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1星价 ¥48.5 (4.9折)
2星价¥48.5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656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208165656 ; 978-7-208-16565-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古代文化、社会学、城市规划管理、艺术研究者和爱好者清明上河图原画二百余个细节,高清放大,为古画卷轴找到当下的打开方式; 融合艺术史与社会史,别致切入,呈现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管理秩序。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曾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全方位还原北宋社会生活与城市化的繁华盛况,用图像本身说明北宋国都汴梁作为大都市在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体制诸方面具体而微的状况,解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剖析古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智慧。

内容简介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多方面还原北宋社会生活与城市化的繁华盛况,用图像本身说明北宋国都汴梁作为大都市在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体制诸方面具体而微的状况,解读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剖析古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智慧。

目录

**章 《清明上河图》乃惊世画作

惊叹一:一千年前的城市面貌与生活的重现

惊叹二:一纸绢品竟能在近千年无数次转手中保存下来

惊叹三:真本赛过多少赝本、伪本

惊叹四:“动态《清明上河图》”迷倒众生


第二章 伟大的商贸城市——汴京

《考工记》规定的传统中国城市的性质与规划

行政型城市的代表——唐代的长安

北宋新型城市化的动力

北宋新型商贸城市——汴京


第三章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贸活动及城市经济

汴河的运输与旅游

饮酒与酿酒

餐饮与茶馆

百货与医疗

自由的竞争:店铺的位置与装饰


第四章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管理与体制

厢坊制下的城市管理

防火、用水、绿化、街河治理

市郊与菜肉供应

煤的应用:新能源与工业革命

城市商品税


第五章 《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各界

市民文化:“瓦子”及小说与说书

自由就业:个体户与创业

城市交通:车、轿、马、骡、驴与步行

儒、释、道合流

闹市中赶科场的读书人?


第六章 10—12 世纪初的城市化华章

960—1127 年(10 世纪中—12 世纪初)的汴京与中国城市化

和当时(10—12 世纪)国外主要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节选

汴河的运输与旅游 沟通江淮与国外贸易的大动脉 从唐代开始,中国以中原为轴心的皇朝都依赖长江及淮河流域的米粮及其他农产品的供应,以维持中央庞大的行政人员及众多的军人。如1021 年,北宋京城汴京便有军户6.7 万户,其他户口11 万户(每户五人),再加禁军及厢军13.4 万人,加上皇室后宫、僧侣道士等,约合119 万人。他们所需的米粮大部分由江淮经大运河,转由汴河运进京城。因此汴河成为汴京的生命线,其运输量由981 年(太平兴国六年)的300 万石,增至1008 年(大中祥符元年)的700 万石(87.5 万吨)。周邦彦《汴都赋》有如下描述: 于是自淮而南,邦国之所仰,百姓之所输,金谷财货,岁时常调。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鎝。人安以舒,国赋应节。 每年有6000 艘漕船往来江淮与汴京运输米粮,它们还挟带一些其他货物。此外,外贸的进口和出口亦以京城为主要市场和部分出口货品的集中地。汴京的汴河因而成为货品与商旅密集的地区。由城市南部连接江淮的汴河两岸更成为重要的仓库区,而沿河大街又成为繁盛的商业区。 汴河上漕运、客运、货运与旅游繁忙,沿河形成商业区每年农历十月起,在枯水期间,汴河口便封闭,以便农闲时招农民工清理沉积在河道底的淤塞。农历二月后,便引洛水注入重开,因此,在清明节时,河上百舸争流,一派繁荣。《清明上河图》中可见漕船(纲船,浅平底,载米300 石,每30 艘编为一纲)、客船、一般货船、游船、客货船及做散活的小船(杂船)共六种。因为地理上的北高南低,加上通航季节五至十月风力微弱,运河船多没有风帆,下水(顺水)时靠水漂流,上水(逆水)时靠拉纤或以“招”“橹”推动。图中人字转轴和大量绳索或为航行的重要设施。另外,逆水航行时为减弱波浪冲击,船头专设压浪板,在船首形成凹状,使正面波浪向左右两旁分散。一艘漕船有员工二十多人,加上其他船只的员工及往来的商旅,更造就了“河市”及河桥上更为繁忙的“桥市”,成为汴京的特色。 为上海世博会主场馆制作“动态《清明上河图》”画卷时,水晶石公司统计出图中共有25 艘船(应共29 艘)、运河人物140 余个,占总人物数的17%。而汴河及两岸亦占了画面三分之一的空间。这些统计显示了汴河及其物流与相应的活动在画幅中何等重要! 桥梁史与造船史上的创新——虹桥、罗盘、隔水舱、压浪板、转轴桅、尾轴舵与橹舵 为了便于船只由城外南面溯河逆流进入汴京城内,不致因市内桥太矮或桥脚阻碍而令船只航行堵塞或撞桥坏船,仁宗明道中(1032—1033)山东一名退休狱吏提出了木制“飞桥”方案。之后,便修成了开封内外城东南角的汴河上的三条虹桥(即上、下土桥及虹桥)。据历史记载:“桥成,数十年不坏。”此又印证了《东京梦华录》的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油以红漆),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这个900年前的建桥史上的伟大发明,至20 世纪50 年代后,才因《清明上河图》真本被确认,使工程界得以对图中视像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得知其详细构造,证实木构虹桥真实存在及其背后科学理据。 北宋航海科技的发达,亦是北宋内陆水路及外贸海上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它是罗盘被应用于航海的首个朝代,同时亦发明了隔水舱、压浪板、转桅、橹舵、尾轴舵等提升航行安全与效率的新装置。《清明上河图》为不同功能的船只的区别及其合乎科技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形象记录。

作者简介

薛凤旋,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47—197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市、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