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西医结合导论(第2版)(本科教材)
1星价
¥17.3
(6.9折)
2星价¥17.3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40989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4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21409895 ; 978-7-5214-0989-5
本书特色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2版)/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任务要求编写而成。本教材具有专业针对性强、紧密结合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等特点;内容主要包括中西医学差异、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中西结合的新概念等。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2版)/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主要供中西医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青年教师的主要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中西医学差异、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等。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西医结合的概述
一、“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
二、中西医结合的含义
三、中两医结合的意义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二、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期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
一、创造条件时期
二、“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
四、“中西医结合并重”方针的发展
第二章 中西医学差异
**节 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
一、西医学文化背景
二、中医学文化背景
第二节 认知方法差异
一、西医学认知方法
二、中医学认知方法
第三节 生理、病理学差异
一、中西医生理学差异
二、中西医病理学差异
第四节 诊断、治疗学差异
一、中西医诊断学差异
二、中西医治疗学差异
第五节 医学模式差异
一、西医学模式及其演变
二、中医学模式及其意义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
**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法
一、机能学研究方法
二、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
三、医学免疫学研究方法
四、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五、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态学研究方法
六、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七、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
八、细胞模型与模式生物的应用
九、中药化学研究方法
十、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原则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方法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三、气的实质已部分阐明
四、经络功能、实质的多方位研究正在继续
五、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一、传染病
二、内科疾病
三、外科疾病
四、妇科疾病
五、儿科疾病
六、针刺麻醉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
**节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
一、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
二、病证结合模式的应用
三、病证结合模式的意义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模式
一、宏观微观结合模式
二、整体局部结合模式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一、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二、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
**节 微观辨证
第二节 隐潜性证
第三节 生理性肾虚
第四节 菌毒并治
第五节 高原瘀血证
第六节 急性虚证
第七节 急瘀证
第八节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参考文献
**节 中西医结合的概述
一、“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
二、中西医结合的含义
三、中两医结合的意义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
一、“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二、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期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
一、创造条件时期
二、“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
四、“中西医结合并重”方针的发展
第二章 中西医学差异
**节 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
一、西医学文化背景
二、中医学文化背景
第二节 认知方法差异
一、西医学认知方法
二、中医学认知方法
第三节 生理、病理学差异
一、中西医生理学差异
二、中西医病理学差异
第四节 诊断、治疗学差异
一、中西医诊断学差异
二、中西医治疗学差异
第五节 医学模式差异
一、西医学模式及其演变
二、中医学模式及其意义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
**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法
一、机能学研究方法
二、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
三、医学免疫学研究方法
四、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五、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态学研究方法
六、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七、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
八、细胞模型与模式生物的应用
九、中药化学研究方法
十、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原则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方法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三、气的实质已部分阐明
四、经络功能、实质的多方位研究正在继续
五、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一、传染病
二、内科疾病
三、外科疾病
四、妇科疾病
五、儿科疾病
六、针刺麻醉
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模式
**节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
一、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
二、病证结合模式的应用
三、病证结合模式的意义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模式
一、宏观微观结合模式
二、整体局部结合模式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一、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二、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
**节 微观辨证
第二节 隐潜性证
第三节 生理性肾虚
第四节 菌毒并治
第五节 高原瘀血证
第六节 急性虚证
第七节 急瘀证
第八节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2.7¥45.0 -
落洼物语
¥11.0¥2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1.2¥48.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14.1¥23.0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西方服装史(第3版)
¥16.9¥49.8 -
剧本写作教程
¥21.6¥45.0 -
精读韩国新闻,学地道韩语韩国新闻导读教程
¥13.6¥36.0 -
欧美卷-外国文学史-第五版
¥14.3¥39.0 -
犯罪学
¥14.3¥39.0 -
房屋建筑学(第六版)(赠教师课件,含数字资源)
¥51.2¥62.0 -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
¥57.2¥78.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37.6¥61.0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经典老课本中药学新世纪第2版
¥45.9¥69.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 -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20.8¥36.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本科教材)
¥18.3¥48.0 -
高绩效教练(原书第5版)
¥50.8¥79.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14.0¥48.0 -
服装手绘快速表现
¥14.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