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与制度环境的双重视角

包邮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与制度环境的双重视角

¥29.3 (8.4折) ?
1星价 ¥29.3
2星价¥29.3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011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3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21801125 ; 978-7-5218-0112-5

本书特色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是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源动力。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不完全契约的必要补充,本质上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效果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效果的重要一环。
在 “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政府管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深化,政府管制模式由“行政干预”变为“监管”,赋予企业管理层更多公司决策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强化了高管的权力。随着近期资本市场中“宝万之争”、“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的发生,机构投资者也展示了其对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秩序的破坏力。因此,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其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基于此,本书稿以 2007—2014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外部治理的角度检验高管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高管权力维度的划分及检验;第二,基于双人性假设的高管投资行为驱动分析及效果验证;第三,构建内外部双重治理下的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模型并进行验证。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是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源动力。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不完全契约的必要补充,本质上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效果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效果的重要一环。
在 “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政府管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深化,政府管制模式由“行政干预”变为“监管”,赋予企业管理层更多公司决策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强化了高管的权力。随着近期资本市场中“宝万之争”、“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的发生,机构投资者也展示了其对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秩序的破坏力。因此,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其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基于此,本书稿以 2007—2014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外部治理的角度检验高管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高管权力维度的划分及检验;第二,基于双人性假设的高管投资行为驱动分析及效果验证;第三,构建内外部双重治理下的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模型并进行验证。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一是构建了高管权力的多维指标测量体系,为科学衡量高管权力结构和强度提供依据;二是以“经济人” “社会人”双重假设,建立高管权力→行为(驱动)→投资效率的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关系的逻辑模型;三是深入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特征,比较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机制及效果的差异,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本研究立足于内部控制与制度环境的双重视角,为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内容简介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是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的源动力。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不完全契约的必要补充,本质上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冲突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效果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效果的重要一环。在 “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政府管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深化,政府管制模式由“行政干预”变为“监管”,赋予企业管理层更多公司决策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强化了高管的权力。随着近期资本市场中“宝万之争”、“前海人寿举牌格力”的发生,机构投资者也展示了其对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秩序的破坏力。因此,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其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书稿以 2007—2014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外部治理的角度检验高管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高管权力维度的划分及检验;第二,基于双人性假设的高管投资行为驱动分析及效果验证;第三,构建内外部双重治理下的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模型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一是构建了高管权力的多维指标测量体系,为科学衡量高管权力结构和强度提供依据;二是以“经济人”+“社会人”双重假设,建立高管权力→行为(驱动)→投资效率的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关系的逻辑模型;三是深入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特征,比较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机制及效果的差异,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本研究立足于内部控制与制度环境的双重视角,为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非效率投资及其动因 2.2 高管权力及其效应研究 2.3 内部控制及其治理效应研究 2.4 制度环境与企业投资效率 第3章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3.1 高管权力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3.2 内部控制的治理机制分析 3.3 基于制度环境的外部治理机制分析 3.4 理论模型 第4章 研究假设 4.1 高管权力多维指标体系构建 4.2 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 4.3 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 4.4 制度环境、高管权力与投资效率 第5章 实证设计与检验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择与回归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岳丽君,女,1976年生,山东潍坊人,管理学博士,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与创新。曾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文章三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