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散文研究

包邮盛唐散文研究

¥44.1 (5.0折) ?
1星价 ¥44.1
2星价¥44.1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90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32590179 ; 978-7-5325-9017-9

本书特色

胡燕著的《盛唐散文研究》从文人群落变迁、文章骈散变化、文体嬗变、文化阐释等角度讨论盛唐散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价值、多向度的文学发展取向、多样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对盛唐散文作深入、全面、细致地整体观照,丰富盛唐散文的研究。

内容简介

  《盛唐散文研究》从文人群落变迁、文章骈散变化、文体嬗变、文化阐释等角度讨论盛唐散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价值、多向度的文学发展取向、多样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对盛唐散文作深入、全面、细致地整体观照,丰富盛唐散文的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开元散文:政治精英与骈体公文的全面革新
**节 张说:革新官修碑志
第二节 苏颋:变革授官制敕
第三节 张九龄:散化外交敕令
第四节 孙逖:改良骈体公文

第二章 天宝散文:文化下移与骈体私函的多维度开掘
**节 李白:独抒性灵
第二节 杜甫:富于情致
第三节 王维:以诗为文

第三章 至德至大历散文:文化精英与骈文的改造、古文的初盛
**节 “萧夫子”:古文理论的传播
第二节 李华:试作古文
第三节 独孤及:以古文改造骈文
第四节 颜真卿:自成古文
第五节 元结:全力作古文

第四章 盛唐散文的文体新变——以序文、判文、壁记、律赋、干谒文为中心
**节 游宴序的兴盛与赠别序的生成
第二节 案判的真实性与拟判的程式化
第三节 壁记的嬗变与传播
第四节 律赋的兴盛与“诗赋取士”
第五节 盛唐干谒文与“尚文”之风、文人矛盾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盛唐散文研究》:  2.私修碑志  张说私撰碑志较之官修碑志,可以在遵循基本格式之余,自由挥洒,对碑主的品评更为私人化,行文更为自在,体式更为多样。私修碑志就创作情景而言,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受亲戚、同僚、朋友请托而作,因与碑主并不认识或并无深交,仅依据家属所提供行状拼凑而作碑志。该类碑志虽遵循格式而作,但并无多少真情实感贯注其中,大多抒发类型化的悲哀之情,属应酬之作,甚而单为不菲的润笔而作。这类碑志自然难称上乘之作,如《大周故宣威将军杨君(神道)碑(铭并序)》、《徐氏子墓志铭(并序)》、《唐故高内侍(神道)碑(铭并序)》等。  其二,为熟悉的亲戚、至交、好友而作,因与碑主相交甚深,自然对碑主的生平、事迹烂熟于心,因而对碑主的逝去哀恸至深,多属情不自禁之作。故该类碑志以真情贯穿全碑,事随意转,以哀情运辞,且选材注重剪裁,繁简得当,借细节见人物之品格,真切感人。如《贞节君碣(铭并序)》即为好友阳鸿而作。该碑志作于神功元年(697)或次年,是现存张说碑志创作时间*早的一篇,其碑志的总体特色及创作倾向已露端倪。以王行《墓铭举例》观《贞节君碣(铭并序)》可知,碑主的“寿年”、“妻”、“子”、“葬日”等都未提及,可能是因为碑主未曾娶妻生子,而由友人表墓勒石。  关于碑主的“行治”、“履历”,张说将其分为治学、为官、道德三部分,以颂美其道德为核心。张说的论述既有总括式的颂赞以画龙点睛,又有强有力的细节作为例证,如典型事例的叙述与人物外貌、言行的刻画,绝非泛泛而谈,显然接受了史传笔法的影响。  阳鸿之治学以博学通达为要,重在领略学问之大旨、大义、大节,与其时居主流的章句之徒截然不同。其治学理念不重繁琐的训诂名物,而注重内在义理与新见解的阐发。阳鸿治学*为突出之处,在于鄙薄《汉书·地理志》、《周礼·职贡志》部分内容之浅陋虚记之后,能身体力行、实地考察加以矫正,绝非纸上谈兵者可比。但令人遗憾的是,阳鸿与贯高所作图献,竟遇火被焚,张说在碑文中以“天下壮其志而痛其事”,表达了对阳鸿治实学的肯定与痛惜。  阳鸿初于闾里聚徒讲学,“不应宾辟”,希冀以一己之力化德一方。仪凤中,由河北大使薛元超举荐,担任曲阿县尉、龙门主簿之类的吏职,“诸侯观政”,政绩斐然。阳鸿才高八斗却仕运偃蹇,是一个典型的才大不用、怀才不遇者。张说表面上将阳鸿才与仕的矛盾归结为命运的播弄,实际上却借此表达对所处政治环境的激愤以及对阳鸿的怜惜、叹惋之情。  阳鸿之道德乃是碑志叙述的核心,重在彰显其仁义、正气、智慧。张说以谥号“贞节”为关键词,选取两件典型事例以展现其高尚的道德品行。一是阳鸿游太学时,偶遇山东书生李思言客死长安南馆。阳鸿哀其客死异乡,亲族远离而无入主丧,于是不辞辛劳、千里迢迢亲送灵柩回归故土。阳鸿雪中送炭之高义可见一斑。二是徐敬业起兵之时,阳鸿临危受命,坚守润州,城虽陷落仍不屈,反令敌寇为之敬佩,旋被任命为伪曲阿令。阳鸿“阳奉阴违”,在人城后再次坚守以拒敌,终于保全了城池、百姓。阳鸿的赤胆忠心并非为朝廷的嘉奖,令人遗憾的是,朝廷的恩赏也未及之。此事既凸显了阳鸿的节操、智慧与仁义,又暗讽了朝廷对忠义之士的轻忽。以上事例全面展现了阳鸿之“高义”、“秉礼”、“明智”。阳鸿官位不显,沉沦下僚,只担任过县尉、主簿之类的吏职,实与前述姚崇等国之重臣的功业有天壤之别,但张说却能抓住碑主*为令人注目的道德品行即“贞节”,凸显碑主的人格魅力,故而碑主形象生动鲜明,避免了碑志常见的空疏、模糊之弊。  该碑志的铭文甚有特色,《贞节君碣(铭并序)》:“倬良士,纵自天,辨方物,覈山川,厥志大哉。峻刚节,殷义声,返旅榇,晏穷城,厥德迈哉。哀斯人,命莫赎,德不朽,温如玉,轨来世哉。”①在结构、句式、节奏、韵律上均有独特之处。铭文分三节,每节有五句,打破了对句、偶句成文的传统结构。每节由四个三字句和一个四字句构成,**、第二组三字句寓议论于叙事之中,第三组寓哀情于颂美之中;三组四字句结构相同,前两个四字组重概括、颂扬其“志大”与“德迈”,第三个四字句则在寄托对逝者之祝愿。三字句与四字句相间,节奏缓疾相间,错落有致。四个三字句两两相对,对偶工整;每节之中,偶数句押韵,**节用下平“先”韵,第二节用下平“庚”韵,第三节用人声“沃”韵。随节转韵,节末用“哉”,使得整篇铭文具有回环复沓之美。句式相同,韵律频转,张弛有度。前两个小节赞颂了阳鸿的壮志与品德,第三小节委婉地表达了对阳鸿有显才而无贵仕的哀伤,只能寄希望于渺茫的来世。铭文与碑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作者简介

  胡燕,生于1979年,四川彭州人,文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2项。在《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家》、《励耘学刊》、《现代传记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当代文坛》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