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8辑教育漫话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8辑教育漫话

1星价 ¥29.4 (7.0折)
2星价¥29.4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8081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100180818 ; 978-7-100-18081-8

本书特色

英国哲学家关于教育的论著 《教育漫话》这本教育名著与洛克的其他著作一样,都是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它自出版后,300余年以来一直是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也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必读之书;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本名著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它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近现代英美的教育思想。 当然,这本教育名著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例如讨论的主题是精英教育或曰绅士教育,不涉及大众教育,其中的具体论述也有诸多可商榷之处。但是,洛克在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些经典教育思想,例如对“人格教育优先于知识教导”的强调,对清教徒式磨练性健体教育的强调,对包含着德行、智慧、教养和坚忍的全面德育教育的强调,对“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性质的智育教育的强调,尤其是对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强调,至今仍有着跨越时代的意义和影响。 此外,由于这本教育名著是由洛克与朋友的书信集结而成,书中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和晦涩的学术概念,十分通俗易懂,全书读来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但它所表达的东西却非常深刻,不失为一本雅俗共赏的经典读物。

内容简介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于1693年出版。本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目前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教育漫话》是对人们多种多方面的帮助,解读心里社会个人的巨作。

目录

前言

导论 生平与评论
1632年洛克出生于彭斯福德
1646-1652年在威斯敏斯特公学上学
1652-1655年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读本科
17世纪的牛津大学生活
洛克厌恶牛津大学的哲学和辩论
1660年洛克任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导师
1665年去克利夫任W.范内爵士的外交秘书
1666年回到牛津

研究医学
1666年结识阿什利勋爵
1667-1675年居住在阿什利勋爵家里
治愈了阿什利勋爵的病
为小阿什利做媒
洛克的写作习惯
洛克的生活理论
与西德纳姆交往
洛克反对医学中的假说
1672年洛克出任处理圣职推荐的秘书
“迦太基必须被摧毁”
洛克买了一份年金保险
1675-1679年居住在法国
一个新的学生班克斯
学数学之前需先学逻辑学
1679年洛克回到沙夫茨伯里勋爵家里
洛克参与沙夫茨伯里勋爵的孙子的教育
1682年洛克回到牛津大学
1684年洛克被剥夺牛津大学教师职位
1683-1689年洛克在荷兰流亡
1685年洛克被通缉
1686年洛克得到”赦免
与勒克莱尔的友谊
洛克开始发表著作
发表《人类理智论》的缩写本
《教育漫话》的缘起
1689年与玛丽女王一起返回英格兰
洛克被任命为驻外大使
1692年洛克定居于奥茨
洛克的政府任职
与W.莫利纽克斯的通信
1693年3月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

教育漫话

附录A 洛克的“工读学校”方案
附录B 洛克的其他教育论著《论学习》

注释
索引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教育漫话/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我们称之为文艺复兴的那场伟大的理智革命,是人们对古希腊罗马经典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文学之美的品味的一种复兴。这种复兴的结果是,欧洲所有的思想活跃人士全都致力于研究古代著作家的作品,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些古代著作家的文学技能而不是他们的知识或思想。拉伯雷在渴求学问方面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儿,但他看重的是知识而不是文学的美,他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要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既通过书本,即德国人所谓的口头现实主义,又通过与事物本身的直接关联,即现实主义本身。他不仅是现实主义之父;也是**个谴责各种荒谬的课堂教导之人,此外,他使得教育远远超出了教导的范围。  蒙田对学问的渴求没有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他绝不会在一个有学问的人面前弯腰,也绝不垂涎一个有学问的人的名望。他的社会地位很高,而在他眼里,如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一样,社会地位上的名望要比学问上的名望更为可取得多。因此,这位优秀的著作家运用其清晰的思想和表达、无比丰富的恰当例证,使自己站到了学究的对立面,从而成为那些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制度深为不满的人的伟大发言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学问的尊崇使得人们通过自己的古典知识来追求名望,并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二手知识非常得意.不断地展示自己的二手知识。这导致了蒙田对二手知识的猛烈攻击。但除此之外,他反对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制度的诉状中还有一项罪状,我们必须小心地把它与**项罪状区别开来。他反对学校教师的理由是,任何知识,无论是二手的还是一手的,都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者应该努力培养年轻人的智慧和美德。他开首引用了拉伯雷的一句话:“*有学问的人不是*聪明的人。”接着他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思想,阐明了读书*多记忆*多的人并不因此而成为知道*多的人,而且知道*多的人也不因此而成为*聪明和*优秀的人。  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我们根本不能精确地确定,洛克的“教育思想”在多大程度上是他原创的,在多大程度上又是受蒙田启发的。我们必须记住,他对蒙田的研究(就我们所知他对蒙田的*初研究)很晚才开始。他去荷兰时已52岁了;在他逗留荷兰期间的日记中,我们发现了以下的记录:“2月14日[金勋爵似乎认为有无年份无关紧要],蒙田的论证借助于一种披着特定优美语言外衣的优雅的疏忽,其劝导缺乏推理:他的随笔是用一些强有力的格言、语句和诗歌编织起来的,他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使得它们能够对人心产生一种非凡的力量。他不做推理,只是在消遣自己取悦别人;充满了自豪和虚荣。”这里我们发现,洛克在贬低蒙田(“他不做推理”在洛克嘴里是*强烈的谴责),试图克服蒙田的影响,尽管他已朦胧地意识到这种努力是徒劳的。  ……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British Empiric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