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0660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301306604 ; 978-7-301-30660-4
本书特色
翻译理论研究专家带您了解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的来龙去脉。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进行了深度梳理,并结合个案研究展示100年来翻译批评的走向、特征与规律。本书没有悬空地讨论翻译批评的标准,也没有试图构建抽象的翻译批评标准和模式,而是以“话语”“规范”等现代翻译研究的理念将翻译批评活动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结合起来,发现翻译批评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规范和赞助系统的缠绕关系。作者认为,从晚清以来,翻译批评的意义远不在于对翻译文本对错的讨论,翻译批评在受主流话语和国家核心价值的驱动和制约的同时,也顺应、强化、建构甚至颠覆主流话语。
目录
绪论
**章 翻译为强国**义(1898—1915)
**节 梁启超与翻译的社会批评
第二节 严复与“信达雅”
第三节 翻译批评与翻译时尚
第四节 日语译名与翻译批评
第二章 文化复兴与民族救亡(1915—1949)
**节 文化转型与翻译批评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信”的确认
第三节 翻译批评与现代白话规范
第四节 公共话语空间与“学衡派”的批评
第五节 战时语境与翻译批评
第三章 政治风向标(1949—1979)
**节 翻译批评的政治语境
第二节 茅盾与翻译批评
第三节 翻译的专业把门人
第四节 批评话语与翻译“红色经典”
第五节 “文革”翻译批评话语
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第四章 走出封闭的翻译批评(1979— )
**节 多元的翻译批评
第二节 批评的非历史语境化
第三节 批评的探索与倡导
第四节 译介学与翻译批评
余论:批评的惯性与趋势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章 翻译为强国**义(1898—1915)
**节 梁启超与翻译的社会批评
第二节 严复与“信达雅”
第三节 翻译批评与翻译时尚
第四节 日语译名与翻译批评
第二章 文化复兴与民族救亡(1915—1949)
**节 文化转型与翻译批评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信”的确认
第三节 翻译批评与现代白话规范
第四节 公共话语空间与“学衡派”的批评
第五节 战时语境与翻译批评
第三章 政治风向标(1949—1979)
**节 翻译批评的政治语境
第二节 茅盾与翻译批评
第三节 翻译的专业把门人
第四节 批评话语与翻译“红色经典”
第五节 “文革”翻译批评话语
20世纪中国翻译批评话语研究
第四章 走出封闭的翻译批评(1979— )
**节 多元的翻译批评
第二节 批评的非历史语境化
第三节 批评的探索与倡导
第四节 译介学与翻译批评
余论:批评的惯性与趋势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廖七一,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兼任中国译协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学会副会长、重庆翻译学会会长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或特聘研究员。出版《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等专著、编著和译著2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中国翻译》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