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654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20165440 ; 978-7-5201-6544-0
本书特色
◆以文化表象为线索,综合历史学、古代文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跨学科研究成果,系统回顾洛阳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与文化流变。
◆古代传说、传世史书、诗词歌赋、石刻碑铭,广泛搜集传世、出土、民俗多种资料,全面发掘洛阳城的身世过往。
◆从日本社会随处可见的洛阳印记中,用“异域之眼”重新发现洛阳,领悟“华夏之心”。
内容简介
在日本,提到洛阳,人们常常附加一句:“原来是《三国志》中的洛阳啊!”或者“杜子春的城门还好吗?”这种亲切与关怀,仿佛这不仅是中国的古都,也是他们心灵的故乡。从古到今,日本社会处处可见洛阳印记:“洛阳”是京都的雅称,“上洛”在日语作为“进京”的同义词,一直沿用至今;奈良大佛分明可见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的影子,让远渡东瀛弘法的大唐僧人倍感欣慰;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流放孤岛,用一句“洛阳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 表达内心的孤愤;芥川龙之介将洛阳称作“天下无与伦比的京畿”,写进《杜子春》;梦枕貘也把《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妖猫传》)中那浮华烂漫、光明盛大的舞台,放在大唐洛阳;以《洛阳名园记》为范本筑造的金泽兼六园,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日本三大名园之首”。
作为一座今日还“活着”的古都,洛阳的文化内涵与附带价值绝不应被当作普通地域文化来看待,“洛阳”本身就是一种“中国符号”,其文化源流数千年来始终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从先秦的“天下之中”、两汉的“礼制之美”、魏晋南北朝的“融合之始”、隋唐的“归心之地”、北宋的“理学之源”,到如今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本书借助领邦的异域之眼,品读洛阳的历史风景和文化记忆,梳理和探讨中国和日本文化视域中的洛阳形象,试图从帝业兴衰和人文更替中探寻神州禹迹更深层次的文化源流。
目录
**章 古代中日交流史中的洛阳
第二章 中日文化视域中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1节 洛阳的“实像”与“虚像”
第2节 天下之中:先秦时期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3节 礼制之美:两汉时期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4节 融合之始: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5节 归心之地:隋唐时期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6节 理学之源:北宋时期洛阳的文化表象
第7节 南宋以后的洛阳文化
第三章 日本社会中的洛阳余韵
第1节 随处可见的洛阳印记
第2节 日本的“洛阳学”
第四章 日本的“洛阳”带来的启示
终章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黄婕,1977年生,河南洛阳人。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现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都市文化环境、中日比较文化,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日相关学刊。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中国通史
¥16.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