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8519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1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02851941 ; 978-7-5028-5194-1
内容简介
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先生近期新创作的科普读物。此前陈颙院士对主要自然灾害按灾种进行了科学原理和减灾知识的生动普及,出版了广受欢迎的系列科普作品,该读本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提高,从更高的层面理解人类社会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的共存关系,从而更好地领悟自然灾害的真谛,把握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稿文字简洁通俗,阐述切中要害,列举了各个灾种的大量经典案例,图片作为有机组成,可读性强。
目录
严峻的自然灾害
概述
产生自然灾害的要素
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破坏力)——活动的地球
地球岩石圈的致灾因子
地球水圈的致灾因子
地球大气圈的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的强度和频度:大灾损失大,但次数少;小灾次数多
自然灾害的承灾体——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的增长
社会财富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易损性——承灾体抗御致灾因子的能力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洪水、干旱、海啸、雪崩
风灾、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
减轻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可减轻
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小灾靠自救,中灾靠互救,大灾靠国家
国际减灾日
概述
产生自然灾害的要素
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破坏力)——活动的地球
地球岩石圈的致灾因子
地球水圈的致灾因子
地球大气圈的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的强度和频度:大灾损失大,但次数少;小灾次数多
自然灾害的承灾体——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的增长
社会财富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易损性——承灾体抗御致灾因子的能力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洪水、干旱、海啸、雪崩
风灾、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
减轻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可减轻
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小灾靠自救,中灾靠互救,大灾靠国家
国际减灾日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近年主要研究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环境、能源和减灾方面的潜在应用。曾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看花是种世界观
¥16.7¥58.0 -
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
¥8.8¥29.0 -
你一定爱读的古怪科学
¥15.9¥49.8 -
我的世界观
¥10.4¥36.0 -
物种起源
¥10.0¥36.0 -
科学全知道-那些古怪有趣的科学现象
¥14.5¥45.0 -
趣味代数学
¥14.4¥42.0 -
怪奇问题事件簿
¥13.5¥39.0 -
植物不简单
¥24.7¥65.0 -
台湾自然札记
¥16.1¥56.0 -
现在有多长
¥23.0¥48.0 -
屋子里有位数学家
¥18.7¥59.0 -
趣味数学谜题
¥15.7¥46.0 -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
¥8.8¥29.0 -
科学全知道:那些尖端新奇的科学理论
¥14.5¥45.0 -
图说时间简史
¥12.5¥46.0 -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话题达人无所不知的终极武器
¥13.6¥42.0 -
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
¥47.8¥59.0 -
地下世界(我们脚下的人类历史)
¥23.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