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数风流人物

包邮战国——数风流人物

¥37.3 (7.6折) ?
1星价 ¥37.3
2星价¥37.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589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477页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310058938 ; 978-7-310-05893-8

本书特色

战国时代,风流人物辈出,灿若群星。他们是天之骄子,时代的宠儿。战国之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风流人物的争夺战,得之者昌盛、失之者衰亡。如果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则是凝聚人民群众力量的核心,是指引人民群众前进的带头人,是他们***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些形形色色的英雄贤俊,尽展风流,合奏了一曲曲起伏跌宕、惊心动魄的战国交响乐。本书选择了二十二位战国时期的精英人物为之作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战国时代为背景, 介绍了这一时期22个核心人物 (魏文侯、吴起、西门豹、商鞅、齐威王、孙膑、孟子、张仪、苏秦、屈原、赵武灵王等) 的恩怨、思想、主要事迹和生平。

目录

1 独领风骚冠群侯
——战国首霸魏文侯
西河兴教尊贤礼士
用人唯才知人善任
变法革新励精图治
逐鹿群雄成就霸业
主盟赵韩天子封侯

2 千古名将英雄梦
——战国**名将吴起
辞老母立誓别乡关
求功名逆孝杀爱妻
仕魏国大展鸿鹄志
遭诬陷洒泪离西河
尹荆楚变法化悲歌

3 巍巍邺城不朽碑
——战国杰出贤能廉吏西门豹
移风易俗止河伯娶妇
兴修水利福泽百代孙
忍辱负重设计除奸佞
藏粮于民精练全民兵

4 肝胆遗泽并昆仑
——战国**社会改革家商鞅
负笈入秦三策说孝公
舌战勋戚任卿筹变法
厉行变法黥太子师傅
耀武扬威再推变法令
光复河西公孙鞅封侯
裂尸咸阳 丰功昭目月

5 一飞展翅九霄鸣
——战国杰出政治家齐威王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选贤任能人才为宝
战以夺霸相州称王

6 刑余帷幄麾三军
——战国杰出军事谋略家孙膑
受业鬼谷恩怨结庞涓
智赢赛马论兵说齐王
围魏救赵智胜桂陵道
减灶增兵复仇马陵谷

7 欲平天下舍我谁
——战国**儒亚圣孟子
贤母慧子孔门私淑
杏坛设教乐育英才
周游列国倡行仁政
再适齐国复倡仁政
继往开来岳岳亚圣

8 三寸利舌转乾坤
——战国**纵横家张仪
舌立卓勋丰功任相
舌拆齐盟诈骗楚王
舌卷舌舒破拆合纵
舌功舌罪千古评说

9 一怒而天下惧
——战国**巨谍苏秦
精研《阴符》 重振卿相志
游说合纵身佩六相印
出使齐国 一言讨十城
为谍损齐终生报燕恩

10 与日月兮齐光
——战国**爱国诗人屈原
高阳苗裔公卿世家
公忠体国受谗失位
斥责当政流放离京
悲愤沉江万古流芳

11 胡服骑射兴赵邦
——战国杰出军事改革家赵武灵王
少年登基锐志兴邦
改革旧俗胡服骑射
振武兴兵拓土开疆
禅让王位饿死沙丘

12 一将成名万骨枯
——战国无敌将军战神白起
谋战伊阙智败韩魏
奔袭荆楚直捣鄢郢
隐身挥军血染长平
拒绝伐赵自刎杜邮

13 远交近攻削群雄
——战国杰出谋略家范雎
使齐蒙诬逃生入秦
危言说王跻身客卿
献策强君踞位秦相
廷辱须贾妒杀白起
让贤蔡泽智退全身

14 社鼠灾国舍尔谁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
名远播豪侠公子
谋安身狡兔三窟
祸君国城狐社鼠

15 半是王孙半是侠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等贵贱广纳宾客
盗兵符矫命救赵
返魏国合纵败秦
离间计含恨殒命

16 生前伟业身后功
——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
说秦王简书救楚
质于秦智出太子
任令尹复兴楚国
营封地遗泽百世
串王种伏祸杀身

17 是非功过集一身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赵胜
重信义风范天下
误赵王肇祸长平
求魏楚解围邯郸

18 敢喷颈血溅秦王
——战国无畏外交家蔺相如
屈秦王完璧归赵
会渑池秦王击缶
将相和义服廉颇

19 横扫强齐似卷席
——战国杰出军事统帅乐毅
君臣相得共图大业
统兵伐齐忠贞不贰
怀恩弃怨和好赵燕

20 囤积居奇贩帝王
——战国**权谋家吕不韦
居奇货万利贩国君
立秦王任相行新政
兴雄师阵兵灭东周
称仲父励精强大秦
杂百家安国编《吕览》
进娌毒失算伏横祸

21 千秋功罪任评说
——战国继往开来**相李斯
悟仓鼠赴秦追幻梦
巧周旋安取渔翁利
驳贵戚冒死谏逐客
佐始皇谋划新制度
从赵高沙丘谋政变
断鼠梦腰斩灭三族

22 振长策而御字内
——千古一帝秦始皇
幸运儿幸运登王基
展雄才平乱夺权柄
扫六合大略一天下
固统一革故定新制
振长策开拓新疆域
肆暴政逆施毁国本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战国:数风流人物》:  1 独领风骚冠群侯  ——战国首霸魏文侯  诗云:  西河儒崇竞风流,  变法中州耀夏丘。  驰马弯弓桓晋事,  风骚独领冠群侯。  ——七绝·咏魏文侯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96年。在位五十年。魏文侯青年即位,励精图治,海纳百川,广招人才。崇儒兴西河之教,贵法颁《法经》于世,重兵行《兵机》于军,集儒家、法家、兵家诸家之长于一体,变法改制,富国强兵,遂成魏国百年之霸业。  魏文侯,战国政治舞台上的**颗新星。  西河兴教尊贤礼士  公元前453年,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晋国卿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家在晋阳城下的滔滔洪水中,消灭了上卿智伯,共同瓜分了智伯和晋侯的土地,史称r。三家分晋”,由此出现了赵、魏、韩三个新生的国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皆以卿的身份掌国。历史进入齐、楚、燕、秦、赵、魏、韩七雄并立的战国时代。  地处黄河之滨的魏国,辖有今天陕西省韩城市以南的黄河沿岸、渭河以南的华阴市一带;以及今山西省的西南部及东南部,连通河南省北部和黄河以南的沿河地带;东北据有今河北省大名县及广平县一带,以及今山东省的冠县地区。魏国的领土东西狭长且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的“河东”地区及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地区。两地区之间,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为交通孔道。魏国的四周,西有秦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卫国、宋国,南有楚国;韩国则像一个楔子从南向北插入魏国的腹地,将魏国分成东西两个部分。魏国国都设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桓子的始祖是毕公姬高,本是周王族的一支。武王灭商后,姬高封于毕原,便以毕为氏。毕国后来被晋国所灭,毕公的后代子孙中有一个叫毕万的,是晋献公战车上的护卫,因功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因此又以魏为氏。魏氏子孙世为大夫。至春秋末期,魏桓子的祖父魏献子是掌握晋国国政的六卿之一,并且担任执政之上卿。魏桓子承先祖之业,*后成为一国之君。公元前446年,即晋敬公六年,魏桓子去世,年轻的太子魏斯即位(魏斯在位五十年,推测其即位时当在二十至二十五岁)。魏斯年轻气盛,无视旧礼。其父以大夫之爵掌国,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遂置晋敬公于不顾,自行宣布为诸侯,于第二年(公元前445年)立元。史称魏文侯元年。  魏文侯即位时,魏建国刚刚七年。国内政权尚未巩固,民心尚未稳定,四周更是险象环生。相邻的国家,都在虎视眈眈地看着这个年轻国家刚刚即位的年轻君主,随时准备趁火打劫。魏文侯虽然年轻,却相当成熟。他居危思变,励精图治,要一扫晋国遗留下来的陈规旧制,变法革新,创建一个崭新强盛的国家。魏文侯深知,欲成大业,贵在得人。因此,他把招揽人才作为他变法改制、富国强兵**要事。  (一)师卜子夏  魏文侯尊贤以拜大儒子夏为师*为著称。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小孔子四十四岁。他出身贫寒,敏而好学,长于独立思考,是属于“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那一类人。因此,在孔子七十二弟子中,他特别得到孔子的垂青。孔子评价他说:“启予者,商也。”他的言论,尤其是政论,常常给孔子以启发。孔子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告诫他“要做君子儒,千万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就是为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天下为己任。子夏对古典文献研究精深,对《诗》《易》《礼》等典籍进行注释阐发,撰写《礼志》,并且帮助孔子编著《春秋》。所以东汉徐防曾说:“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可见作为孔子学术上的继承人,就造诣来讲,子夏在孔门弟子中居首。子夏深得孔子儒学“经世致用”的真谛。他与颜回、曾子不同,不是拘泥于仁、礼的“克己复礼”,而是注重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学,具有法家的倾向。他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子夏心目中的君子是知权术、有心计的君子。孔子逝世后,他由鲁国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另说在今河南安阳),在师侄田子方和高徒段干木的辅佐下,广招门徒,设坛讲学,传孔子之道。他的教学,特别注意对治国理民思想的阐发。他重点讲《春秋》,探讨如何做国君,如何杜绝臣弑君、子弑父,如何巩固统治等*为实用的学问,因此,非常受欢迎。“西河之民视之如同孔子”(《论衡·祸虚》)。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