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与构建:大众传媒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816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60881669 ; 978-7-5608-8166-9
本书特色
本书着力呈现近年来笔者及相关团队在城市、建筑与传播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从传媒与建筑设计,城市、建筑空间传播,城市、建筑与媒介,学术构架与搭接等方面进行阐述。面向城市、建筑及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学者、学生及相关领域爱好者。
内容简介
本书着力呈现近年来笔者及相关团队在城市、建筑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并从传媒与建筑设计,城市、建筑空间传播,城市、建筑与媒介,学术构架与搭接等方面进行阐述。面向城市、建筑及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学者、学生及相关领域爱好者。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论
上篇 言说与构建:当代建筑批评的传播图景
第1章 建筑批评专业场域的重建(1978—1989)
新时代的鼓声
专业批评阵地的建立
批评代替理论:专业重建中的积极参与
小圈子、大话题:非专业领域的建筑批评
专业媒体人:建筑批评的拓荒者
各自为政的事件批评
第2章 建筑批评的大众突围(1990一1997)
大众时代的开启
建筑批评场域的两极化
建筑文化类图书的兴起
保护话题:公知批评的身体力行
专业批评的困惑
第3章 建筑批评全民时代的来临(1998—2007)
中国命题的传媒聚焦
新闻周刊的公民讲述
城市杂志:小资的都市现代性想象
网络媒体:建筑批评的新阵地
独立批评人的出现
奥运建筑:建筑批评的公共言说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的建筑批评微传播(2008至今)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微传播:建筑批评的新空间
微力量:建筑批评主体的新结构
微立场:建筑批评场域的价值转向
微话语:建筑批评场域的新惯习
电视批评场域的构型
下篇 错位与对接:建筑批评传播图景的偏向与反思
第5章 传媒视角下的批评图景偏向
传播视角下的建筑批评场域生成逻辑
媒介机构的批评生产桎梏
建筑批评内容的生成
批评主体身份的传媒演进
公共空间中的建筑批评传播策略
第6章 总论与反思
传播的意义:建筑批评语境生态的建立
可能的未来:建筑批评有效进入大众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凌燕,女,建筑学博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助理教授。同济大学跨媒体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长期以来关注并从事建筑与城市传播、跨媒体艺术与传播等跨学科领域的传播实践与理论研究。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31.9¥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7¥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4¥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6.1¥4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21.1¥48.0 -
理解生命
¥13.8¥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5.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32.0¥5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2.6¥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8¥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5.6¥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2.8¥29.0 -
乡土中国
¥19.2¥2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9¥28.0 -
自卑与超越
¥13.8¥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20.3¥52.0 -
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
¥28.6¥65.0 -
钱基博讲古籍版本
¥5.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