焦虑或消沉。这种性情的人,通常会有一些迹象,比如面对压力过分紧张,负面情绪居多(焦虑,敌对情绪,忧伤……) ,情绪不稳 (喜怒无常) 。高度神经质的人会因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加剧负面情绪,实验室里可以模拟这种现象。 2 比如一部伤感的电影,会让他们长时间深深地沉浸其中 (还有可能反复纠结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快乐) ,而积极开心的喜剧却难以让他们情绪好起来。神经质的人一天的情绪像周期一样变化,人们往往会看到,一天下来,负能量又增加了。 3
脾气秉性可以改变吗?
如果说脾气秉性相对稳定,是否意味着对那些不够幸运、天生性情不好或生活环境不好的人来说,幸福的大门已经关上?
显然,某些气质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频繁地稳定情绪。不过,根据心理治疗师们的经验,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天生懂得体会幸福” ,而是一点点学会提高情商,缩短“幸
福起跑线的差距” 。同时,总是需要通过自我协调 (个人努力或是心理治疗) 来改善心性。
不管怎样,行动起来,让自己更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
?明白生活并非 “命中注定” (或者更直接地说,其实不存在 “命运” ) ;
?意识到幸福需要亲手去创造;
?懂得如何去做;
?*关键的就是——行动起来!
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
玛蒂尔德
我的三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幸福。大儿子性格外向,整天乐呵呵,但其实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有着超级物质欲,有好东西总想**个得到,很在乎别人的话,对感情很挑剔,什么都想要。他不满足于仅仅得到爱,他要自己是别人的*爱。他喜欢拥有快乐,努力去获得快乐,展示快乐,并和别人分享。他现在是一家跨国公司的营销负责人。他的幸福就是拥有、获得、创造……
老二相对保守,个性平和,心理素质更强,但是也比较内向,很少展示自己。小时候,兄弟们总是叫他“疯狂工匠” ,因为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专注于摆弄乐高玩具、模型或电器。家里几乎所有电器都被他拆过。现在他是一名工程师。他的快乐就是动手去做。
小儿子*复杂。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迷失了自己,也许因为他是同性恋,感情生活在某一天变得有点儿复杂,不过也因为他要求很高。他是家里的知识分子。哥哥们嘲笑他“钻牛角尖” ,他总是说: “我需要知道实质和意义。 ”不出所料,他选择了心理学。他的幸福是创造和存在。
拥有、动手去做和存在,各有各自的道路……
没有“标准尺码”的幸福
当然有不同风格的幸福:行动的快乐或是安静地享受、外面的天地或是内心世界、享受亲密或是品味孤独……当被问及幸福问题时,大家是怎么回答的?有些人描述浓烈的快乐,有些人谈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有些人想到做事时的忘我状态,有些人则认为是隐退、解脱……
可以归结为四种幸福风格: 行动、满足、掌控、宁静。
行动的幸福
利昂内尔
记忆中*开心的日子是大学时代,我和几个同学在葡萄园打工,白天辛辛苦苦摘葡萄,然后一起吃饭,晚上值夜班一帮弟兄谈天说地,感觉棒极了。
**种幸福来自参加团队活动时的满足感。比如悉心准备一场庆祝晚会,玩得很开心;或是和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帮助朋友一起维修他买的老房子,或帮他搬家。这是一种行动的幸福,是与人交往和分享的幸福,也是一种归属感带来的快乐,通常来自和团队的共同行动。准备这本书的时候,当我问及幸福时刻的问题,相比无所事事或努力工作的时刻,更多的人会提到 “和好友在一起的时光” 。
满足和成就的幸福
西尔维
幸福是什么?就是把已开始的事做完。把事做完就是一件开心事。说白了,就是事有所成。工作、学习、孩子的教育……只有把事情做完,我才会感到幸福……现在,我可以享受成果,退居二线了。我偶尔会觉得很幸福。
第二种幸福来自功成身退和目标达成后的满足感。例如,收获物质财富或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辛苦一年之后回顾成绩时的满足感。这不是纯粹物质欲的幸福,同样可以来自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时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朋友们在自己精心准备的晚会上尽情尽兴。这也是一种与外界相连的幸福,和**种幸福一样,只不过更内化,退一步品味幸福,不是直接来自行动。
掌控的幸福
卢瓦克
对我来说,幸福就是驾驶船只出海。很难描述这种感觉。还有海面上变幻无穷的景色,倾听海风,欣赏海岸风景。不过*棒的是和船只融为一体,驾驭风帆,精准地沿着航道航行。听着海风吹着船帆呼呼响,海浪拍打着船头,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了。这就是幸福。
第三种幸福就是我们在前一章谈及的“心流”状态。这种幸福来自行动,但诉诸内心,是一种专注于自我和自身感受的幸福:阅读、听音乐、做运动、做手工,甚至是工作……所有这些活动,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宁静的幸福
多米尼克
我什么事都不做,别人什么事都不要来烦我,一切太平的时候,我感觉*幸福。有时候,我会猛然间觉得很幸福。比如看着夕阳西下或日出东方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一片沉静。或是听着音乐,不一定是名曲,也许只是一段不知名的小曲儿都可能让我沉醉……沉下心来,后退一步,感知这个世界。远离匆忙的世界,而不是卷入汹涌大流中,我才感到幸福。
第四种幸福来自隐退,是和身边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对地脱离,但不是完全无视。曾经有一位病人这样对我说:“这种幸福尤其强烈,知足常乐,不畏惧死亡……” 这种幸福更多地诉诸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与外界的联系。
偏差和歧途
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过于极端地单纯选择这四种幸福方式中的某一种,将可能误入歧途:
?依赖于行动的幸福,也可能会变得太肤浅,注重享乐,依赖外在,需要靠别人来感觉自己的存在。
?成就感带来的幸福,依赖于对投入项目的期待,也可能会变得过于注重结果 (如果目标达成) ,不成功就不满足 (目标没有达成) 。
?掌控的幸福,专注于个人在高强度的活动中获利,让人注重行动,依赖工作或某种行为,但可能会导致自私自利。
?宁静的幸福容易产生消极的惰性,听天由命,不愿面对生活必要的斗争……
四种幸福方式,没有其他……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若这四种幸福交织或交替,幸福的感觉将是浓烈深刻的。了解这四种幸福,实践并享受这些幸福时刻,会让我们更懂得感受幸福。
孟德斯鸠认为幸福相对不稳定,总是变化莫测,他写道:“我们不停地继承自己、超越自己。 ” 变换不同的幸福之路,交替而行,也许会让幸福来得更多。就像饮食一样,幸福也需要品种丰富的配比。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法国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
著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无处安放的人格》。
弗兰克·拉马涅尔
法国强迫障碍领域知名专家、精神科医生,著有《走出强迫症》、《怪癖、恐惧与执念》等作品。他以丰富的医学著作与个人经验为依据,阐述了关于强迫障碍领域的诸多案例,并提供了诸多生动而又不失科学严谨性的治疗方向,特别是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茱莉娅·西萨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已出版著作包括《性别与性》《古代性文化》,两本书均获得巨大的成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