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设计好,印刷装帧俱佳。
同样都是叶圣陶与大儿子叶至善在文革期间的通信集,人民出版社的“干校家书”和北京联合出版社这个版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给国家级出版社丢脸,不仅封面弄得像盗版的通俗读物,而且每个内页的天头都是微缩的小照片,看起来很别扭,简直就是视觉污染。北京联合的版本封面很有特色,是一幅中国画风格的叶老伏案书写的侧影像,简洁而有意境,只是感觉信件的内容是否有删减,我没有把两个版本进行认真的比对,不敢确定。
- ISBN:9787559625717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59625717 ; 978-7-5596-2571-7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了叶圣陶叶至善父子1969年—1972年北京到潢川干校两地间的上百封书信。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到河南潢川干校,父子相隔千里,互通书信,至1972年叶至善返回北京,前后历经三年八个月,往来家信数百封。
在这些家信中,不单有家长里短的日常问候,还有父子二人关于文学创作、社会时事、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探讨交流。家书中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也可看作是回望那个特殊年代的真实史料。
内容简介
名家书信,向读者展现一个更真实的叶圣陶先生。内容翔实,可以看作是一部无意中记录下的私人口述史。真实记录了“文革”“干校”等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精美装帧,手绘封面,值得珍藏。
目录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〇年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二年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代表作品《隔膜》《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叶至善(1918—2006),叶圣陶之子。曾任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等职务。著有《失踪的哥哥》《花萼与三叶》《未必佳集》《梦魇》等作品。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到山中去
¥9.1¥30.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