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 第4版

中国近代史 第4版

1星价 ¥17.1 (3.8折)
2星价¥16.7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1975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303197552 ; 978-7-303-19755-2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第4版)》主要内容包括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危机的加剧,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19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0世纪初年的科学与文化,后记,再版后记。

目录

**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
**节 清政府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大势
二、非法的鸦片贸易
三、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第二节 鸦片战争
一、英国挑起鸦片战争
二、战争经过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二、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民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四、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
**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一、洪秀全反清起义思想的形成
二、金田起义与定都天京
三、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二、各项内政措施
三、对外政策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
**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挑起战端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二、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沙俄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第二节 成同时期的朝局
一、满汉势力的消长和湘淮地方势力的扩张
二、北京政变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一、天京变乱
二、重振天朝的努力
三、太平天国的败亡
第四节 太平天国时期各地民众的反清斗争
一、两广、两湖的民众起义
二、西南诸省的反清斗争
三、东南及东部各省的人民反抗
四、西北及北方地区的人民起义

第四章 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
**节 思潮与学术
一、经世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汉宋学的合流
第二节 诗歌与散文
一、宋诗运动与桐城派古文的复兴
二、进步的文学潮流
第三节 科技与译书
……

第五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六章 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七章 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
第九章 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亡
第十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十一章 20世纪初年的科学与文化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近代史(第4版)》:2.传统自然经济初步解体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南京条约》签订后,璞鼎查曾向国内吹嘘说,他已为英围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夏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①。英国资本家也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②。英美资产阶级兴奋不已,立即掀起了一个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多镑。其中主要工业产品棉布棉纱的输华总值,从1842年的70多万镑增长到1845年的173万多镑。③美国的对华贸易也有很大的增长。1831年,美国本国产品输华货价为24万多美元,1843年增加到175万多美元,到1845年则激增至207万多美元。然而,这种对华倾销商品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并没有直线性地持续增长,从1846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l/4。直到1854年,英同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显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对于外国商品的容纳有限,而改变这种经济结构却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如此,在战后十余年问,中国沿海和长江下游一些地区的自然经济还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由于输入的洋货为机器制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使不少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土布、土纱,而洋纱洋布的剧增使这些土货陷于困境。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义。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④。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这些表明,在洋货倾销的狂潮中,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自然经济首先解体。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达到8400多万磅,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达到18000多包。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达到13000万磅,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达到79000多包。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这些产品经过商贩、大商人和买办之手,*终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工业国的重要原料。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又反转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此时,丝茶的出口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外商手中,由他们支配着数量和价格。这就不能不使这些生产部门产生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有两重性。它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然而由于这种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3.买办势力和早期产业工人的出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买办势力和早期产业工人的出现。买办原指在广州充当外商译员或助手的人员。这些人由中国公行雇用并控制,外商不得自行雇用。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被取消,外商可以在中国自由雇用买办,通过他们做生意或办理其他交涉事务。这时的买办已与战前截然不同,完全为外商所控制,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重要工具。五口通商后,买办势力迅速发展形成一个新兴的阶层。他们当中,有的是从行商转化而来,有的原是旧式商人,有的则是由外商直接培养起来的雇员。买办在外国人的洋行、公司、银行中充当经纪人,有的则是自己另开商号,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势力,主要通过收取佣金等方式,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