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209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64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52020939 ; 978-7-5520-2093-9
本书特色
《汉字的思考》是一部论述汉字书写思维习惯及书写真谛的专著。全书从汉字的起源说起,通过对汉字图像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汉字书写行为演化的梳理,揭示了中国的汉字书写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内容简介
《汉字的思考》是一部论述汉字书写思维习惯及书写真谛的专著。全书从汉字的起源说起,通过对汉字图像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汉字书写行为演化的梳理,揭示了中国的汉字书写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1
**节 汉字问题初探2
第二节 本书对汉字文化的分析思路30
第二章 汉字知识的社会环境发生式理论35
**节 文字工作执行模型36
第二节 文字活动中的视觉因素和书写因素的分解37
第三节 历史视野中的汉字书写概念——“书写与绘画相混淆”50
第三章 古汉字图像结构的活动规律69
**节 汉字图像结构的社会起源70
第二节 视觉生理对离散性古汉字图像的整合加工90
第三节 有关古汉字的书写组织机制问题107
第四章 汉字的书写起源125
**节 秦隶属汉字书写性态滋生期文字结构125
第二节 秦简活动中汉字书写性态的滋生过程149
第三节 秦隶书写文化的演变及其发展175
第五章 汉字书写性态成熟期——魏晋楷书192
**节 魏晋楷书是秦简书写的强化模式192
第二节 魏晋时期对汉字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书家309
第六章 汉字书写概念模糊应用期336
**节 汉字书学衰退模式的成因336
第二节 汉字史上四位主要的书学衰退模型352
第七章 汉字书写概念模糊爆发期498
**节 近代社会对集体书写无意识行为的管制失控498
第二节 书学群体从丑书方向现代书法运动的三个阶段501
第三节 近代汉字改革522
第四节 当代社会汉字文化的思考61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克敏,1952年生于上海,1968年赴崇明东风农场务农,1974年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76年进七·二一大学求学,1988年赴日本“三轮技术”公司工作,从事医疗机械开发制造工作。2012年起,致力于汉字的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