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400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5,372页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3240079 ; 978-7-5132-4007-9

内容简介

  《络病学(供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 第2版)》分上、中、下及附篇。上篇为络病学总论,论述了络病学的现代诠释、学术地位及学科价值,详细总结络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系统论述了络病学说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阐述了络病发病因素、发病特点、病机特点、病机变化、辨证六要;中篇为络病治疗与方药,论述了络病的治疗原则、络病证候、脏腑络病辨证论治及脏腑相关络病论治,按功能重新分类通络药物,介绍了主要通络药物、传统通络方剂、当代络病学说指导难治性疾病治疗研究的代表性创新方药。下篇举例论述络病学说的临床运用,重点阐述“脉络一血管系统病”及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10余个病种的络病辨证治疗,以便举一反三,扩大络病学说的临床运用。附篇重点探讨络脉与络病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不作为教学内容,仅供课后阅读,启迪思路。《络病学(供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 第2版)》主要供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使用。

目录

上篇 络病学总论
**章 络病学概论
**节 络病学的现代诠释
第二节 络病学的学术地位
第三节 络病学的学科价值
第二章 络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节 《内经》奠定了络病学说的理论基础
一、首次系统创立中医学的核心理论——经络学说
二、“经脉”概念渐行分离,心脉血液循环系统初步成形
三、首次论述了络脉与络病,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
一、脏腑辨证
二、六经辨证
三、络病证治
第三节 清代叶天士发展了络病学说
一、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使络病成为内伤疑难杂病的病机概念
二、将络病学说用于温热病,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三、记载络病表现
四、发展络病治法用药
第四节 当代对络病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一、理论研究
二、临床研究
三、实验研究
第三章 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
**节 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
一、网络层次
二、空间位置
三、络脉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
一、时速与常度
二、络脉气血运行特点
第三节 络脉的生理功能
一、运行经气
二、运行血液
第四节 气血相关的中医络脉理论特色
一、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
第四章 络病病因病机
第五章 络病辨证

中篇 络病治疗与方药
第六章 络病治疗
第七章 络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第八章 络病治疗的代表方剂

下篇 络病理论的临床运用
第九章 脉络-血管系统病
第十章 心律失常
第十一章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二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第十三章 糖尿病肾病
第十四章 肝硬化
第十五章 重症肌无力
第十六章 运动神经元病
第十七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十八章 硬皮病
第十九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十章 感染性疾病

附篇 络脉与络病的现代研究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以岭,1979年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现为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