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1834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300183497 ; 978-7-300-18349-7
本书特色
焦叔斌编著的《管理的12个问题(第2版)》提出的“管理的12个基本问题”既是思考管理问题的逻辑框架,又是帮助管理者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对表。回答了这12个问题未必能够保证组织或管理者的成功。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不能明确回答这12个问题的组织或管理者,其管理是存在着缺失的。愿《管理的12个问题(第2版)》为你开启管理学之门,并为你的管理实践指点迷津。德鲁克说过:“90%的、我们所称的'管理',只是使完成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这是真的,《管理的12个问题(第2版)》希望能够跻身于那10%。“大道至简”,把管理学的大道理变得“简单易懂,并易于实践”是《管理的12个问题(第2版)》追求的目标。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管理的12个基本问题”既是思考管理问题的逻辑框架,又是帮助管理者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对表。回答了这12个问题未必能够保证组织或管理者的成功,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不能明确回答这12个问题的组织或管理者,其管理是存在着缺失的。愿《管理的12个问题》为你开启管理学之门,并为你的管理实践指点迷津。德鲁克说过:“90%的、我们所称的‘管理’,只是使完成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这是真的,本书把管理学的大道理变得“简单易懂,并易于实践”。
目录
节选
绪论:做一个管理者 做一个管理者无疑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许多年轻人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管理者,许多在位的管理者都是人们眼里的成功人士。 管理可以说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任何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目的的集体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大到国家、军队,小到企业、医院、学校等,概莫能外。随着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 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一个单位管理得好,股东可以分红,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社会可以得利,造福的是方方面面。相反,一个单位管理得不好,影响的也是方方面面。糟糕的管理会令股东亏损甚至破产,会让员工的工作生涯充满痛苦甚至失业,还会给顾客、供应商乃至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损害。 管理者绝不只是意味着荣耀。笔者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电脑屏幕上开着某网站财经频道的窗口。一抬头,赫然就看到了好几个人的名字。如柳传志、马云、王石等,他们出现在一个叫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栏目里,这几位无疑是成功者的代表。但是,跟他们的名字在一起的还有不久前刚刚被执行死刑的湖南企业家曾成杰。再后面的一条新闻是关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原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并接受调查,同一条新闻里还提到,此前几天宣布接受调查的还有中石油高管王永春、李华林、冉新权和王道富。显然,管理者所面对的未必尽是通衢大道、鲜花美酒,很多时候倒是如同西天取经路上的唐三藏,虽然风光无限,但路途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障碍、陷阱以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遭受重创,甚至折戟沉沙。所以,很多时候,做管理工作更多地意味着责任和挑战。 那么,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要做些什么?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管理者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许多人为了将来能做管理而花很多学费去读一个MBA的学位,那么什么又是MBA?为什么有些管理者会失败甚至身败名裂?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讨论。 一、什么是管理? 大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有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我们可将管理者类比为交响乐团的指挥。在指挥的努力之下,通过其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乐队的领导,使得各种独立的乐器协调一致,演绎出完整而生动的音乐。但是,指挥手里有作曲家的乐谱,指挥本人只不过是个诠释者,而管理者却要扮演作曲和指挥的双重角色。”现实中,人们对于管理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管理定义为: 管理就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中有四个方面的要点: **,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本身不是目的; 第二,管理是为了*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把人管住; 第三,管理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第四,管理要完成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种类型的活动。 下面我们对这几个要点逐一展开简单的讨论。 1要点一: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本身不是目的 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存在的。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就如同指挥乐队不是目的一样。如果管理不能促进组织实现目标,管理就没有意义,甚至会是负面的或有害的。有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管理要“聚焦于结果和创造价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违反了这个原则,管理活动就会舍本逐末、弄巧成拙,甚至南辕北辙。 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型组织中,管理部门林立,管理人员众多,从事管理工作的都是机构中的精英,人们的精英意识都很强,无形中使得管理工作似乎天然地具有了某种正当性。很多时候,管理本身变成了目的,管理活动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当然,这样的事情并不限于大型组织,在很多中小型组织中也有。 著名的帕金森法则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它说的是组织中的官员们热衷于扩大自己的势力,官员之间彼此给对方找活干。人们看上去似乎都在很努力地做事,做什么事情却并不重要。于是,组织的目标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一书中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就管理本身而言,无所谓什么职能,而且也无所谓什么存在。管理如果脱离了它所服务的组织就不是管理了。人们所理解并加以谴责的官僚主义就是那种误认为自己是目的而组织是手段的管理。这是管理层,特别是那些不受市场考验约束的管理层容易犯的一种退化性毛病。预防、制止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治疗这种毛病,应该是任何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以及一本有效的管理著作的首要目标。”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其回忆录《我的美国之路》中记述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越战期间的一段经历。鲍威尔回忆说,当时他曾带领连队驻扎在一个大山里的军事基地中,任务是保卫近旁的一个军用机场。这个机场是干什么的呢?是为了给这个基地运输给养!鲍威尔感叹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在这里……”鲍威尔提到的这种现象颇具代表性。在各种组织的管理中,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人们在勤勤恳恳地管理着,却忘记了管理要达成什么目的。管理并非越多越好,糟糕的管理比没有管理更糟糕! 2要点二:管理是为了*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把人管住 笔者曾接触过一家高新技术机构,其员工基本上都是知识型人才,其总裁本人也是一位高学历的技术专家。这位总裁上任后大大增加了管理方面的投入。例如,该机构的考勤手段在短短一两年内多次升级换代,刚开始是签到,后来换成了打卡,接着改成了摁指纹,后来又升级为了一套瞳孔扫描装置。据说,该总裁*近又在考虑在办公楼里安装一套摄像监控装置,因为有许多人在早8点到晚5点之间溜出去办私事。也许,接下来还需要考虑再引入一套脑电波扫描装置,因为似乎有不少人坐在办公桌前却在考虑工作以外的问题…… 正如上述这位总裁一样,很多场合,人们一说到管理,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人管住,探讨的就是“管人的艺术”,很多书籍也是从“如何把人管住”这个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的。这实际上是天大的误解。 ……
作者简介
焦叔斌,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一般管理学。长期在人大商学院EDP、MBA、EMBA等项目中担任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企业及相关机构讲授管理学、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等。撰有《企业组织变革——实现卓越绩效的途径》《管理学(第4版)》《质量管理学》等;译有《朱兰质量手册》《过程再造、组织变革与绩效改进》《创办你的企业》《MBA运营管理(第3版)》等。
-
内向者的沟通课
¥20.6¥42.0 -
富爸爸穷爸爸
¥31.2¥89.0 -
学理:像理科大师一样思考
¥15.8¥4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2.4¥69.0 -
影响力
¥34.4¥79.9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4.0¥45.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3.4¥65.0 -
文案高手
¥10.8¥36.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0.9¥52.0 -
逆势突围
¥18.4¥68.0 -
麦肯锡底层领导力/(英)克劳迪奥·费泽,(英)迈克尔·伦尼,(英)尼古莱·陈·尼尔森
¥21.8¥68.0 -
麦肯锡逻辑思考法
¥18.4¥49.8 -
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17.6¥65.0 -
事实
¥38.0¥69.0 -
学会提问
¥46.9¥69.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8.4¥68.0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18.6¥69.0 -
央企真相
¥15.7¥58.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18.5¥45.0 -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49.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