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第3版)/胡兆量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第3版)/胡兆量

1星价 ¥39.8 (8.3折)
2星价¥39.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002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301300220 ; 978-7-301-30022-0

本书特色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全书共分十章。其中,一至三章讲经济发展速度,四至六章讲社会经济区域差异。七至九章讲城市问题。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研究区域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讨论。而研究城市发展要从区域的宏观视角入手。第十章讲中国区域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的总结。本书在首版基础上,对篇幅和结构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经济地理学科新的内容。经济地理学内容庞杂,本书侧重从更宏观的视角,讲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重点经验。

内容简介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全书共分十章。其中,一至三章讲经济发展速度,四至六章讲社会经济区域差异。七至九章讲城市问题。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研究区域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讨论。而研究城市发展要从区域的宏观视角入手。第十章讲中国区域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的总结。本书在首版基础上,对篇幅和结构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经济地理学科新的内容。经济地理学内容庞杂,本书侧重从更宏观的视角,讲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重点经验。

目录

1,经济地理面貌变化三特征
1.1不平衡是常态
1.2相对平衡化趋向
1.3美在区域特征中
2.区位和距离衰减规律
2.1区位的特性
2.1.1综合性
2.1.2确定性和稀缺性
2.1.3历史性
2.2区位是宝贵的资源
2.3有关区位的概念
2.3.1交通区位
2.3.2中心区位
2.3.3门户区位
2.3.4大位置·小位置
2.3.5发展轴
2.4距离
2.4.1距离的类型
2.4.2距离时空压缩
2.5距离衰减规律
2.5.1距离衰减规律的本质
2.5.2距离衰减规律的正负效应
3.区域
3.1区域特性
3.2区域比较优势
3.2.1比较优势特征
3.2.2自然环境直接影响
3.2.3自然环境间接影响
3.2.4文化资源
3.2.5人口资源
3.3区域后发优势 35
3.3.1赶超是常态 36
3.3.2弯道赶超 37
3.3.3长板短板 38
3.4区域发展指标 40
3.4.1国内生产总值(GDP) 40
3.4.2购买力平价(PPP) 41
3.4.3人类发展指数(HDI) 42
3.4.4经济发展速度
3.4.5区位商
3.5区域差异指标
3.5.1集中指数
3.5.2地理联系率
4区划和主体功能区
4.1地理界线
4.1.1突变型界线和渐变型界线
4.1.2胡焕庸人口分布线
4.1.3城市规划五线
4.2类型区
4.3区划的特征和原则
4.4综合经济区 57
4.4.1沿海和内地 58
4.4.2三大经济带 59
4.4.3四大经济区 60
4.5主体功能区 61
4.5.1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 61
4.5.2四类主体功能区 62
4.5.3北京主体功能区规划 68
4.5.4实施主体功能区划的保障 69
5行政区和特殊经济区 71
5.1行政区 71
5.1.1传统行政区划原则 71
5.1.2 现行行政区的贡献 72
5.1.3行政区经济 73
5.2特殊经济区的性质 74
5.2.1政府行为 74
5.2.2区域界线 75
5.2.3产业开发 77
5.2.4动态变化 77
5.3特殊经济区的国际经验 78
5.4我国特殊经济区建设 80
5.4.1经济特区 80
5.4.2新区 81
5.4.3自由贸易试验区 84
5.5特殊经济区的管治 86
6 地名 88
6.1命名四原则 88
6.1.1特色原则 88
6.1.2稳定原则 89
6.1.3团结原则 92
6.1.4简明原则 93
6.1.5四原则的协调 94
6.2东北地名文化 95
6.2.1满源汉雅 95
6.2.2“闯关东”的印记 97
6.2.3地名资源保护 98
6.3藏区地名文化 99
6.3.1吉祥文化 99
6.3.2宗教文化 99
6.3.3藏语是藏区地名的源头 100
6.3.4珠穆朗玛正名 101
6.4处理地名争议两原则 102
6.4.1桃花源原址在哪里? 102
6.4.2大观园园址争议 104
6.4.3关于南阳和赤壁的争论 105
6.4.4杏花村析疑 107
6.5地名资源开发 109
6.5.1更名、弃名和拓名 109
6.5.2借用洋名不可取 110
6.5.3北京王府井地名资源 112
7.东亚大国 116
7.1东亚大国区位 116
7.1.1与欧洲区位比较 117
7.1.2与美国区位比较 118
7.1.3区位的负面影响 119
7.2大国优势 120
7.2.1大陆是人类演化的主要基地 120
7.2.2赢者无界——大国的政治经济优势 121
7.3大国的维护和担当 123
7.3.1统一稳定是大国优势的基础 123
7.3.2 文化维系统一 125
7.3.3大国的负担与担当 126
7.3.4苏联解体是悲剧 127
7.4小国的比较优势 129
7.4.1岛国的海峡屏障 129
7.4.2小国的发展战略 130
8 季风气候和多山地貌 131
8.1季风气候 131
8.1.1雨热同季 131
8.1.2夏热冬寒 133
8.1.3大陆性较强 134
8.1.4气象灾害较多 136
8.1.5彩云之南和华西秋雨 137
8.2多山的地貌 139
8.2.1 山地环境复杂 139
8.2.2山区社会经济滞后性 140
8.2.3生态景观建设主体区 144
8.3 大江大河 146
8.3.1大江东去 146
8.3.2共饮一江水 148
8.3.3跨流域调水 150
8.4 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 151
8.4.1黄土高原 151
8.4.2黄河与黄淮海平原 153
9古代农耕区的扩展 155
9.1我国地区开发概况 155
9.2黄河流域的兴衰 156
9.2.1先秦时期 157
9.2.2秦汉魏晋时期 158
9.2.3隋唐时期 161
9.3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开发 162
9.3.1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 162
9.3.2珠江流域开发 165
9.4丘陵山地开发 165
9.4.1东晋南朝时期 166
9.4.2隋唐两宋时期 166
9.4.3明清时期 168
9.5边疆开发 169
10、赶超的历程 172
10.1积贫积弱的起点 172
10.2改革开放前的探索 174
10.2.1计划经济体制 174
10.2.2以重工业为中心 175
10.2.3大跃进 176
10.3 三线建设 178
10.3.1大三线和小三线 178
10.3.2三线建设的成果 179
10.3.3“靠山、分散、隐蔽” 181
10.4改革开放 182
10.4.1“摸着石头过河” 183
10.4.2大步赶超 185
10.4.3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187
10.5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188
10.5.1进入新常态的机制 188
11.5.2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89
10.5.3扶贫 190
11分区述要 193
11.1区域经济平衡化 193
11.1.1漫长的平衡化历程 193
11.1.2四大经济区发展态势 194
11.2东部率先发展 195
11.1.1上海崛起与转型 196
11.2.2浙江的活力 199
11.2.3共建大湾区 201
11.2.4潜力和挑战 204
11.3西部大开发 205
11.3.1西部的后发优势 205
11.3.2边境优势论 207
11.2.3山区发展阶段论 209
11.3.4库布齐治沙 210
11.4中部崛起 212
11.4.1中部的比较优势 212
11.4.2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213
11.5振兴东北 214
11.5.1**个重工业基地 214
11.4.2“东北现象” 216
11.5.3联系紧密的蒙东 217
12钢铁工业 218
12.1布局特征 218
12.1.1钢铁联合企业布局 218
12.1.2 短流程钢厂布局 220
12.2曲折的赶超 221
12.2.1艰难起步 222
12.2.2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223
12.2.3 三次大起大落 224
12.3大步前进 226
12.3.1亮丽成果 226
12.3.2引进先进技术 227
12.3.3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228
12.3.4组建钢铁工业集团 228
12.4区域布局 229
12.4.1以矿定产 230
12.4.2东部沿海优势 231
12.4.3唐山钢铁工业集聚区 233
12.4.4上海苏南钢铁工业集聚区 235
12.5调结构,去产能 237
13.首都北京 239
13.1北京建都 239
13.1.1我国建都的规律性 239
13.1.2北京建都的依据 241
13.1.3关于迁都的讨论 243
13.2去首都功能 244
13.2.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主要矛盾 244
13.2.2三次总体规划修编的经验 245
13.3首都功能的内涵 246
13.3.1关于工业中心 246
13.3.2关于经济中心 247
13.3.3关于经济管理中心 248
13.4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任重道远 250
13.4.1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 250
13.4.2能让则让,能迁则迁,能分则分 250
13.4.3淡化首都**情结 252
13.5城市建筑遗产 252
13.5.1双核结构 253
13.5.2传统风貌 255
13.5.3城墙去留 256
13.5.4“三山五园” 257
14 一带一路 258
14.1一带一路的特征 258
14.1.1治理世界的模式 258
14.1.2和平崛起的标志 259
14.1.3一带一路的空间结构 261
14.1.4中巴经济合作走廊 262
14.2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理论基础 263
14:2.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64
14.2.2社会主义的硕果 265
14.3古丝绸之路 265
14.3.1陆上丝路 265
14.3.2海上丝路 266
14.3.3和平之路 269
15发展预测 270
15.1宏观预测 270
15.1.1把握政治动向 270
15.1.2预判经济形势 271
15.1.3评估文化差异 272
15.2微观预测 273
15.2.1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 273
15.2.2城市的蠕移和转移 274
15.2.3地价缺口 277
15.3大型工程评议 278
15.3.1阿斯旺高坝分析 279
15.3.2三峡水利工程评述 280
15.3.3方案比较 281
16结束语——区域开发的中国模式 283
16.1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283
16.2渐进式改革开放 284
16.3区域开发的重要举措 285
16.4中国经验的国际影响 28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兆量,教授,男,1933年出生,浙江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