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青少年道德认同:模式与路向:mode and path

- ISBN:978752015114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34页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520151146 ; 978-7-5201-5114-6
本书特色
青少年道德信仰在本质上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价值导向,其生成问题既表现为一种“理论”智慧,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智慧。青少年道德信仰关乎青年成长、社会兴衰、国家存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形势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引导青少年在道德信仰、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上有一个新的跨越和质的跃升。纵观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状况,其实质是现代社会深刻转型所造成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式微的速度过快和当代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相对滞后。青少年道德信仰研究涉及到道德信仰的分众化研究,关系到道德信仰的当代性研究,是一个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课题,需要在理论建构、文化引领、教育训导、制度规约等方面多维并进。
本研究把青少年道德信仰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去思考,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个人与社会、理性与感性多向度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应然性、实然性的维度来审视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规律性与独特性,从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来思考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体系性和实效性。青少年道德信仰在本质上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价值导向,其生成问题既表现为一种“理论”智慧,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智慧。青少年道德信仰关乎青年成长、社会兴衰、国家存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形势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引导青少年在道德信仰、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上有一个新的跨越和质的跃升。纵观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状况,其实质是现代社会深刻转型所造成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式微的速度过快和当代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相对滞后。青少年道德信仰研究涉及到道德信仰的分众化研究,关系到道德信仰的当代性研究,是一个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课题,需要在理论建构、文化引领、教育训导、制度规约等方面多维并进。
本研究把青少年道德信仰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去思考,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个人与社会、理性与感性多向度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应然性、实然性的维度来审视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规律性与独特性,从方向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来思考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体系性和实效性。
*、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道德信仰既要注重中国语境,又要具备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整合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精华,其在体系化基础上更加注重观念化,在理论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在先进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广泛性,这是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根本指向,必须牢牢坚持。
第二、青少年道德信仰培育需要理论层面的顶层设计,必须从社会、历史和实践的宏观方向上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青少年道德信仰当代认同需要德性与规范的善性融通、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融汇、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融合,其实践生成需要通过文化熏染、教育督导、制度规约等多重路向综合给力来实现完成。
第三、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在实质上,是现代社会“人本主义”之“危”和后现代社会“生态主义”之“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问题研究,应以生态为坐标的新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摈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种族地缘主义,敬畏所有的人和生命并努力使之成为完整的人和生命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方位为叙事背景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观念演进和基本指向,深刻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和生成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景展现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复杂境遇和实践路向;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梳理青少年道德信仰实践生成的默化路径、教化路径、强化路径和内化路径。
目录
**章 道德信仰的认同逻辑
一 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与形态演进
(一)道德信仰的思维方式
(二)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
(三)道德信仰的思维特征
(四)道德信仰的形态演进
二 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与认同模式
(一)道德信仰的承认理论
(二)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
(三)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三 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与概念隐喻
(一)道德语言: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
(二)道德隐喻:道德信仰的概念隐喻
第二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内涵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含义
(一)青少年善良意志的主观需要
(二)青少年认以为真的思维方式
(三)青少年观察世界的理性法则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结构模式
(一)青少年——确信之信的主体
(二)道德信仰——可信之信的客体
(三)青少年与道德信仰——信信与共的主客体关系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主要功能
(一)定向功能——明德治国
(二)调节功能——崇德齐家
(三)教育功能——立德树人
(四)自律功能——习德修身
第三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维度
(一)青少年道德认知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
(三)青少年道德意志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理论
(一)思维能力说:认知发展理论
(二)重要他人说:精神分析理论
(三)角色扮演说:符号互动理论
(四)观察学习说:社会学习理论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一)道德观察者——智慧认同模式
(二)道德依恋者——情感认同模式
(三)道德模仿者——偶像认同模式
(四)道德缔约者——契约认同模式
第四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发展向度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时代理据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公民道德建设
(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当代指向
(一)幸福:在自利与互利之间
(二)至善:在底线与高蹈之间
(三)自由:在个人与集体之间
(四)和谐:在德性与规范之间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内在规律
(一)认知发展规律——规范→情感→理性
(二)能力递进规律——自选择→自组织→自控制
(三)境界提升规律——自发→自觉→自由
(四)价值演进规律——利害→是非→善恶
第五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生成路径
一 家庭之维——自然式的默化路径
(一)家庭功能建构
(二)家庭教养关系
(三)家庭美德默化路径
二 学校之维——应然式的教化路径
(一)学校道德教育
(二)“有效学校”道德教育
(三)学校道德教化路径
三 社会之维——使然式的强化路径
(一)社会道德规范
(二)社会道德环境
(三)社会公德强化路径
四 个人之维——释然式的内化路径
(一)道德同一性建构
(二)道德信仰生成
(三)个人品德内化路径
结语
作者简介
魏雷东,男,河南宜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智库首批专家、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焦裕禄精神研究会、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会、新乡先进典型群体精神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社会伦理与社会治理、青年社会学研究。荣获河南省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5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日本留学考试(EJU)系列:中日双语辅导教程:综合日语、语法与句型
¥70.6¥98.0 -
大秦帝国启示录
¥28.6¥46.0 -
时代印记:寻找朱元璋
¥9.9¥29.8 -
中国哲学史-全二册
¥48.3¥86.0 -
周慎靓王元年 前320年 资质通鉴 熊逸版 第二辑前210年 始皇帝三十七年(全九册)
¥219.5¥399.0 -
冷门知识全知道
¥25.7¥38.0 -
木材细胞壁水分吸附(英文版)
¥100.7¥138.0 -
纳米数字集成电路的偏差效应分析与优化:从电路级到系统级
¥39.0¥69.0 -
化工原理实验(新形态教材)
¥24.2¥28.0 -
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报告(2020)
¥35.6¥48.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