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014247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200142471 ; 978-7-200-14247-1
本书特色
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古书、点校古籍、考证信史,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书是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容错过的优秀读物。 本书简明扼要、实用易学,是古代天文历法入门进阶之上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中华古历及其推算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观象授时、七十二候、古代纪年法、关于干支与公元纪年的相互换算、古代纪月法等。学习古代天文历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科技、古代医学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书为读者学习古代天文历法,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华文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严谨科学的推算手段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录
七十二候
古代纪年法
关于干支与公元纪年的相互换算
古代纪月法
古代纪日法
古代纪时法
四分历术及其推算
二十四节气及其推算
月相与金文历朔的推算
杂节气简介
星宿分野
北斗星是远古人们的历书和钟表
孔子生年月日之考订
屈原生年考辨
后记
节选
序论 我国是世界上*早的文明古国,是*早进入农耕生活
的国家。远在两三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出于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十分重视天时。他们凭着观察日月星辰在天幕上呈现出来的,带有一定规律的运行现象,来审时度节,安排农牧业生产,使之“不违农时”(《孟子》),做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五谷不绝”而民“不可胜食”(《荀子》)。“力不失时,则食不困……故知时为上,知土次之”(《农书》)。《吕氏春秋》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对之稼约。”“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韩非子》)。
古人所谓的天时,实则是指一年四季和风雨雷电等与农事生产有着直接关系的自然现象。先民们发现这些关系到农牧业成败的自然现象,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则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天象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天文,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明清学者顾炎武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日知录》卷三十)从现有的资料和出土文物,如在湖南怀化洪江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七千八百年以前的“八角星图”(无字连山八卦);在怀化会同连山乡(神农氏故里)的龟头坡发现了一个七千多年前的标刻有二十八宿和北斗等天文图像的“星象石”;在湖南岳阳君山,发现了一个七八千年前刻在岩石上的“星云图”;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含山玉版”(《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前期太极图);等等。特别是1990年从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仰韶文化墓葬的墓主人骨架左右两侧及脚端发现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和北斗图案说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被称为二十八宿的四相之一的“左苍龙”(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和“右白虎”(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参、觜)以及凭北斗柄夜晚方位和指向以定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及一日时间之早晚(十二辰等)的方法,已经形成。(见1990年《文物》第三期)
1964年在郑州市东北部大河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遗存的大型遗址,出土了距今五千多年(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大量精美绝伦的,描绘着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晕纹等的彩陶。这些彩陶也充分表明了我国五千多年前的先民们就已经认识了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见《中国教育报》1994年4月24日第三版《灿烂的文化——大河村遗址》)而公元前17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已有了关于星宿名称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国语》《左传》《吕氏春秋》《礼记》《尔雅》《淮南子》等书更有不少天象观测实录和天象叙述如: 《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书·夏书》:“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春秋·穀梁传》:“(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国语·周语》:“武王伐纣,岁在鹑火。”
《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周礼注疏》卷十:“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羊脱毛,麋角解,鹊始巢……日中而景丈三尺……”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汉书·律历志》则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专著。文史工作者经常接触古代典籍,如果对古代天文历法不甚了了,那就很难谈得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一般文史爱好者,倘不懂得点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也就难以读懂古书。章太炎先生云:“不通天文历法及音韵训诂,不能读古书。”例如: 《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三星鼎足而成三角之状),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同。”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国语·周语》:“昔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注:天驷,房宿。大辰,房、心、尾也,大火亦谓大辰)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吕氏春秋·序意》:“惟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
贾谊《鵩鸟赋》:“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于舍。”
《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确,倘不通晓点天文历法知识,要读懂以上这些文字,实在是困难的。
因此,学习古代天文历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科技、古代医学及文物考古,均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学习古代天文历法,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古书、点校古籍、考证信史,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攀登科学高峰,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简介
蒋南华,1938年5月生,湖南益阳人,退休前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现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
-
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
¥7.8¥29.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1.9¥39.8 -
我的世界观
¥12.9¥36.0 -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鬼谷藏龙
¥16.8¥56.0 -
怪奇问题事件簿
¥12.5¥39.0 -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
¥28.0¥56.0 -
如果科学可以这么搞
¥12.7¥39.8 -
生命是什么/[奥]埃尔温·薛定谔
¥15.9¥39.8 -
袜子:隐秘的安慰
¥11.4¥38.0 -
趣味代数学
¥12.6¥42.0 -
你一定爱读的古怪科学
¥14.9¥49.8 -
看花是种世界观
¥15.7¥58.0 -
图说时间简史
¥13.8¥46.0 -
物种起源
¥9.0¥36.0 -
从一到无穷大/[美]乔治·伽莫夫
¥17.1¥39.8 -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话题达人无所不知的终极武器
¥13.4¥42.0 -
你一定要懂的化学知识
¥10.1¥28.0 -
科学全知道:那些尖端新奇的科学理论
¥13.5¥45.0 -
你一定要懂的地理知识
¥10.1¥28.0 -
真实的故事趣味集
¥6.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