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572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992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03957284 ; 978-7-5039-5728-4
内容简介
张庚、郭汉城编写的《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提供借鉴、思路。全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北杂剧与南戏”、“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清代地方戏”较为清晰的勾勒了戏曲艺术发展脉络,既有对民间戏曲的重视与张扬,也不忽视文人戏曲和宫廷戏曲的价值与意义;既有对剧本文学的考辨论述,也深入涉及舞台表演各个环节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编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章 戏曲的起源
**节 古代歌舞与古优
第二节 角抵戏与参军戏
第二章 戏曲的形成
**节 从庙会到瓦合
第二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
第二编 北杂剧与南戏(12世纪至15世纪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北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北杂剧的作家与作品
**节 北杂剧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关汉卿及其作品
第三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节 马致远的作品
第五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第六节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第七节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第三章 南戏的作家与作品
**节 南戏作品概述
第二节 《白兔记》
第三节 《拜月亭记》
第四节 高则诚的《琵琶记》
第四章 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北杂剧的音乐
第三节 北杂剧的表演
第四节 北杂剧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南戏的音乐
第六节 南戏的表演
第七节 南戏的舞台美术
第三编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叶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弋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
**节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汤显祖及其"四梦"
第三节 沈璨及其作品
第四节 李玉的作品
第五节 李渔的戏曲作品与理论
第六节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第七节 洪异及其《长生殿》
第三章 弋阳诸腔作品
**节 弋阳诸腔作品概述
第二节 《破窑记》
第三节 《金貂记》
第四节 《珍珠记》
第五节 《荔镜记》
第四章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昆山腔的音乐
第三节 昆山腔的表演
第四节 昆山腔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弋阳诸腔的音乐
第六节 弋阳诸腔的表演艺术
第七节 弋阳诸腔的舞台美术
第四编 清代地方戏(17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戏曲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昆弋诸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清代地方戏作品
**节 概述
第二节 《雷峰塔》
第三节 《黄金印》
第四节 《缀白裘》中的地方戏曲剧本
第五节 楚曲《祭风台》
第三章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上)——多种戏曲声腔的出现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下)——板式变化结构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上)——多种脚色体制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下)——综合性表演形式的进一步戏剧化
第六节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美术
第七节 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
后记
**章 戏曲的起源
**节 古代歌舞与古优
第二节 角抵戏与参军戏
第二章 戏曲的形成
**节 从庙会到瓦合
第二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
第二编 北杂剧与南戏(12世纪至15世纪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北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北杂剧的作家与作品
**节 北杂剧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关汉卿及其作品
第三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节 马致远的作品
第五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第六节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第七节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第三章 南戏的作家与作品
**节 南戏作品概述
第二节 《白兔记》
第三节 《拜月亭记》
第四节 高则诚的《琵琶记》
第四章 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北杂剧的音乐
第三节 北杂剧的表演
第四节 北杂剧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南戏的音乐
第六节 南戏的表演
第七节 南戏的舞台美术
第三编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叶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弋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
**节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汤显祖及其"四梦"
第三节 沈璨及其作品
第四节 李玉的作品
第五节 李渔的戏曲作品与理论
第六节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第七节 洪异及其《长生殿》
第三章 弋阳诸腔作品
**节 弋阳诸腔作品概述
第二节 《破窑记》
第三节 《金貂记》
第四节 《珍珠记》
第五节 《荔镜记》
第四章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昆山腔的音乐
第三节 昆山腔的表演
第四节 昆山腔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弋阳诸腔的音乐
第六节 弋阳诸腔的表演艺术
第七节 弋阳诸腔的舞台美术
第四编 清代地方戏(17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戏曲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昆弋诸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清代地方戏作品
**节 概述
第二节 《雷峰塔》
第三节 《黄金印》
第四节 《缀白裘》中的地方戏曲剧本
第五节 楚曲《祭风台》
第三章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上)——多种戏曲声腔的出现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下)——板式变化结构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上)——多种脚色体制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下)——综合性表演形式的进一步戏剧化
第六节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美术
第七节 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到山中去
¥10.5¥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