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课外推荐阅读文学经典名人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中小学生课外推荐阅读文学经典名人传/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1星价 ¥11.2 (3.2折)
2星价¥10.9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08648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5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36086487 ; 978-7-5360-8648-7

本书特色

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教育部推荐书目,同步阅读 世界传记文学的典范 深刻再现三位艺术天才的非凡人生 呼吸伟大英雄的气息 汲取对抗命运的勇气 王蒙、张晓风诚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由《贝多芬传》、《米开朗其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分组成。贝多芬身为作曲家却罹患聋病,感情上也屡受挫折;米开朗其罗因盛名而为教皇所长期差遣,并因此被政治斗争所波及;托尔斯泰虽然生活富裕,但他的精神长期处于孤独苦闷之中。这三位艺术家在各自的人生中有各自的挫折与磨难,但他们展现了共同的精神内核,即人在与命运的对抗中所体现的生命激情,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目录

贝多芬传

贝多芬遗嘱

海林根施塔特遗嘱给我的兄弟卡尔和约翰·贝多芬

给我的兄弟卡尔和约翰在我死后开拆并执行

书信集

致阿门达牧师的信

致弗兰茨·格哈得·韦格勒医生的信

致韦格勒的信

韦格勒和埃莱奥诺雷·冯·布罗伊宁致贝多芬的信

韦格勒和埃莱奥诺雷·冯·布罗伊宁致贝多芬的信

贝多芬致韦格勒的信

贝多芬致韦格勒的信

贝多芬致莫舍勒斯的信

思想录

关于音乐

关于批评

米开朗琪罗传

原序

导言

上编战斗

一力量

二力的崩溃

三绝望

下编舍弃

一爱

二信念

三孤独

尾声

死亡

这就是神圣的痛苦生涯

托尔斯泰传

原序

“*近消失的光明”

《童年时代》《高加索纪事》《哥萨克》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三个死者》

《夫妇间的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忏悔录》与宗教混乱

《我们应当做什么?》《我的信仰的基础》

《艺术论》

《民间故事与童话》《黑暗的力量》《伊万·伊里奇之死》

《克莱采奏鸣曲》

《复活》

托尔斯泰之社会思想

他的面目

战斗结束了

关于托尔斯泰的遗著的注解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书

托尔斯泰著作年表


展开全部

节选

这一年创作的《第四交响乐》是一朵纯洁的花,保留着他一生*平静日子的芳香。大家在这首交响乐里发现,“贝多芬当时正在尽力,要让他的天才与前辈留下来的、大家了解和喜爱的形式取得一致”参见诺尔著《贝多芬的生活》。。来自于爱情的这种妥协精神也影响到他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赛弗里德和格里尔巴策说,贝多芬精力充沛、生气勃勃、活跃、快乐、风趣、才华横溢,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礼,对可厌之人也有了耐心,衣着也讲究了,他给他们的印象到了这个地步:他不是聋子了,他很健康,除了视力弱了些。贝多芬确实是近视眼,赛弗里德说他的近视是痘症引起的,很小就不得不戴眼镜,近视使他的眼睛有失神的特点,1823年到1824年的信里常有关于对眼睛的抱怨,说眼睛使他受苦。从梅勒给他画的画像中可以看到他的浪漫风雅,表情有点不自然,贝多芬愿意取悦人,他也知道他招人喜欢,狮子掉入情网,就把爪子收起来了。但人们还是从他的眼睛里面,在《第四交响乐》梦幻的、深情的、如此温和的曲调里,感受到可怕的力量、任性的脾气和心血来潮的怒气。 这样的平静为时不久,但爱情对他身心的润泽一直延续到1810年,贝多芬大概因爱情而产生自制力,他的天才结出了*完美的果实:他创作了古典悲剧《第五交响曲》;一个夏日的仙梦:《田园交响曲》(1808年)1809年贝多芬把歌德的剧本《哀格蒙特》谱成音乐,他还想谱《威廉·退尔》,但人家宁可请居罗维兹。;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参见“和申德勒的谈话”。得到灵感的《热情奏鸣曲》(1807年),也是他题献给特蕾丝的兄弟的、他认为是*有力的奏鸣曲;题献给特蕾丝本人的梦幻的神秘的奏鸣曲(作品第18号,1809年)。一封没有日期但好像是写给科罗姆帕的,在布伦维勒家。的写给“不朽的爱人”的信,表达他的爱情的热烈,不亚于《热情奏鸣曲》: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我的心装满了要对你说的话……啊!无论我在什么地方,你都和我在一起……当我想到你周日之前大概收不到我的**批消息,我就哭泣。——我爱你,就如你爱我,但我的爱更强烈……啊!上帝!——这是什么样的生活!没有你!——咫尺,天涯——……我思念着你,我不朽的爱人,我的思念有时是快乐的,然后忧思过后,询问命运,问它是否接受我们,——只有和你在一起我才能活,否则我就活不了……别的人永不能占有我的心,永远不能!——啊,上帝!为什么相爱的人要分开?我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是悲伤的生活。你的爱令我成为*幸福又是*不幸的男人——……平静一点吧……平静一点吧——爱我吧!——今天——昨天——多少热烈的憧憬,多少泪水为你流!——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永别了!——啊!继续爱我吧——千万别不了解你亲爱的L的心。——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 是什么神秘的理由阻挠这一对相爱人儿的幸福?也许贝多芬缺少财富,地位家境悬殊,也许人家要他长久地等待,要他无限期地保守爱情的秘密而让他受辱惹恼了他,引起他的反抗。也许由于他暴烈、多病、愤世嫉俗的性情无意中伤害了他的爱人,他为此感到绝望——婚约解除了,然而两人都完全没有忘记他们的爱情,直到*后的日子(她1861年才去世),她都爱着贝多芬。 贝多芬在1816年说:“想到她,我的心还和**次见到她的那天一样狂跳。”同年他创作六首歌《献给遥远的爱人》(作品第98页),感情深沉动人。他在笔记里写道:“看到这个可爱的人儿我就心潮澎湃,然而她不在这儿,不在我身边!”——特蕾丝曾把自己的肖像赠给他,并题词:“赠给罕有的天才、伟大的艺术家、善良的人。TB”这幅肖像今天还在贝多芬的住所,在波恩,由费里美尔重制在《贝多芬传记》里,第29页,在1892年12月15日的《音乐时代》里。 在他生命的*后一年里,一位朋友无意中看见贝多芬独自一人抱着这张肖像,一面哭泣,一面按他的习惯高声说话:“你如此美丽,如此高大,就和天使一样!”朋友退走了,不久又倒回来,看见他在钢琴旁,朋友对他说:“我的老朋友,今天,你的脸上没一点难看的气色。”贝多芬回答说:“因为我的天使来探访我了。”——爱情的创伤很深,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怜的贝多芬,这个人世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地方你才找得到你的朋友。”写给格莱兴施泰因的信,《书信集》第31。 他在笔记中写道:“屈服吧,向你的命运彻底屈服吧,你再不能为自己存在,你只能为别人存在;对于你来说,你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幸福。啊,上帝,给我战胜自己的力量吧!” 于是他被爱情抛弃了。1810年,他又形影相吊了,但荣誉纷至沓来,他感觉到自己的威力。他正当年富力强的年龄,他不再克制掩饰他暴烈和粗野的脾气,不再瞻前顾后,不理会习俗,不顾什么礼节,不顾忌别人的看法,他有什么可怕的?为什么要勉强自己,他顾忌什么?爱情没了,雄心也没了,剩下的东西只有力量了。利用力量的快乐,他需要使用力,几乎要滥用它。“力,是不同凡响的人的精神。”他又恢复过去不修边幅的状态,忽视衣着,行为态度比以前更自由放纵。他知道他有权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大人物说话也如此。“除了善良仁慈,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高人一等的东西。”1812年7月17日他写道。他写给G.D.李奥的信说:“心是一切伟大的起点。”贝蒂娜·布伦塔诺娜当时看见他,说:“没有一个皇帝和国王对自己的力量有如此的意识。”她被他的力量慑服了,她写信给歌德说:“我**次看见他的时候,对于我而言,整个世界消失了,贝多芬令我忘记了世界和你本人,啊,歌德……我相信这个人远远走在现代文明之前,我想我没有错。”歌德设法认识贝多芬,他们于1812年在波希米亚的特普利兹浴场相遇。贝多芬衷心赞赏歌德的天才1811年2月19日他写信给贝蒂娜,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1809年8月8日写信给布列科夫和哈埃特尔说:“歌德和席勒是我*喜爱的诗人,还有荷马与莪相,遗憾的是我只能读译文。”——值得注意的是,贝多芬尽管从小因家贫,教育被忽视,但他对文学的爱好和品位是肯定的,他认为歌德的作品“伟大、庄严,如d小调般”,高于歌德的只有荷马、普卢塔克、莎士比亚三人。在荷马的作品中他*喜爱《奥德赛》。他常读德译本的莎士比亚,大家知道莎士比亚的《科里奥兰》和《暴风雨》已被他用音乐悲壮地表现出来。他和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人一样,很受普卢塔克的影响,布鲁图斯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这点他和米开朗琪罗一样。他的房间里有布鲁图斯的雕像。他喜爱柏拉图,梦想在全世界建立他的共和国。他也说过:“苏格拉底和耶稣是我的模范。”但他们相处得并不融洽,贝多芬的性格太自由太暴烈,和歌德的性格不无冲突,难免伤到了歌德。贝多芬本人谈到他和歌德的一次散步,贝多芬这个骄傲的共和党人把歌德这个魏马大公的枢密参赞好一顿教训,给他上了一堂有关尊严的课,歌德因此永远不原谅他。 国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教授和机要参赞,完全可以赐给他们头衔和勋章,但他们造就不了伟人,造就不了高尚的心灵……当我和歌德在一起,这些先生应当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昨天,在归来的路上,我们远远看见全体皇室,歌德挣脱我的手臂,站在路旁。我把我想说的话都对他说了,他不听,我没法子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按按头上的帽子,扣好衣扣,双臂放在背后,往*密集的人堆里钻去,亲王和近臣围得密不透风,鲁道夫公爵向我脱帽,皇后**个向我打招呼——这些大人认识我——我觉得好玩,看着这队人马从歌德前面走过,他站在路旁,深深鞠躬,手里拿着帽子。事后我说了他一顿,一点也不跟他客气。参见《给贝蒂娜的信》(诺尔编著):申德勒怀疑贝多芬给贝蒂娜的信的真实性,但诺尔等为之辩护,贝蒂娜大概对信件做了修改和美化,但内容基本上是真实的。 歌德也没忘了这事。歌德写信给策尔特说:“贝多芬不幸是个非常倔强的人,他认为世界可憎,这个看法大概没有错,但这种看法不能使世界对他和其他人变得愉快。我们应该原谅他、同情他,因为他是个聋子。”——后来歌德也没做什么反对贝多芬的事,对贝多芬的作品不发表任何议论,对他的名字也如此——说到底,他赞赏贝多芬的作品,但也害怕他的音乐,贝多芬的音乐搅得他不得安宁,他害怕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失去灵魂的平静,而他的平静是熬受了许多痛苦才获得的。贝多芬的音乐对他的触动非同一般,只不过他没向别人承认这点,也许对自己也不承认——年轻的门德尔松,1830年经过魏玛,写了一封信,说他在无意中窥破了歌德紊乱激情的灵魂深处。 ……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创作了《名人传》《母与子》《约翰·克利斯朵夫》等杰出作品,并于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通过文学创作为争取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除此之外还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