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首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

包邮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首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

1星价 ¥49.2 (8.2折)
2星价¥49.2 定价¥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515775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105157754 ; 978-7-105-15775-4

内容简介

  博物馆人类学领域的首次全国规模的、专题性学术盛会,其重要意义显然超出了中国民族博物馆的自身历史,其开创性意义也使它成为中国博物馆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先生莅会致辞所言:“人类学研究的一些新动态,不仅仅反映在传统的民族志博物馆中,而且大踏步进入人文历史和艺术博物馆领域;同时,博物馆人类学的新进展,从实现博物馆功能的人类学田野工作、民族志物品的意义阐释以及文化建构等一系列行为,到对博物馆功能的人类学分析和反思,都尤其引人关注。在新的社会维度中,我们也许需要重新定义博物馆。而在此过程中,期待此次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的智慧和成果,能为关于重新界定博物馆的国际性讨论做出有益的贡献。”  中国博物馆人类学这一场历史性聚会的学术成果理应及时加以整理,并公开出版,以助推博物馆人类学在中国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这就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一本论文集。书中论文涉及了博物馆叙事方式、器物阐释路径、历史建构模式等等议题,深入反思博物馆在全球化与现代化中的文化角色,显示出了极强的探索性。而论文作者所来自地域、机构的广泛性,也让人充分相信: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的土壤正在中国形成。

目录

物、展览与博物馆实践
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迈克尔?罗兰郑珊珊译
“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尹凯
作为方法论的民族文物郑茜
效能、记忆与边界:论博物馆展陈研究的维度李倩倩牛平
知识、记忆、历史与认同
社会“路径”的扩展:堤堡文化中心及其当代艺术展示林皓贞
西北文物展览与民国时期边疆治理杜辉I
汉越之间——浅谈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与展陈李光辉
博物馆阐释与反思
由展示手法探讨人类学诠释转变林仲如
从“不可见”到“可见”:陈列展览中的妇女——以妇女主题博物馆为分析对象傅美蓉
数字化时代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展示和人类学解读——以西藏工布江达县秀巴古碉楼群遗址为例庾华陈斯亮I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博物馆的多元展陈杜韵红
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
……
展开全部

节选

  在博物馆作为一个信恳体且“可被解读”的前提下,伴随着观念与技术进步,展陈方式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拓展。一方面,由展出“物”转向展出“由物所勾连的信息”;另一方面,由室内展示向室外空间展示延伸。德国科隆罗马日耳曼博物馆的展品《狄俄尼索斯马赛克》,是220年古罗马遗迹考古原址陈列。博物馆面向科隆教堂大广场的一面做了一块全景式透明玻璃,观众从广场透过玻璃向下就能看到博物馆的藏品,它模糊了博物馆“内”与“外”的界限。然而,博物馆室外展陈空间远非仅限于遗址类博物馆的陈列。室外信息或器物、复制品陈列,也可打破展馆室内展示的惯有格局,成为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新趋势,丰富博物馆由室内向室外的展陈与游观体系。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属私立的小型主题博物馆,位于四川古蜀文化发源地郫县徐堰河(府河)畔,收藏有一千余件汉至明清时期的石刻展品。博物馆建筑由刘家琨担任设计,馆内园林绿化保留了川西民居农家竹林的自然风貌与地形,保持了本土植被,并将部分石刻展品加上玻璃罩放置于户外展示。但部分保护藏品的玻璃罩内已出现渗水的情况,加之展陈环境草木繁盛,十分潮湿,情况并非利于石刻实物的陈列。这样的陈列方式虽然饱受争议,但也是博物馆展陈由室内迈向室外的一种尝试。  事实上,适合放置于室外展陈空间的展品对体量、属性等条件有特殊要求。如一些复制品、体量巨大的石制品、军用器械、交通工具等在展陈设备合理配套的情况下,都具有室外展示的条件。  建川博物馆聚落的藏品以近现代器物为主,其“5·12”地震主题的户外展陈区的展品包括了部分实物与复制品。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损毁的车辆、参与抗震救灾的挖掘机与交通工具,甚至在地震中幸存的动物都被用在室外空间进行展示。在川军抗战馆外陈列有几个大石碾,是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由新津和彭山等地收集所得,*大的一个石碾重达15吨。《成都文史资料选辑》记载,这些石碾曾被用于修建桑园机场。桑园机场始建于1935年,位于大邑县王泗、新场与邛崃桑园3个乡的接壤地区,总面积11000余亩,是当时我国西南*大的军用机场。二战时四川民众就是靠着上百人拉着石碾,在短短的半年内修建了4个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其中一个石碾战后被整体挖掘起吊后,人们发现它是一个圆柱体,长约1.5米,直径约1.2米,重约6吨,中间有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空洞,由石碾一侧可辨认出“飞”“埸”“卓”的字迹。建川博物馆现已收藏有来自新津机场、凤凰山机场、桑园机场的4个石碾,全由当地赠送,都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建川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中国老兵手印广场,是馆长樊建川多年来于全国各地寻访抗战老兵,收集4000多枚抗战老兵的右手手模的展示。通过将老兵手印放大120%呈现于采用腐蚀钢化玻璃,每一个手印下方刻有老兵的姓名、抗战时期的单位或部队番号、职务等。透明的手印墙宽1.2米、高2.6米,呈寓意胜利的V字形排布,又以碑林的阵列感表达纪念碑式的悲壮与崇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数千件物的复制、放大与展示从数量与体量上向观众呈现了宏大叙事的历史厚重感;由微观的角度品味,一枚枚手印铭记了作为个体的普通中国军人为抗战所做出的牺牲。这项作品通过展陈方案对展览中“实物”与“复制品”的价值认定、如何协调展品数量与个体“物”呈现的关系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