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2335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43页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48233596 ; 978-7-5482-3359-6

本书特色

  《江村笔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云南省工作委员会合编的关于迪庆解放以来的发展的书,主要讲述了红色文化对和谐、现代、文明迪庆的影响,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伟大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的讴歌和赞美。书稿内容积极向上,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红色高原的好书,值得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员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云南省工作委员会合编的关于迪庆解放以来的发展的书, 主要讲述了红色文化对和谐、现代、文明迪庆的影响,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伟大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的讴歌和赞美。书稿内容积极向上, 逻辑清晰, 语言通俗易懂, 是一本了解红色高原的好书, 值得出版。

目录

云岭往事
岁月随想
生命屐痕
江本寸笔记
山野抬珍
展开全部

节选

  《江村笔记》:  古渡  八月,金沙江正涨满架水。那米汤似的浊流泛着泡沫,打着旋,急速地从远方的山谷淌来,又向着远方的山谷涌去。老顺才光着黢黑的上身,蹲靠在江坎上一间低矮破旧的屋子的石墙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汹涌不息的流水。看久了,竟觉得那不是江水在流,而是自己坐在一条大船上在走。只是不时传来机动船“嘣嘣嘣”的响声,才把他从幻觉中惊醒。  “去你妈哩头,听见这报母鸡声气,老子就心烦。”  他边骂边站起来,从旁边的一条斜坡小路向江边走去,小路尽头,有一棵老紫荆树,从江坎上斜生出来,直扑向江中。一只破旧的木船,被一截篾绳拴着,系在紫荆树上。显然,木船闲置已久了,船帮两边的木板,近水的地方已长满了青苔,只有船里平铺着的几块木板依然油亮光滑。老顺才扶着船帮,以他这种年纪少有的灵巧,双脚一纵便跳进船里,小船立刻晃荡起来,老顺才立刻感到一阵惬意的晕眩。只有在这条和他一样上了年纪的小船里,他才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条小木船,伴随他度过了多少难忘的岁月啊。那时候,人们似乎没有现在这样奔忙,总是耐心地等着过江,待日上三竿,老顺才抽足了烟,喝够了茶,才慢条斯理地解缆开船。人们也乐于和他打招呼,甚至巴结他。为了能省去角把船钱,争着帮他划桨片,抢着和他套近乎。他心好,可是脾气也大,喜欢大声武气地说话,边掌舵边指使着人们。心不顺时,也骂人。那时候,他是多么自在啊。后来儿子心野,仗着读过几年书,便守不住这条船了,直到儿媳妇得病死后,把孙子交给老顺才,他才算有了个伴。可是再后来,孙子上学读书了,到了初中毕业,竟然考进了省城。如今,他的伴又只有这条破木船了,他早就把这条木船看成是与他相依为命、共度残年的伙伴。于是,老顺才放倒身子,睡在早就被他的脊背磨得油亮光滑的船板上。八月的阳光被紫荆树的浓荫遮得严严实实,小船轻轻地晃动着,波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帮,老顺才竟有着婴儿般的感觉了。  “嘣嘣嘣嘣……”  机器声又响起来了。正昏昏欲睡的老顺才一阵无名火起,一骨碌坐了起来。上游不远处,一条绿色的机动船,正喷着淡蓝色的烟雾,载满乘客朝对岸笔直地驶去……  “去你妈哩头,诳你的死!”  老顺才骂的是儿子,几年前,儿子水生把孙子送进了遥远的省城读师范,又从省城买回来这条机动船,害得他这个在金沙江边划了一辈子船的人歇下手来,整天五心不做主地坐也不成,睡也不是。更让老顺才气恼的是,水生收那船钱,凶神恶煞地站在船头,不交钱就不准上船,不管你是老倌,还是娃娃,是亲戚朋友,还是隔壁邻居,认钱不认人。船钱也贵得吓人,不管大大小小,一律一块,来回两块。听说又涨价了。  “又不是江水,说涨就涨,简直像是拦路抢劫的土匪,狗杂种!”  水生买了机动船不到一年就赚回了本,还在村里盖起了一院三方一照壁的新房子。听说那新房比新中国成立前地主莫文骅家的还讲究,水泥铺地,雕花隔扇,玻璃窗。有了钱的水生还从外地领回来一个妖精似的婆娘。那婆娘老顺才见过,瞧那模样就不像个庄稼人,鸡窝头,麻秆腰,衣裳穿得身上有什么物件都清清楚楚,到老顺才的划船处来竟然穿了双高跟皮鞋,还说是来认老顺才这个公公,要把他接回家去服侍。结果被老顺才骂得狗血淋头,只得尖声细气地哭着,一步三扭地回了村。儿子只好按时给他送吃穿用物。老顺才也烟酒茶一概不拒,还常常借酒发疯,站在江岸上骂水生,水生忍得,从不和老头计较,照样送吃送穿,照样开自己的机动船。  机器声搅得老顺才在船里睡不成觉,只好又回到那间吊满了蜘蛛网和被火烟熏得漆黑的破屋里去煨茶吃。茶浓,且苦,不过似乎只有浓酽得像中药的浓茶,才压得住心火。  正喝着茶,便听见有人来了,听腔调,不像是本地人。这几年,不知打哪儿钻出来这么多外地佬。不说四川、老广,就连万里之外的江浙人也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赶来了。沿江两岸的村镇,哪天哪儿是街子天,他们比本地人还清楚。这些年,金沙江边的姑娘小伙穿的花里胡哨包屁股露奶的衣裳就是这些外地人带来的。果然,是一群扛着蛇皮口袋的浙江佬,见老顺才就打着官话问:  “老乡,您有船过江吗?”  老顺才本来见不得这些做生意的外地佬,但难得遇到几个要坐他船的人,心中当然求之不得,脸上却一副为难的样子:  “船倒是有,不过水大,我一个人划不动。”  “不怕,我们帮你,船钱照给!”  一群人急于过江,自然都愿意帮忙。于是都随着老顺才走下江坎。见了拴在紫荆树下的船便叽里咕噜嚷起来。  “老乡,您这小木船这么破旧,能安全过江吗?”  “翻了叫你们喂鱼。”老顺才心里骂道,嘴上却说:“老子划了一辈子船,还没有出过什么事。请你们把嘴巴闭上,别呱啦呱啦老鸹似的不吉利。要过江就快上船,不然去晚了人家街子都散了,你们做球的生意!”  一群外地佬只好闭了嘴,犹豫着刚想上船,就听见一阵“嘣嘣嘣嘣”的声音,水生的机动船像一只贴水而飞的绿翠鸟,轻快地开了过来。  “啊,有机动船!”  ……

作者简介

  杨湛,纳西族,语文高级教师。1954年2月出生于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格子村。196l至1969年在格子完小和小学附设初中班读书,毕业后在生产队放马,一年后到公社水库当民工,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春入原昆明师范学院大理普通班中文系读书,1982年春毕业,先后执教于迪庆州师范学校、大理州师范学校和大理州实验中学。2014年退休,现居大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