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管道护理作业指导

临床管道护理作业指导

1星价 ¥16.0 (5.5折)
2星价¥16.0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4106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8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21410631 ; 978-7-5214-1063-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临床常用管道和专科管道护理技术方面的指导用书, 分别从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预防、注意事项、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等方面做了阐述, 并介绍了管道相关知识。

目录

**章 总论

第二章 常用管道护理
**节 胃管
第二节 尿管
第三节 静脉留置针
第四节 中心静脉置管(CVc)
第五节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第三章 外科管道护理
**节 肝胆外科管道护理
一、T型引流管
二、腹腔引流管
三、文氏引流管
四、皮下引流管
第二节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
一、脑室引流管
二、脑室腹腔(V-P)管
三、硬膜下引流管
四、硬膜外引流管
五、血肿腔引流管
六、腰大池引流管
第三节 泌尿外科管道护理
一、肾造瘘引流管
二、膀胱造瘘管
三、腹膜后引流管
第四节 胸外科管道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
第五节 普通外科管道护理
骶前引流管
第六节 心外科管道护理
心纵引流管
第七节 Icu管道护理
一、气管插管
二、气管切开
三、VSD引流管
四、心包、纵隔引流管
五、鼻空肠管
六、空肠造瘘管
七、膀胱造口引流管
第八节 产科管道护理
阴道引流管

第四章 内科管道护76理
**节 肝病科管道护理
一、ERCP置管
二、三腔双囊管
第二节 消化科管道护理
鼻胆引流管
第三节 肾内科管道护理
动静脉内瘘
第四节 小儿科管道护理
一、CPAP引流管
二、动脉置管
三、胆囊引流管
四、阴道支架管
五、肛门支架管
六、胸膜引流管
展开全部

节选

  《临床管道护理作业指导》:  三、文氏引流管  (一)概念  底端放于文氏孔的一根腹腔引流管,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  (二)目的  (1)引流出腹腔内渗液、渗血、胆汁、胰液等,避免渗液、血液积聚,而继发感染;  (2)观察术后是否有出血、文氏口瘘,减少对其周围组织的腐蚀和刺激;  (3)促使手术伤口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4)保持引流通畅。  (三)适应证  (1)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2)肝、胆、胰手术后,有引流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  (3)减少并发症发生。  (四)禁忌证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5)妊娠。  (五)并发症及预防  1.感染  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预防措施:引流管处皮肤每日消毒,随时更换潮湿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  2.出血  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  预防措施:戳孔应避开大血管和腹壁下动脉;戳孔时出血应及时妥善止血。执行换药、换管等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过度牵拉引流管。  3.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预防措施:选择引流管应质地软、壁薄、腔大、易弯曲而不塌陷,管腔内外应光滑;放置引流管部位应在体腔或腹腔*低部位;按时及时换药防止感染的发生,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4.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  引流管滑脱主要因术中引流固定不牢,多在患者活动时脱出,血凝块、结石、稠厚的脓液、导管壁扭曲或折叠可导致引流管堵塞。拔管困难常见原因有留置时间较长,管壁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在体腔内手术时不慎将导管与组织缝合在一起。  预防措施:妥善固定不宜牵拉,防止患者翻身时拉出或误拔,躁动患者专人看护,加以适当约束,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防止堵塞导管,适宜的缝线固定,避免拔管困难的发生。  5.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主要是因引流管压迫肠管引起。  预防措施:正确放置引流管,避免压迫。  (六)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用胶布或别针妥善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受压,引流袋低于引流口30cm以上。  3.保持引流通畅,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4.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5.每周更换引流袋,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更换时用75%乙醇棉球常规消毒接口,以免造成逆行感染。  6.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7.拔管时间一般根据患者情况,一般24小时之内少于50ml即可拔管,拔管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周围皮肤,以排除皮下出血。  (七)健康教育指导  1.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打折、滑脱、曲折。  2.下床活动时,引流管要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注意摆动幅度不要过大。  3.大便时,引流瓶要低于胸口平面,避免引流液反流。  4.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外出检查及活动时,对于需要引流气体的患者,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应告知医护人员,绝不可以随意夹闭。  5.加强营养,适当地增加蛋白质的摄人,如蛋、肉类、鱼类等。  6.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鼓励晨起有效地咳嗽及排痰。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