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535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20153515 ; 978-7-5201-5351-5
本书特色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是女性不断获得主体性、增强权利意识的过程,也是女性的行动影响公共决策和权利维护的过程,还是女性的民主能力建设的过程,更是不断展现女性群体力量的过程。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实质是女性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身意识发展的综合性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研究当代中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是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为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借鉴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国家与妇女互动同构的研究理念下,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发展,认为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史。回顾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历程,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在于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侧重不同培育主体,突出培育的层次性;在于不仅坚持把媒介宣传和文化教育相结合,而且注重发挥理论研究的支撑力;还在于充分重视妇女组织的强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妇女活动。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是女性不断获得主体性、增强权利意识的过程,也是女性的行动影响公共决策和权利维护的过程,还是女性的民主能力建设的过程,更是不断展现女性群体力量的过程。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实质是女性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身意识发展的综合性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研究当代中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是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为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借鉴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国家与妇女互动同构的研究理念下,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发展,认为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史。回顾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历程,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在于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侧重不同培育主体,突出培育的层次性;在于不仅坚持把媒介宣传和文化教育相结合,而且注重发挥理论研究的支撑力;还在于充分重视妇女组织的强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妇女活动。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到来,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和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具体来讲,经济转型发展中还存在性别歧视,经济领域中的参与尚有较大性别差距,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任重而道远,对女性的社会保障也有真空地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性别盲点也一直存在。要破解这些现实困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协调一致,同时还要女性个人充分发挥主体性。
内容简介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是女性不断获得主体性、增强权利意识的过程,也是女性的行动影响公共决策和权利维护的过程,还是女性的民主能力建设的过程,更是不断展现女性群体力量的过程。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实质是女性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身意识发展的综合性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研究当代中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是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为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借鉴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国家与妇女互动同构的研究理念下,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发展,认为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史。回顾我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历程,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在于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侧重不同培育主体,突出培育的层次性;在于不仅坚持把媒介宣传和文化教育相结合,而且注重发挥理论研究的支撑力;还在于充分重视妇女组织的强大作用,积极参与靠前妇女活动。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深入,经济优选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到来,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和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具体来讲,经济转型发展中还存在性别歧视,经济领域中的参与尚有较大性别差距,优选性别文化的建构任重而道远,对女性的社会保障也有真空地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性别盲点也一直存在。要破解这些现实困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协调一致,同时还要女性个人充分发挥主体性。
目录
**章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033
**节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033
第二节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研究的思想资源/056
第二章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历史考察/065
**节 奋争与启蒙:近代中国的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066
第二节 解放与进步:新中国的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086
第三节 发展与觉醒: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103
第三章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基本经验/120
**节 制度为本,理论先行/120
第二节 围绕主线,突出层次/128
第三节 方法多样,与时俱进/134
第四节 放眼全球,组织有力/144
第四章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152
**节 经济转型中的性别歧视/152
第二节 政治改革中的性别差距/157
第三节 文化建设中的性别盲视/165
第四节 社会保障中的女性缺失/176
第五节 生态文明中的性别盲点/181
第五章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的破解路径/184
**节 制度正义:民主参与的保障/184
第二节 社会引导:权利观念的强化/194
第三节 学校教育:公民身份的建构/198
第四节 家庭熏陶:参与意识的启蒙/202
第五节 主体作为:自我意识的建构/205
结语/209
主要参考文献/211
后记/223
作者简介
杨霞,山西洪洞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性别与传媒、女性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后在《现代传播》《妇女研究论丛》《出版发行研究》 《科技与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