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包邮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46.6 (3.6折) ?
1星价 ¥66.6
2星价¥66.6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571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52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208157101 ; 978-7-208-15710-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人员,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师生,汉语言文字学相关研究人员对外汉语写作教学领域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内容简介

汉语“动趋式”的语义结构是相当精细、复杂而且多变,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难题之一。所谓的趋向动词在补语位置上,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语义从具体的位移,一步一步虚化,有的甚至于变得非常抽象。 本书的蕞大的特色就是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目录

序序二中文摘要Abstract**章 绪论 1汉语动趋式研究现状 2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3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4本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5本书的语料来源第二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认知语义基础 **节 动趋式源于驱动一路径图式 1驱动一路径图式的建立 2驱动一路径图式的认知经验基础 3驱动一路径图式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4驱动一路径图式的隐喻扩展 5小结 第二节 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与条件 l原型驱动一路径图式表达致移情景 2致移复合事件到动趋式的投射过程 3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 5小结第三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框架 **节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连续统 1客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2主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3动趋式致使性的强弱程度及其制约因素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与虚化研究思路 1简单趋向补语的标量类型 2简单趋向补语的向量类型 3语义演变、认知域与句法验证 4语义泛化、虚化研究思路 5动趋结构产生的判断依据 6小结第四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上) **节 动趋式“V+到”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到”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到”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V+上”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上”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上”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 动趋式“V+来”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来”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来”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 动趋式“V+进”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进”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进”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 动趋式“V+回”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回”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回”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第五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下) **节 动趋式“V+过”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过”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过”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V+下”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下”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下”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 动趋式“V+出”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出”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出”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 动趋式“v+去”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去”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去”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 动趋式“V+起”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起”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起”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六节 动趋式“v+开”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开”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开”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第六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节 简单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动趋式“V+上”与“V+下 2动趋式“V+起”与“V+上/下/开 3动趋式“V+进”与“V+出 4动趋式“V+来”与“V+去 5小结 第二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上) 1动趋式“V+上来”与“V+上去 2动趋式“V+进来”与“V+进去 3动趋式“V+回来”与“V+回去 4动趋式“V+过来”与“V+过去 5小结 第三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下) 1动趋式“V+下来”与“V+下去 2动趋式“V+出来”与“V+出去 3动趋式“V+起来”与“V+起去 4动趋式“V+开来”与“V+开去 5小结 第四节 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空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2时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3状态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4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的使用频率 5小结第七章 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及其小类研究 **节 趋向补语的方向性 1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 2趋向补语的时间方向 3趋向补语的状态方向 4小结 第二节 动词方向性特征的提取 1动词的方向性特征 2框架语义学的借鉴 3动词方向性特征的呈现 4小结 第三节 动词的空间方向特征及小类 1上向动词和下向动词 2接近向动词和离开向动词 3经过向动词 4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 5聚拢向动词和延展向动词 6依附向动词和分离向动词 7泛方向位移动词 8无空间向动词 9小结 第四节 动词/形容词的状态方向特征及小类 1领属变化动词 2比较变化动词 3产生义动词和消失义动词 4显现义动词和隐藏义动词 5确定义动词 6正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和负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 7价值变化动词 8上向性质形容词和下向性质形容词 9小结第八章 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表达功用分析 **节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表达功用 1引言 2“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致使性语义基础 3“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义类别 4“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料统计及功用分析 5“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历时考察 6小结 第二节 “v来v去”构式的反复性特征 l引言 2“V来V去”构式的认知根源 3“V来V去”构式的认知域和语义类型 4“V来V去”构式的语篇依附性连续统 5“V来V去”构式的历时演变 6“V来V去”构式与“V过来V过去”构式的比较 7小结 第三节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表达功用 1“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语义背景 2“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变体 3“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转折特征与语境类型 4“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产生 5小结第九章 结语 1本书的创新点 2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3本书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附录 汉语动趋式研究述评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红,女,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习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