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优选论框架下的指称转喻理解研究

关联-优选论框架下的指称转喻理解研究

1星价 ¥38.2 (7.2折)
2星价¥38.2 定价¥5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1874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98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64187460 ; 978-7-5641-8746-0

本书特色

《关联-优选论框架下的指称转喻理解研究》究旨在探索听话人理解指称转喻时所遵循的认知语用选择机制、触发因素、理解难度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心理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方面,根据关联论的基本假设,融入了优选论的优选思想,并根据汉语话语的特点重构用于指称转喻解读的理论框架。在实验研究中,本书用有声思维和后续访谈的方式采集了数据。

内容简介

本书究旨在探索听话人理解指称转喻时所遵循的认知语用选择机制、触发因素、理解难度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 本书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心理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方面, 根据关联论的基本假设, 融入了优选论的优选思想, 并根据汉语话语的特点重构用于指称转喻解读的理论框架。在实验研究中, 本书用有声思维和后续访谈的方式采集了数据。总的来说, 本书的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指称转喻解读的制约假定, 对制约假定等级体系的层级性进行了一些调整, 对指称转喻解读的竞争性选择过程作出了一些修正, 并提供了不同类别转喻解读具有难度差异的证据。

目录

**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转喻的界定与分类 2.1.1 传统修辞学中的界定与分类 2.1.2 认知语言学中的界定与分类 2.1.3 本研究中的界定与分类 2.2 转喻研究的主要路径与趋势 2.2.1 转喻的理论研究 2.2.2 转喻的实证研究 2.2.3 转喻研究的学科融合趋势 2.3 指称转喻解读的核心问题 2.3.1 指称转喻解读的制约因素 2.3.2 指称转喻解读的认知语用过程 2.3.3 字面解读与非字面解读的优先顺序问题 2.4 对上述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基于关联论与优选论的分析框架 3.1 关联论的基本思想 3.1.1 关联的定义 3.1.2 关联论中的语境观 3.1.3 关联论的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 3.1.4 *佳关联制约下的话语理解程序 3.2 优选论及其在语用学中的应用 3.2.1 优选论的基本假设 3.2.2 优选的语法操作 3.2.3 优选论的分析方法 3.2.4 优选论与语用学研究 3.3 基于关联—优选论的话语解读模型 3.3.1 基本假设 3.3.2 制约假定及其等级体系 3.3.3 三类制约假定之间的关系 3.3.4 基于关联—优选论的话语解读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指称转喻解读:基于关联—优选论的理论分析 4.1 转喻解读的制约假定及其等级体系 4.1.1 语言制约假定 4.1.2 语用制约假定 4.1.3 认知制约假定 4.2 转喻解读与非转喻解读及其顺序 4.3 指称转喻解读的竞争洼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称转喻解读:基于关联—优选论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问题 5.2 预备研究 5.3 研究方法 5.3.1 受试 5.3.2 研究工具 5.3.3 数据收集 5.3.4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转喻解读的触发情形 5.4.2 不同转喻解读方式的选择 5.4.3 不同转喻解读方式的理解难度 5.5 讨论及对解读模型的调整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6.2 本研究的启示 6.3 本研究的不足 6.4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 附录1 有声思维培训问卷 附录2 有声思维问卷 附录3 有声思维问卷的理论分析 附录4 有声思维汇报的转写材料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燕黎,江苏泰州人,博士,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讲师。201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对外汉语。近年来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剑桥大学访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