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土地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工程技术

软土地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工程技术

1星价 ¥31.9 (5.5折)
2星价¥31.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83580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19835804 ; 978-7-5198-3580-4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作者创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冲击力下水性转化效应、土体残余力效应、水柱效应及三者协同作用机理,揭示该法加固原理;软土微观量与宏观力学量关系,提供结构性本构理论建立基础,为结构性本构理论提供了依据;与土性关联荷载施加原理及控制方式,建立了覆盖静力、夯击动力与排水体系三方面设计参数及相互适应关系计算公式与加固深度预测公式,使设计、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及运用规范化;动力测试新技术与土性参数关系,实现了动力响应及变形模量与承载力测试技术,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工程质量检验提供了新手段;国家特大工程应用等工程实例。该法可显著改善软土性质,具有质量、造价与工期等显著综合优势,已在多地区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书适合土木建筑行业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人员,土建类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其学生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作者创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冲击力下水性转化效应、土体残余力效应、水柱效应及三者协同作用机理,揭示该法加固原理;软土微观量与宏观力学量关系,提供结构性本构理论建立基础,为结构性本构理论提供了依据;与土性关联荷载施加原理及控制方式,建立了覆盖静力、夯击动力与排水体系三方面设计参数及相互适应关系计算公式与加固深度预测公式,使设计、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及运用规范化;动力测试新技术与土性参数关系,实现了动力响应及变形模量与承载力测试技术,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工程质量检验提供了新手段;国家特大工程应用等工程实例。该法可显著改善软土性质,具有质量、造价与工期等显著综合优势,已在多地区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书适合土木建筑行业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人员,土建类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其学生参考使用。

目录

目 录
前言
1概述 1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3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4
2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机理 5
2.1 水性变化——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的荷载条件· 5
2.2 孔压与固结响应特征 14
2.3 静动荷载下淤泥孔径分布特征及规律 23
2.4 冲击能量传递规律与地基处理深度 34
2.5 水柱效应及加固深度试验研究 47
2.6 荷载频率效应与超静负孔压验证 56
2.7 残余力效应研究 65
2.8 冲击荷载下超软土地基振动传播规律 79
2.9 淤泥类软土孔隙特征与宏观力学响应关系研究 87
3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理论及工法 94
3.1 冲击荷载下软基之上覆土层厚度研究 94
3.2 有效加固深度研究· 101
3.3 竖向排水体系优化设置· 109
3.4 *佳冲击能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115
3.5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及计算· 124
4 土体测试技术研发及力学参数关系 126
4.1 多向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试验装置及方法· 126
4.2 新型动力平板载荷试验检测设备及方法· 130
4.3 新型平板动力载荷试验技术发展状况及工程应用· 133
4.3.1 具备用于实际工程试验及检测评价条件 133
4.3.2 测试结果可反映应变率效应 141
4.3.3 新型平板动力载荷试验技术工程应用 142
4.4 软基原位测试参数与土性力学参数关系· 168
4.5 结构性土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179
4.6 关于土结构性强弱定量描述问题· 197
5 重大工程应用 199
5.1案例1:国家特大工程宝钢湛江典型区段——纬三路软基处理 199
5.1.1 工程概况及条件 199
5.1.2 地基处理原则与目标 201
5.1.3 地基处理方案及步骤 201
5.1.4 监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202
5.1.5 地基处理工艺流程 205
5.1.6 测试及监测结果 205
5.1.7 工程质量及效果评估 217
5.2案例2:广州重点工程——某成品油库区淤泥地基处理 219
5.2.1 工程概况及条件 219
5.2.2 方案设计与选择 220
5.2.3 施工图设计 226
5.2.4 沉降预测及计算 233
5.2.5 工程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估 233
6 主要结论与技术指标比较· 243
6.1 结论及主要特点· 243
6.2 主要技术指标及比较· 243
参考文献· 24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彰明,教授(岩土工程)、博士,第七、八轮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与广东省多个超级或重大工程岩土工程首席专家,在地基处理科研与工程应用领域**线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出版著作6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公开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主持或指导复杂大型与特大型地基处理工程30余项,全部通过验收或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