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342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305234255 ; 978-7-305-23425-5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间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学工程,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现象和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学界对此问题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学术空间。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所收文章虽然话题有所不同,或古代,或现代,或诗文,或小说,研究角度和方法也各有不同,但皆在揭示中国古今文学演变的一个侧面,放在一起观照,可见相关研究的趋势与走向,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目录
从“瓠落”到“桴浮”: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的习得性重构
文学与历史书写下的宋孝武帝悼亡形象
《文心雕龙》的时空观
涩体,一种文学竞争的策略——唐徐彦伯文风及其流变初探
晚唐诗人王涣与其《惆怅诗》考论
“燕行录”对古代沈阳文学之意义探析
变与不变:蚕花戏的原初面貌及其变异
明清世情题材小说中人伦关系的跨越与淆乱
论明清曲谱对犯调曲牌名的整改
明代戏曲命名再探
清初小说书坊“课花书屋”考
《金瓶梅》袭用《水浒传》部分版本考论
阵前出生的孩子——穆桂英和陈靖姑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与195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
“技术主义”与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文体实验
当代社会“群体症候”的多维影像——鲁敏都市小说论
文学与历史书写下的宋孝武帝悼亡形象
《文心雕龙》的时空观
涩体,一种文学竞争的策略——唐徐彦伯文风及其流变初探
晚唐诗人王涣与其《惆怅诗》考论
“燕行录”对古代沈阳文学之意义探析
变与不变:蚕花戏的原初面貌及其变异
明清世情题材小说中人伦关系的跨越与淆乱
论明清曲谱对犯调曲牌名的整改
明代戏曲命名再探
清初小说书坊“课花书屋”考
《金瓶梅》袭用《水浒传》部分版本考论
阵前出生的孩子——穆桂英和陈靖姑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与1950年代初期的文学批评
“技术主义”与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文体实验
当代社会“群体症候”的多维影像——鲁敏都市小说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兴无,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 王彬彬,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6.2¥46.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16.7¥58.0 -
瓦尔登湖
¥11.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