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

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新体系经济管理系列教材)

1星价 ¥27.3 (7.0折)
2星价¥27.3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556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302555612 ; 978-7-302-55561-2

本书特色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介绍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演变、理论基础、管理体制与模式等,并做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专项介绍,从项目内容、政策实务、国外借鉴和案例分析等角度介绍了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职业福利、福利**、灾害救助、慈善事业和专项救助等具体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项目。适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管理类、经济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各专业的高校学生用作教材,也可供社会保障领域实际工作者用作参考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对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概念界定、特点和功能、历史沿革、理论渊源等进行了完整、详细的表述,使读者对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有一个全面、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职业福利、福利彩票、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慈善事业和其他专项救助进行了介绍,包括项目的内容和特点、发达国家的优选经验等,使读者了解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具体项目的发展历程、改革成就、面临困境和未来发展路径;通过扩展阅读和案例讨论,在扩展知识领域的同时,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书适合用作高等院校社会保障类、公共管理类、社会学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社会保障领域实际工作者、相关公共管理人员等阅读。

目录

**章社会福利概述1


**节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1


一、 社会福利的含义1


二、 社会福利的基本体系3


第二节社会福利的模式5


一、 威伦斯基的“二分法”模式5


二、 蒂特马斯的“三分法”模式5


三、 米什拉模式6


四、 罗斯的混合福利模式6


第三节社会福利的特征7


一、 社会福利的覆盖对象具有普遍性7


二、 社会福利的内容具有广泛性7


三、 社会福利的提供方式具有服务性7


四、 社会福利的实施主体具有社会性8


五、 社会福利的实施过程具有多层次性8


第四节社会福利的功能8


一、 提高国民生活质量8


二、 实现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9


三、 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9


四、 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基本人权9



第二章社会救助概述10


**节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10


一、 社会救助的含义10


二、 社会救助的基本体系11


第二节社会救助的特征14


一、 *低保障性14


二、 救助对象全民性14


三、 权利义务单向性14


四、 按需分配14


第三节社会救助的原则15


一、 强调公平的原则15


二、 无偿救助的原则15


三、 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15


第四节社会救助的对象和标准16


一、 社会救助的对象16


二、 贫困的内涵与外延16


三、 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方法20




〖2〗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目录〖2〗







〖3〗





第三章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产生和发展28


**节慈善事业时代28


一、 宗教慈善事业28


二、 官办慈善事业29


三、 民办慈善事业29


第二节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30


一、 社会背景分析30


二、 济贫制度的确立与发展30


第三节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和福利国家的兴起32


一、 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32


二、 福利国家的兴起33



第四章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理论渊源35


**节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思想渊源35


一、 宗教教义中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思想35


二、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思想36


第二节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思想流派37


一、 经济学思想流派38


二、 社会学思想流派45


第三节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争议49


一、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形式的争议49


二、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方式选择上的差异50



第五章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52


**节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52


一、 初建阶段(1949—1957年)52


二、 调整阶段(1958—1967年)54


三、 停滞阶段(1968—1977年)54


四、 恢复阶段(1978—1985年)55


五、 改革阶段(1986—2003年)55


六、 加快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57


第二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就、困境及发展路径58


一、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成就58


二、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困境59


三、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路径62


第三节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成就、困境及发展路径63


一、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成就63


二、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困境65


三、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未来选择66



第六章老年人福利68


**节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68


一、 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和经济年龄68


二、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69


三、 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后果70


第二节老年人福利概述72


一、 老年人福利的含义72


二、 老年人福利的内容72


第三节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福利73


一、 美国的老年人福利73


二、 日本的老年人福利76


第四节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与现状78


一、 我国老年人福利的发展历程78


二、 我国老年人福利的发展成就80


扩展阅读83


案例讨论83



第七章儿童福利85


**节儿童福利概述85


一、 儿童福利的含义85


二、 儿童福利的内容86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儿童福利88


一、 英国的儿童福利88


二、 日本的儿童福利90


第三节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与现状92


一、 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历程92


二、 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成就93


扩展阅读95


案例讨论96



第八章妇女福利99


**节妇女福利概述99


一、 妇女福利的含义99


二、 妇女福利的内容99


第二节我国妇女福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101


一、 我国妇女福利的发展现状101


二、 我国妇女福利的未来发展路径104


扩展阅读105


案例讨论106



第九章残疾人福利108


**节残疾人福利概述108


一、 残疾和残疾人的含义108


二、 残疾人福利的含义109


三、 残疾人福利的内容109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残疾人福利111


一、 美国的残疾人福利111


二、 日本的残疾人福利115


第三节我国残疾人福利的发展与现状117


一、 我国残疾人福利的发展历程117


二、 我国残疾人福利的现状与缺陷119


三、 我国残疾人福利的未来发展路径120


扩展阅读122


案例讨论123



第十章教育福利124


**节教育福利概述124


一、 教育福利的含义124


二、 教育福利的内容124


第二节我国教育福利的发展与现状125


一、 我国教育福利的发展历程125


二、 我国教育福利的发展成就128


扩展阅读130


案例讨论130



第十一章住房福利132


**节住房福利概述132


一、 住房福利的含义132


二、 住房福利的内容133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住房福利134


一、 美国的住房保障体系134


二、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体系135


第三节我国住房福利的发展和现状136


一、 我国住房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136


二、 我国住房福利的基本框架和成就137


扩展阅读140


案例讨论141



第十二章职业福利143


**节职业福利概述143


一、 职业福利的含义143


二、 职业福利的功能144


三、 职业福利的特征145


四、 职业福利的分类146


五、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工资的区别148


第二节职业福利规划与管理149


一、 职业福利规划的原则150


二、 职业福利规划的方法151


三、 职业福利的管理153


第三节我国职业福利的发展历程155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业福利发展状况155


二、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职业福利发展状况155


扩展阅读157


案例讨论157



第十三章福利彩票160


**节福利彩票的含义及彩票资金的使用160


一、 彩票及其作用160


二、 彩票发行方式的演变161


三、 福利彩票的含义162


四、 国际彩票资金使用的基本模式162


第二节我国的福利彩票事业163


一、 我国福利彩票的发展163


二、 我国福利彩票的主要发行方式164


三、 我国福利彩票资金的使用现状165


扩展阅读168


案例讨论168



第十四章基本生活救助169


**节基本生活救助概述169


一、 基本生活救助的含义169


二、 基本生活救助的形式169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生活救助170


一、 美国的生活救助170


二、 日本的贫困救助172


第三节我国的基本生活救助175


一、 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175


二、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180


三、 扶贫开发183


扩展阅读186


案例讨论187



第十五章灾害救助188


**节灾害和灾害救助188


一、 灾害与灾害救助的含义188


二、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和分布188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灾害救助管理体系189


一、 美国的灾害救助管理体系189


二、 日本的灾害救助管理体系192


第三节我国的灾害救助管理体系193


一、 我国灾害救助体系的历史演进193


二、 我国的灾害救助管理体制195


三、 我国灾害救助管理的发展成就197


扩展阅读198


案例讨论199



第十六章慈善事业201


**节慈善事业概述201


一、 慈善201


二、 慈善事业202


三、 慈善组织203


第二节美国的慈善事业205


一、 美国的慈善文化205


二、 美国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引导和支持206


三、 慈善组织自身的管理与发展207


第三节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208


一、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208


二、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11


扩展阅读216


案例讨论217



第十七章专项救助222


**节医疗救助222


一、 医疗救助的含义222


二、 医疗救助的方式222


第二节住房救助223


第三节教育救助224


第四节司法救助224


第五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225


一、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含义225


二、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发展历程226


扩展阅读227


案例讨论228



参考文献230


展开全部

节选

不过,在国际上由于对社会福利还缺乏统一的界定与认识,所以在社会保障众多的子概念中,社会福利是一个相对笼统的字眼,其内涵和外延至今仍难以准确界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条件的不同,对社会福利的认识和理解也就不同。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用以协助人们满足社会、经济、教育与健康的需求,使社会得以维系下去的方案、给付与服务的体系就是社会福利,具体包括给付的体系(各种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的体系(对弱势群体的直接服务)。例如,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基本的;第二,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主张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性的公正社会存在状态。美国学者巴克认为,社会福利是指“一种由社会福利计划、社会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构成的,帮助人们满足对维持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社会需要、教育需要和健康需要的国民制度”(Barker,1991:221)。英国学者认为社会福利是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低生活水准,而由政府和民间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的总和。日本则常将“福利”解释为“幸福”,但把福利翻译成“厚生”,认为给存在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个别的或者特殊的措施就叫作社会福利。可见,这种理解是采用大福利概念,是范围*广、层次*高的解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基本持有这种解释,认为广义上的社会福利应当包括医疗保健、国民就业、社会保险、福利服务、社会救助、国民住宅、环境保护等,可见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公务人员保险、退休人员保险、私立学校教职工保险、农民健康保险、劳工保险、全民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社会救助、残障福利、妇女福利、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等。 从上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识来看,社会福利是指社区或社会的满意状况。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福利是社会不断努力追求的结果。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活质量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进行了界定,并且努力把这种界定变为现实。 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学术界一般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界定社会福利。我国历史上社会福利一直是与救灾济贫事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险相提并论的。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社会保障的概念时,社会福利才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在我国,对社会福利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我国的社会福利实践是将社会福利限定在扶贫济困的领域内,其概念及所涉及的内容又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实践中,不同的福利制度具有不同的指导理念,从而无法总体概括出其一般性特点。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仍然处于改革发展期,如果仅从现有某一福利制度来分析,难免出现以偏概全的可能,也不可避免地会给改革带来困难。为了明确当下社会福利制度的总体特征,判断未来社会福利制度的趋向,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选择提出理论建议,我们认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与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进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 对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颁布相关法律对各项福利事业进行规范,如我国先后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或法规。同时,政府通过有关职能部门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并承担着相应的拨款补贴责任。 第二,社会福利具有经济福利性。与其他社会服务相比,社会福利的本质主要体现在经济福利性上,从而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但是不同于一般的第三产业,所以难以采取市场调节方式,政府的呵护与政策扶持往往是社会福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社会福利强调社会化。也就是说,福利的提供必须是开放式的,必须面向所有的公民。从这个角度讲,由各机构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并不能算是社会福利,但从我国普遍的认识来看,从职业福利社会功能不断强化及其对社会保险的必要的补充来看,我们仍把职业福利划归社会福利之中。 第四,社会福利的供给方式主要是提供服务,如青少年教育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老年人安老服务及其他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讲,社会福利主要处于服务保障的层次,甚至也包括了对有需要的人的精神慰藉。 第五,社会福利的目标不仅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包括促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例如,满足社会成员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等。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21.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福利的含义并非恒定不变的,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往往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正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社会福利包括的内容就越广泛、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

作者简介

唐丽娜,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荷兰莱顿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长期从事《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课程教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陕西省劳动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委托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著作、参编教材多部,获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