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现代社会不再对“性”有关的话题讳莫如深,而如何正视并看待“性”,如何教育幼儿对性的正确认识,如何在生活工作及婚姻中处理好性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等等,仍然是现代社会中厄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样,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学三论》中也并非只谈到了两性话题,全书共两部分,第一部分即以书名为大标题,“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孩子们的“性冲动”、青春期与“性成熟”;第二部分主要谈实践,包括爱情心理学和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

2021-10-01 15:02:0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7440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31744085 ; 978-7-5317-4408-5

本书特色

《性学三论》是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本书研究了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讨论性欲、性行为、同性恋等种种性议题。作为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精华,是其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的探讨中*富有创见和*永恒的贡献之一。
《性学三论》*早于1905年发表,但此后弗洛伊德不断地修改其中的论述,截至1924年的*后一版,共有四种版本。而这些调整的观点之间的差异,即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思想脉络的轨迹。   本版于《性学三论》之外,又新加了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更深层次地解析了现代人生活当中的性问题和精神问题,是性学理论的实用性方面的延伸。

内容简介

《性学三论》是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本书研究了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讨论性欲、性行为、同性恋等种种性议题。作为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精华,是其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的探讨中很富有创见和很永恒的贡献之一。   《性学三论》很早于1905年发表,但此后弗洛伊德不断地修改其中的论述,截至1924年的很后一版,共有四种版本。而这些调整的观点之间的差异,即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思想脉络的轨迹。    本版于《性学三论》之外,又新加了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更深层次地解析了现代人生活当中的性问题和精神问题,是性学理论的实用性方面的延伸。

目录

**篇 《性学三论》 **章 人人都有点“性变态” 002 1.变动的性对象 005 2.转变的性目标 023 3.性变态总论 037 4.精神病患的性冲动 041 5.部分性冲动与快感区 048 6.精神病患中性变态的盛行 051 7.幼儿性欲的萌芽 054 第二章 孩子们的“性冲动” 056 1.被遗忘的时光 060 2.幼儿性欲的表现 067 3.幼儿性欲的性目标 072 4.快感、自慰与性表现 076 5.幼儿的性研究之路 086 6.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091 7.幼儿的性欲来源 096 第三章 “性成熟”的青春 104 1.生殖器的主导和前期快感 107 2.关于性兴奋问题 113 3.原欲理论 117 4.男女差异 120 5.寻找性对象 124 6.三论摘要 135 第二篇 《性学三论》的实践 **章 爱情心理学 152 1.畸恋:男性对象选择的特殊类型 153 2.性无能:情欲生活中的堕落倾向 164 3.处女谜思:一种禁忌 178 第二章 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 198 附 录 弗洛伊德与他的时代 22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与神经科的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今捷克境内),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1939年12月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西方当代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症研究》《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学引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