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648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14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42664822 ; 978-7-5426-6482-2

本书特色

唐代兴著的《伦理学原理》可以视为八卷《生境伦理学》的导论,同时也是对它的拓展和深化。 本书之所以对以探讨伦理生境为主题的生境伦理学予以原理的提炼,并不目的于对为之“消得人憔悴”的18年伦理致思进路的总结,而是以此为新的起点,展开对奠定它的思想基石的生态理性哲学的再检讨,这是步入“耳顺”通向“不逾矩”之人生进程*为艰难的存在涉险。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三大原理为准则, 系统辩证人间社会道德作为和美德诉求之分殊: 道德作为必要遵循权责对等原理, 根本方法是功利论, 具体表述为“合法期待与道德应得”的利己不损他或利己亦利他 ; 美德诉求应该遵循舍利执爱原理, 根本方法是道义论, 具体表述为无私奉献与自我牺牲。

目录

自序
导论
1.伦理学的常识认知
2.伦理学的原理生成
3.道德学的整体建构
4.美德学的基本框架
5.起点与目标的同

第1篇 伦理学的基本认知
第1章 什么是伦理学?
一、伦理学是综合性学问
1.伦理学与道德学
2.伦理学的整合视野
二、伦理学的科际关联性
1.伦理学与自然科学
2.伦理学与政治学
3.伦理学与教育学
4.伦理学与语言学
三、伦理学的功能性定位
1.伦理学的尺度功能
2.伦理学的秩序功能
3.伦理学的承传功能
4.伦理学的方法功能
第2章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一、人的存在与伦理生活
1.人的本原存在状况
2.人生活的伦理处境
二、伦理生活的认知方式
1.伦理经验认知方式
2.伦理理性认知方式
3.伦理直觉认知方式
三、善恶的两种判断尺度
1.善·恶概念的区分
2.善·恶的尺度依据
四、伦理生活的基本方法
1.利·义的方法取向
2.功利论与道义论方法
3.两种方法的生境方向
第3章 伦理学的两维世界
一、道德的基本问题
1.道德概念及起源
2.道德的构成形态
二、美德的基本问题
1.什么叫美德?
2.美德的起源
3.美德的本质
4.美德的个体性
……

第2篇 伦理学的思想基础
第3篇 道德生活的共守规范
第4篇 美德生活的个性修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伦理学原理》:  人是求群、适群、合群的生物。基于此一人性要求,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创建起来的世界,是由六个维度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对以人为主体和中心所建构起来的六维人际关系世界予以伦理辨析和判断的*终依据,不是善恶,不是真假,不是美丑,而是利害。具体地讲,人际关系化的存在世界到底是伦理的还是非伦理的?其判断依据是利害。在人的世界里,凡是具有利害取向内容的人际关系世界,都是伦理取向的人际关系世界;反之,凡是不具有利害取向内容的人际关系世界,就是非伦理取向的人际关系世界。  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关键是“人际”。所谓“人际”,是指人与他者之间。人与他者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就是人际关系。所以,人际关系一定是从人出发并*终指向人的那个动态生成变化的空间场态,正是在这一根本性的意义上,人际关系的生成才建构起人的世界。人际关系的构成本质却是利害,利害生成的*终根源是利益。利益既指物质方面的内容,也指心灵、情感、精神甚至包括认知、视野、思想、观念、方法方面的内容。①利益与利害的关系可表述为:利益的获得就是利,利益的丧失、损失,就是害。利益的获得或损失,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谋取和选择问题。  谋取利益,是人的存在和生存之必须。因为人是靠消费资源才能维持存在的个体生命;并且,其生存资源的获得或保障,需要人付出劳动甚至生命本身的代价。比如,对所有人来讲,无论如何每天都按要求上班工作(包括全职的家庭主妇也是如此),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工作,而是人们必须工作才能保证明天有饭吃或者明天有更好的饭吃。正是为了使明天有饭吃或有更好的饭吃得到根本的保障,我们必须每天付出八小时的工作甚至还要加上一到两个小时的赶(或开)车时间。而时间之于人,始终是对生命的刻度。我们每天花去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或一到两个小时的赶车时间,就是在花费自己的有限生命。所以,人人都在以生命为代价谋求生命的继续存在。正是基于如此生之要求,谋取既涉及目标内容,更涉及存在姿态和生存态度,还涉及谋取的动机。对这三个方面的确定,构成利益谋得或丧失的前提性预设。与之相对应,选择却为之付出行动,所以选择是行动的必须。从根本论,选择是因为谋取并实现谋取,所以选择始终面临界限与手段问题。选择无限度,往往带来手段的任意性;选择有限度,形成手段运用的规范性。  谋取和选择的统一,可以实现利益,但并不必然实现利益;谋取与选择的不统一,必然造成利益的(部分或全部)损失。但利益的获得或损失,并不构成伦理的分水岭。因为利益的获得,可能合伦理,也可能不合伦理。同样,利益的损失,可能不合伦理,也可能合伦理。利益获得或损失之双重可能性,既形成了伦理或反伦理的实际区分,又形成了伦理讨论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利益的谋取与行动的选择两个方面必须合伦理性,即既要合人性要求,也要合生命原理、自然法则和宇宙律令。  通过谋取和选择而生成的利益,要合人性要求,必然牵涉出权利与责任。直言之,任何具体利益的生成,都要求权利与责任之间必须构成直接的变动关系,并且由权利与责任所构成的直接变动关系,必须生成出利害与爱恨的对应性,即得利滋爱,失利生恨。  由于利害和爱恨均由权利与责任构成的直接变动关系所决定,对权利与责任的考量,就构成对利害的权衡与取舍。以利益为原动力,以利害权衡为基本方法,伦理建构敞开为两维世界,这就是奠基性的伦理世界和超越性的伦理世界,并由此形成伦理探索的两个领域,即道德领域和美德领域:道德建构起奠基性的伦理世界;美德创造出超越性的伦理世界。对奠基性的道德和超越性的美德的整合看待,就勾勒出完整的伦理世界;对道德的创构和对美德的探讨,则构成伦理学的完整视域。  ……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围绕“创建本土化当代哲学何以可能”几十年致思不息,初步形成生态理性哲学及思想方法:(1)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之新存在论思想,为人类当代转型发展提供全境视域和生境价值坐标(主要著作《人类书写论》,1991;《优良道德体系论》,2003);(2)构建“自然、生命、人”合生存在的生存场理论,奠定生态理性本体论基石(主要著作《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2015);(3)批判性整合中西思辨哲学和悟性哲学智慧,致恩人世界性存在的形上蓝图(主要著作《生态理性哲学导论》,2005;《生境伦理的哲学基础》,2013);(4)探索性建构生态理性哲学方法论(主要著作《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2015);(5)运用生态理性思想和方法审查中西伦理的一般问题,建构以生境为导向的伦理体系(主要著作八卷《生境伦理学》,2013-2015);(6)运用生态理性思想方法和伦理学理论研究环境问题,探讨环境自存在运动的自生境原理及生境破坏的灾变原理,开创灾疫伦理学新学科(主要著作《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2012)和气候伦理学新领域(《气候失律的伦理》,2017;《恢复气候的路径》,2017;《环境治理学探索》,2017)。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