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0038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56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21003857 ; 978-7-5210-0385-7

本书特色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在实质性污染管控和全球治理层面得以快速推进, 得益于国际学术界、环保组织等在该塑料海洋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著名的海洋环保和研究人士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船长在北太平洋所开展的开创性工作和研究则具有里程碑意义。1997 年夏季,本书的作者查尔斯·穆尔船长在完成横渡太平洋竞赛后,自檀香山出发航行返家。为了快速抵达加州, 他与船友抄捷径穿越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这片少风、船迹罕至的辽阔海域, 向来有“海洋沙漠” 之称。在那里,查尔斯·穆尔发现他的游艇竟被海面上望无际的废弃塑料垃圾包围, 他首度惊见地球上大的垃圾场———一大片有如旋涡星云般的漂浮塑料垃圾, 由此揭开了大太平洋垃圾带的神秘面纱。查尔斯·穆尔船长在《塑料海洋》中记述了他在北太平洋的警世发现, 揭露了骇人的海上塑料垃圾带, 以及塑料材质不为人知的特性和使用历程。从牛奶罐到塑料瓶盖以及肉眼看不见的塑料聚合物分子, 塑料制品对海洋生物及其脆弱的栖息地构成了比气候变化更具破坏性的巨大威胁, 如果不加以遏制, 海洋中的塑料可能很快就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查尔斯·穆尔在书中紧急呼吁人类必须采取迫切的行动来拯救海洋。本书客观描述了海洋塑料的分布, 同时分析了与塑料相关的管理政策和公众生活方式间的关系。既是一本环保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也是海洋垃圾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后, 感谢本书的译者,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同事们, 将《塑料海洋》这本21世纪的《寂静的春天》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查尔斯·穆尔本人就是一篇真实的文章。他深刻的观察和宏观抨击是海洋保护的必要条件。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目标, 实现了他们积极主义者的梦想。如果没有他开创性的工作和支持, 我们不太可能于2007 年在旧金山禁用塑料袋, 这是西半球**个开始反击塑料灾害的地方。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锅说塑料汤、化学合成物的发展、在学习的曲线上冲浪、我们周围的塑料海洋、一次性生活方式的发明、塑料的危害、塑料时代、信息自我找到传播媒介、散落的渔网等。

目录

Ⅰ  / 给读者的一封信

Ⅲ  / 推荐序

001  / **章 一锅塑料汤

022  / 第二章 化学合成物的发展

047  / 第三章 在学习的曲线上冲浪

063  / 第四章 净化:已是全球垃圾桶的海洋

082  /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塑料海洋

102  / 第六章 一次性生活方式的发明

119  / 第七章 塑料的危害

136  / 第八章 塑料时代

163  / 第九章 一半是事实、一半是臆想的科学

182  / 第十章 信息自我找到传播媒介

204  / 第十一章 散落的渔网

224  / 第十二章 不可消化的物品

255  / 第十三章 有害的化学品

287  / 第十四章 塑料垃圾现场取证

311  / 第十五章 清除我们的塑料足迹

338  / 第十六章 拒绝塑料

Ⅴ  /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塑料海洋》:  海面看上去像蓝色的玻璃纸一样光滑,仿佛夏天的池塘一般。船帆松弛了,我们原本希望进行一次欢快的横跨太平洋航行,现在看来我们的计划要破灭了。我们被困在太平洋中部的高压带区,这不是我们大家想要的结果。不是同船的世交老友霍华德·哈尔,一位退休的预科学校的辅导主任和数学教师、一名资深的大洋水手想要的结果;也不是一对新婚夫妇,霍华德的儿子约翰和他的新娘丽莎想要的结果,他俩把这次航行当做蜜月旅行;也不是我这个“阿尔基特”号船长想要的结果。“阿尔基特”号是一艘在塔斯马尼亚建造的50英尺海洋双体科考船,船还非常的新,新得让我们彼此仍在相互了解与磨合中。  在航海探险的启航前,没有什么比绘制航线图、储备物资、解开缆绳、调转船头面向大洋、检查风向.以及爬上桅杆扬起船帆等准备工作更重要的了。但是此刻,在离开港口8天后,我们*大的担忧是如何在燃料耗尽和情绪变糟之前,从檀香山抵达圣巴巴拉。由于异常天气条件的影响,我们偏离了标准航线。后来证实那是有记录以来规模*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当时它正在北太平洋四周扩散。再过几周,这场厄尔尼诺要在智利引发暴雨和洪涝。逃离了水温过高的墨西哥水域的马林鱼,却在华盛顿州沿岸海域被捕获。信风好似屏住了呼吸,我们只好启动“阿尔基特”号的引擎。此刻闪过我脑海的是古诗《老水手行》,从一场婚礼开始,在无风寂静的赤道海面结束,像我们现在,“就像一艘画中的船,悠闲地停在一幅如画的海面上”。  我已人到中年,从技术上讲,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虽然我有过两次从加州到夏威夷群岛的航行经历,但这却是我**次从夏威夷横渡到加州。我们走的是标准航路,也就是先从夏威夷向北航行,然后乘着西向信风直接越洋到加州。现在。吹动我们驶向北纬35度的信风已经减弱,悄无声息了。我们原计划是顺风坚持到北纬40度,然后再右转抵达西海岸。我查看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每日气象传真,注意到和往常相比。西风带出现稍有偏南的迹象。所以,我们决定赌一把,向东南方向航行,进入了“北太平洋高压区”,也就是“赤道无风带”或者叫“回归线无风带”。在这里,早年的航海人将船上的牲畜扔人海中,以减轻船的负重并节约淡水。这是通往我们目的地的捷径,但是*终证实走捷径其实是走了一条弯路。风力确实有增强……但是仅持续了几个小时,很快我们启动了柴油动力。我和霍华德都认为,这种平静不太可能持续太久,但要真是这样,我们就会陷人燃料困境,我们需要燃料来启动发电机。没有发电机,船载海水淡化装置就无法运行.通讯设备的电池也无法充电。我们食物储备虽然充足.但是我们唯一淡水来源就是这台海水淡化系统,万一我们陷入险境,我们还需要用发射无线电来寻求帮助……  我开始注意到这片光滑的“画中的海面”似乎到处都是,怎么说呢,似乎到处都是垃圾。海面上三三两两漂浮着垃圾碎块和碎片,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看上去显得怪异而又不可思议。**次看到这个场景时,我没有在航海日志中记录下来,所以不太记得确切的日子和时间,我想*可能是在1997年8月8日或者9日。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也没有记录下我所看到的,因为当时我还没有制定出游戏规则。在海上的日子总是要忙于应对不断变化的条件、要处理设备故障,同时还要遵守航海规程,因此在掌舵时每小时都要记录航海日志,要巡查引擎室,如果在凌晨交班的话还会偶尔到厨房找点吃的或者在铺位上小憩一下。我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次我从驾驶台出来走到甲板上时,都会和自己打赌“这一次”不会再看到塑料碎片了,但是我赌一次,输一次。从来没有赢过。每一天,无论何时,无论看多少次,每隔几分钟,都会看到塑料块在海面上漂浮闪过。这儿一个瓶子,那儿一个瓶盖,到处是塑料薄膜碎块、绳子或渔网片段,还有它们崩解次生的碎片。  ……

作者简介

  查尔斯·穆尔,船长,国际公认的污染防治专家和活动家,也是奥吉利塔海洋研究基金会的创始人。《洛杉矶时报》上的一组关于海洋“塑料灾害”的文章就是穆尔调查结果的特写,赢得了2007年普利策奖。他现居住于美国加州长滩市。    张元标,博士,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危险化学品和海洋放射性评价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海洋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工作,为GB/T12763.4-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的主要修订人。在Chemospher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海洋微塑料研究的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