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4134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302541349 ; 978-7-302-54134-9

本书特色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策略。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11章。*部分为第1章行为金融学概述;第二部分为第2章至第8章,主要探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从微观到宏观分别介绍投资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金融市场的群体偏差和金融泡沫理论,此部分是全书的主体内容;第三部分为第9章行为公司金融,主要运用行为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公司金融的某些问题,如投融资问题、股利政策问题以及兼并重组问题等;第四部分为第10章至第11章,主要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探讨定价模型问题,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模型。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经济和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行为金融学”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证券、银行和保险业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和工作参考书,对企业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以及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互联网 ”创新型教材,配套习题与案例资源丰富,是一部理想的行为金融学教材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1 章 行为金融学概述
1.1 传统金融理论面临的困惑1
1.1.1 传统金融学理论体系·1
1.1.2 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石·3
1.2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8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13
1.3.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13
1.3.2 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修正·14
1.4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学科基础17
1.4.1 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17
1.4.2 行为金融学与实验经济学·18
1.4.3 行为金融学与行为经济学·20
案例讨论:郁金香泡沫·22
第2 章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面临的质疑
2.1 有效市场假说24
2.1.1 有效市场假说的形成·24
2.1.2 有效市场的前提·25
2.1.3 有效市场的基本形态·26
2.1.4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27
2.2 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28
2.2.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28
2.2.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30
2.2.3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33
2.2.4 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33
2.3 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质疑34
2.3.1 理论基础受到的质疑·34
2.3.2 来自资本市场的质疑·37
案例讨论:A 股和H 股的价差 38
第3 章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3.1 股权溢价之谜40
3.2 封闭式基金之谜43
3.2.1 封闭式基金折溢价的特征·43

VI
行为金融学 3.2.2 封闭式基金之谜的现有解释·46
3.3 公司规模效应48
3.4 账面市值比效应49
3.5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51
3.6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53
3.7 日历效应54
3.7.1 一月效应·55
3.7.2 月初效应·57
3.7.3 周内效应·57
3.8 更名效应58
案例讨论:中国股市的春节效应·60
第4 章 预期效用理论与心理实验
4.1 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62
4.1.1 预期效用理论的提出·63
4.1.2 预期效用理论的内涵·63
4.1.3 风险态度与效用函数·64
4.1.4 预期效用函数的公理化假设·66
4.2 传统效用理论面临的实验挑战68
4.2.1 确定性效应·68
4.2.2 同比率效应·71
4.2.3 反射效应·71
4.2.4 概率性保险·72
4.2.5 隔离效应·74
案例讨论:添加香醋的啤酒·76
第5 章 投资者认知偏差
5.1 认知理论概述78
5.1.1 认知心理学·78
5.1.2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80
5.1.3 问题解决策略·84
5.2 启发式偏差86
5.2.1 代表性启发偏差·86
5.2.2 可得性启发偏差·90

目 录
5.2.3 锚定与调整偏差·93
5.3 框定依赖偏差97
5.3.1 框定效应·97
5.3.2 框定依赖·102
案例讨论:为eBay 公司增值 104
第6 章 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
6.1 个人风险决策过程106
6.1.1 编辑阶段·106
6.1.2 评价阶段·107
6.2 价值函数109
6.2.1 价值函数的参照点·109
6.2.2 价值函数的形状·110
6.3 权重函数 112
6.4 前景理论的进一步讨论 116
6.4.1 参照点的转移·117
6.4.2 对前期收益和损失的框架效应·118
6.4.3 概率大小·120
6.4.4 下注金额与个体差异·121
案例讨论:选择和谁约会?·122
第7 章 投资者情绪与行为偏差
7.1 投资者情感和情绪偏差124
7.1.1 情绪与投资决策·124
7.1.2 心理账户·126
7.1.3 过度自信·133
7.1.4 禀赋效应·137
7.1.5 时间偏好·139
7.1.6 证实偏差·143
7.2 投资者行为偏差146
7.2.1 处置效应·146
7.2.2 羊群效应·148
7.2.3 恶性增资·152
案例讨论:“错误账户”下的贪婪—巴林银行的破产·154

VIII
行为金融学 第8 章 金融市场的从众行为与金融泡沫
8.1 从众行为与信息传递159
8.1.1 社会影响与信息·159
8.1.2 从众行为的经济理论和信息重叠·161
8.1.3 人类信息的处理与口头传播·162
8.1.4 人们心中矛盾观点的汇集·163
8.1.5 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164
8.1.6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166
8.2 金融泡沫167
8.2.1 金融泡沫概述·167
8.2.2 金融泡沫的特点·176
8.2.3 金融泡沫的行为金融学解释·176
案例讨论:麦道夫骗局·177
第9 章 行为公司金融
9.1 公司金融决策179
9.1.1 公司金融决策的传统方法·179
9.1.2 从行为学角度看公司金融决策方法·183
9.2 IPO 异象 185
9.2.1 IPO 短期折价 ·185
9.2.2 IPO 长期弱势 ·188
9.3 公司股利政策190
9.3.1 股利无关论——MM 定理 190
9.3.2 红利之谜·191
9.3.3 股利政策的行为解释·192
9.4 公司并购196
9.4.1 公司并购概述·196
9.4.2 传统金融学对并购的解释·200
9.4.3 行为金融学对并购的解释·201
9.4.4 赢者的诅咒·202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204
第10 章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10.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206

目 录
10.1.1 投资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207
10.1.2 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208
10.1.3 资产组合理论的局限·209
10.2 “安全**”组合理论及其扩展212
10.2.1 Roy 的“安全**”资产组合理论 ·212
10.2.2 安全、潜力和期望理论(SP/A) 213
10.3 舍夫林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216
10.3.1 单心理账户条件下的资产选择·216
10.3.2 多心理账户条件下的资产选择·217
10.4 损失厌恶资产组合理论218
10.4.1 贝纳茨和塞勒对资产溢价之谜的解释·219
10.4.2 两个结论相反的资产组合理论·219
案例讨论:2018 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20
第11 章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11.1 资产定价理论 224
11.1.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24
11.1.2 套利定价理论 ·228
11.1.3 期权定价理论 ·230
11.2 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模型 232
11.2.1 异质信念的定义及其形成机制 ·232
11.2.2 异质信念代理指标的选择 ·233
11.2.3 异质信念下资产定价的理论模型 ·234
11.3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模型 235
11.3.1 投资者情绪定义与理论模型 ·235
11.3.2 投资者情绪的测度指标 ·237
11.3.3 投资者情绪对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的影响 ·238
11.4 舍夫林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239
11.4.1 证券市场中的异质信念 ·239
11.4.2 具有异质信念的简单资产定价模型 ·241
11.4.3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242
案例讨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兴衰·243
参考文献·24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吕彦昭,男,1972年出生,博士。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行为金融。作为主要成员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主编教材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