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527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20152754 ; 978-7-5201-5275-4
本书特色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
研究认为,绿色消费观有别于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观,是新时代文明、健康的消费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作用,通过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滋养、网络宣传、家庭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品质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研究认为,绿色消费观有别于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观,是新时代文明、健康的消费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作用,通过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滋养、网络宣传、家庭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目录
**章 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西消费思想
第二章 消费和绿色消费观概述
**节 消费的内涵
第二节 消费的功能及其价值悖论
第三节 绿色消费观与价值观
第四节 消费观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变迁过程及现实特征
**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成长轨迹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基于全国40所高校的调查
**节 调查设想
第二节 调查结果
第三节 存在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因素和偏差原因
**节 影响因素
第二节 偏差原因
第六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节 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的内容
第七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路径
**节 价值引领,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第二节 课堂教学,建构系统的教育内容
第三节 整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第四节 用好网络,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
第五节 联手家庭,打造家校联系的教育格局
第六节 净化风气,优化外部的教育环境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林明惠,1984年8月生,福建福清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团中央学校部、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省教育厅等10多项课题。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兼任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福建青年讲师团成员等。主讲的课程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网上展播,获得福建省“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展播视频一等奖。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