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42421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214242174 ; 978-7-214-24217-4
本书特色
本书由“绪论”“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三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概述了乡土文化、市井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评剧是乡土市井文化联姻的结果这一命题。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着重论述了评剧在乡土文化里形成、在进入城市且流布四方的过程中对市井文化的沾染,以及“土疙瘩”成精过程中精英文化对其的染指与政治规训。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着重介绍了在评剧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其中包括评剧创始人、民间“戏圣”成兆才,以白玉霜为代表的评剧“四大名旦”以及评剧白派第二代传承人小白玉霜、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及其黄金搭档赵丽蓉。与此同时,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评剧新派传人谷文月主演的颇具影响力的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绪论”“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乡土文化、市井文化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评剧是乡土市井文化联姻的结果这一命题。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本体论着重论述了评剧在乡土文化里形成、在进入城市且流布四方的过程中对市井文化的沾染,以及“土疙瘩”成精过程中精英文化对其的染指与政治规训。乡土市井中的民间艺术家着重介绍了在评剧目前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其中包括评剧创始人、民间“戏圣”成兆才,以白玉霜为代表的评剧“四大名旦”以及评剧白派第二代传承人小白玉霜、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及其黄金搭档赵丽蓉。与此同时,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评剧新派传人谷文月主演的颇具影响力的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
目录
**节 评剧与乡土文化
第二节 评剧与市井文化 **章冀东乡土市井孕育的民间艺术
**节 源头活水:冀东乡野市井鸟瞰
第二节 摇篮: 丰富的民间表演艺术
第三节 破茧成蝶: 艺苑奇葩 第二章乡土市井里的“土疙瘩”成了精
**节 蹦蹦戏进城
第二节 评剧唱进了中南海
第三节 文人染指乡土市井艺术
第四节 乡土市井的放纵与政治话语的规训 第三章演戏与看戏:乡土市井的狂欢
**节 看戏之人:乡野村夫与市井众生相
第二节 演戏之地:撂地儿卖艺与茶楼酒肆
第三节 演戏之俗:婚丧嫁娶与节庆庙会 第四章评剧开山鼻祖——民间戏圣成兆才
**节 滦南乡野育戏圣
第二节 闻名乡梓“东来顺”,评剧筚路蓝缕人
第三节 剧本创编:向民间艺术取真经
第四节 审美旨趣:乡土气,市井味
第五节 民间戏曲革新家 第五章饱尝民间疾苦,唱尽人世悲欢的白玉霜
**节 市井风尘里的“评剧皇后”
第二节 白玉霜与评剧“四大名旦”
第三节 小白玉霜与《秦香莲》——白派艺术薪火相传 第六章新凤霞:旧天桥走出来的艺术家
**节 喧嚣市井中的出水芙蓉
第二节 《新凤霞回忆录》: 评剧艺人的市井辛酸泪
第三节 妇孺争唱《花为媒》,谁人不晓“刘巧儿”
第四节 新凤霞的“硬里子”:赵丽蓉
第五节 “雏凤清于老凤声”:新派翘楚谷文月与《杨三姐告状》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焦振文,河北省涿州人。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秘书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艺术学校戏曲教研室主任(兼)。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戏曲史论以及地方戏研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