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479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244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109247932 ; 978-7-109-24793-2
本书特色
《莱州湾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根据近年来莱州湾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调查资料,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莱州湾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状况。全书共七章,分别介绍了莱州湾概况、理化环境、生物环境、鱼卵及仔稚鱼、渔业资源结构、主要渔业种类和渔业资源增殖等内容。
《莱州湾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可供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生态学、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专业领域的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莱州湾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理化环境、生物环境、渔业资源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等情况, 结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目前莱州湾主要渔业种类的数量变动及生物学特征, 评价了莱州湾饵料生物状况以及渔业资源增殖的饵料基础。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莱州湾概况
**节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一、海湾岸线
二、底质地貌
三、人海径流
第二节 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一、生物资源
二、湿地资源
三、港口航运资源
第二章 理化环境
**节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温度
二、盐度
第二节 海水营养盐
一、活性磷酸盐
二、亚硝酸盐
三、硝酸盐
四、氨氮
五、无机氮
第三节 化学耗氧量
第三章 生物环境
**节 浮游植物
一、种类组成
二、数量分布
三、优势种类
四、物种多样性
五、长期变化
第二节 浮游动物
一、小型水母
二、饵料浮游动物
三、饵料浮游动物代表种
第三节 底栖动物
一、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二、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三、时空变动
四、评价
第四章 鱼卵及仔稚鱼
**节 种类组成
第二节 数量分布
第三节 优势种类
一、多鳞
二、短吻红舌鳎
三、斑鲦
四、沙氏下鱵鱼
五、白氏银汉鱼
六、鲬
七、小带鱼
八、矛尾复鰕虎鱼
第五章 渔业资源结构
**节 种类组成
一、种类名录
二、生态类型
第二节 渔业资源密度及分布
一、季节变化
二、长期变化
第三节 优势种类
一、季节变化
二、长期变化
第四节 甲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一、种类组成及优势度
二、生物多样性指数
三、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评价
第五节 头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一、种类组成及优势度
二、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
三、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评价
第六章 主要渔业种类
**节 鱼类
一、鲲
二、赤鼻棱鲲
三、青鳞小沙丁鱼
四、黄鲫
五、斑鲦
六、银鲳
七、蓝点马鲛
八、小黄鱼
九、花鲈
十、鲬
十一、鲆鲽类
十二、舌鳎类
十三、东方鲀类
十四、鰕虎鱼类
第二节 甲壳类
一、中国对虾
二、三疣梭子蟹
三、日本蟳
四、口虾蛄
第三节 头足类
一、枪乌贼类
二、蛸类
三、曼氏无针乌贼
第七章 渔业资源增殖
**节 渔业资源增殖基础
一、生境质量评价
二、饵料基础与敌害生物
第二节 渔业资源动态
一、渔业资源总密度
二、各类群资源密度
第三节 主要增殖种类
一、中国对虾
二、三疣梭子蟹
三、海蜇
四、褐牙鲆
五、半滑舌鳎
第四节 增殖效果评估技术
一、概况
二、评估方法
三、新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章 莱州湾概况
**节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一、海湾岸线
二、底质地貌
三、人海径流
第二节 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一、生物资源
二、湿地资源
三、港口航运资源
第二章 理化环境
**节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温度
二、盐度
第二节 海水营养盐
一、活性磷酸盐
二、亚硝酸盐
三、硝酸盐
四、氨氮
五、无机氮
第三节 化学耗氧量
第三章 生物环境
**节 浮游植物
一、种类组成
二、数量分布
三、优势种类
四、物种多样性
五、长期变化
第二节 浮游动物
一、小型水母
二、饵料浮游动物
三、饵料浮游动物代表种
第三节 底栖动物
一、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二、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三、时空变动
四、评价
第四章 鱼卵及仔稚鱼
**节 种类组成
第二节 数量分布
第三节 优势种类
一、多鳞
二、短吻红舌鳎
三、斑鲦
四、沙氏下鱵鱼
五、白氏银汉鱼
六、鲬
七、小带鱼
八、矛尾复鰕虎鱼
第五章 渔业资源结构
**节 种类组成
一、种类名录
二、生态类型
第二节 渔业资源密度及分布
一、季节变化
二、长期变化
第三节 优势种类
一、季节变化
二、长期变化
第四节 甲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一、种类组成及优势度
二、生物多样性指数
三、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评价
第五节 头足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一、种类组成及优势度
二、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
三、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四、评价
第六章 主要渔业种类
**节 鱼类
一、鲲
二、赤鼻棱鲲
三、青鳞小沙丁鱼
四、黄鲫
五、斑鲦
六、银鲳
七、蓝点马鲛
八、小黄鱼
九、花鲈
十、鲬
十一、鲆鲽类
十二、舌鳎类
十三、东方鲀类
十四、鰕虎鱼类
第二节 甲壳类
一、中国对虾
二、三疣梭子蟹
三、日本蟳
四、口虾蛄
第三节 头足类
一、枪乌贼类
二、蛸类
三、曼氏无针乌贼
第七章 渔业资源增殖
**节 渔业资源增殖基础
一、生境质量评价
二、饵料基础与敌害生物
第二节 渔业资源动态
一、渔业资源总密度
二、各类群资源密度
第三节 主要增殖种类
一、中国对虾
二、三疣梭子蟹
三、海蜇
四、褐牙鲆
五、半滑舌鳎
第四节 增殖效果评估技术
一、概况
二、评估方法
三、新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俊,男,1964年9月出生。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可捕资源评估和生态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2.8¥32.8 -
药用植物图鉴
¥29.3¥45.0 -
南瓜栽培新技术
¥3.2¥7.5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5¥11.0 -
小浆果栽培技术
¥6.1¥19.0 -
现代花卉园艺学原理与切花百合生产技术
¥11.0¥37.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50.6¥80.0 -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4
¥75.6¥120.0 -
蛋鸡养殖技术精解
¥31.2¥48.0 -
农业推广
¥41.1¥68.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及投入机制研究——以典型稻麦区为例
¥66.0¥100.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4.7¥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9.4¥88.0 -
游动的宝石——锦鲤
¥67.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