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273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65727313 ; 978-7-5657-2731-3

内容简介

  《新闻写作(第三版)》详细介绍了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与写作要求、信息选择、新闻语言、报道文体,重点阐述了消息、通讯和深度报道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学理性和应用性兼备。  《新闻写作(第三版)》本次修订在保留经典框架的基础上,吸收了新闻界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并紧跟时代发展,加上“融合新闻写作”一章,对这种开放式新闻写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新闻写作(第三版)》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案例经典,实用性强,可以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媒体从业者与爱好者的学习用书。

目录

**章 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与写作要求
**节 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

第二章 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选择
**节 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第二节 新闻写作中不同信息的选择
第三节 信息净化与信息组块
第四节 报道角度与信息选择

第三章 新闻语言
**节 新闻语言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新闻报道文体
**节 新闻报道文体的内在规定性
第二节 新闻报道文体类型

第五章 消息的结构
**节 消息标题
第二节 消息导语
第三节 消息主体与结尾
第四节 新闻背景
第五节 消息的结构形式

第六章 消息写作
**节 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第二节 事件性新闻写作
第三节 非事件性新闻写作

第七章 通讯写作
**节 通讯概说
第二节 人物通讯
第三节 事件通讯
第四节 风貌通讯

第八章 深度报道写作
**节 深度报道概说
第二节 解释性报道
第三节 分析性报道
第四节 调查性报道

第九章 融合新闻写作
**节 融合新闻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融合新闻的叙事元素与文本构成
第三节 融合新闻的写作
第四节 融合新闻的创新与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新闻写作(第三版)》:  第三节 信息净化与信息组块  主要信息是一篇报道的中心。对信息做净化处理,有利于突出主要信息,而将一些相关信息组织到一块,往往能充分体现主要信息的深层内涵。因此信息的净化与信息的组块同样是信息传播中重要的技巧。  一、信息净化  为了让传播的信息准确清楚,对夹杂在信息中的杂音、噪音进行净化是十分必要的。早在1946年4月23日,新华总社向各地发出的《电讯要简练》的信中,就指出新闻报道中信息杂乱的情况:“材料不知取舍。一条新闻什么都有,这也要,那也要,琐碎的事实堆了一大堆,成为一篇流水账和一盘杂货摊;而不知掇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字冗长哕唆,而真正典型和重要的内容反而无法突出。”  新闻报道中的杂音、噪音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有损主要信息的负信息,二是湮没了主要信息的乱信息,三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空信息。  (一)报道中的负信息,与主要信息产生抵触,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  有些负信息,记者在使用时并未意识到,但读者结合一定的社会语境,就有可能读出与记者传播意图相悖的信息来。徐光春先生称此为“正打歪着”现象。范敬宜在谈关于“铁法官”谭彦的报道时说:“铁法官谭彦的事迹确实很感人,但是我认为过多地描写了他如何有病不肯休息、不肯治疗、坚持工作这一方面。*近有好几个典型人物都突出了这一方面。这就会在导向上出现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大力呼吁要保护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的健康,指出近几年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过多;另一方面却赞扬他们有病未治。这在宣传上是矛盾的,而且也容易给读者造成领导对他们太不关心的印象。比如这位谭彦,办公室在四楼,‘上一层楼像爬一次长城’,既然如此困难,领导为什么不把他的办公室调到一楼呢?谭彦的肺‘已烂得像蜘蛛网’(这明显是夸大,我已删去),领导怎么还让他继续工作?而且,这种开放性的肺结核,对周围人的健康不构成严重威胁吗?”可见,负信息不仅会干扰主要信息的传播,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报道中信息太杂乱,可能湮没主要信息  信息过于杂乱,会让读者不得要领或不知所云。请看这条报道《广外在日修学学生暂未有受伤报告》:  本报讯国内发生地震,在中国学习工作的日本人也心急如焚,希望能尽快与家人获得联系。记者昨日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悉,该校正紧急联系在校的日本留学生和外教,确认家中亲人是否平安。同时,还成立紧急领导小组,联系在日修学的学生。  广外负责留学生工作的王老师介绍,学校有日本留学生20多人,除去无法联系上的,仅有2人还未与日本家人取得联系。记者获悉,地震发生后,广外立即组织国际交流处、东语学院等单位,以*快的速度联系日本留学生和日本外教,确认家中情况。东语学院还成立紧急处理领导小组,联系在日的交换生,落实师生是否平安。据悉,广外在日修学学生有34人,在日访学教师1人,截至记者发稿时,暂无受伤报告。  来自日本东京石奈川县的桥本司是广外的日语外教,为4个班接近100人授课,其学生分别为大二和大三的本科生。昨天下午,他在网上得知日本发生地震的消息,还没等他联系家人,学校已打来电话,询问其家人情况。他先后拨打5次家中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不过,从小经过多次地震考验的桥本司并没有特别的担心,“生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他说。日本一般都是这样,他每年回两三次日本,都会碰上地震,今年寒假回去的时候都有发生地震。不过,能在东京引发海啸的地震还是很少见,他通过网上消息得知,东京的地铁和电车都停了。  桥本司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母都已退休,却选择返休工作,父亲负责安全管理,母亲在超市工作。弟弟也已工作,不过具体什么工作他倒还真不清楚。桥本司平时与家人也会网上联系,他今天下午还没有收到新邮件。昨天他告诉记者,晚上回到家中以后会再给家人发邮件试试。  全文近700字,通篇信息混乱,令人不知所云。主要问题是:  **,标题与正文信息错位。这篇报道的标题为《广外在日修学学生暂未有受伤报告》,但正文主要说的却是在广外的日本留学生与日本教师关注日本国内地震。文章导语一开头就说:“国内发生地震,在中国学习工作的日本人也心急如焚,希望能尽快与家人获得联系。记者昨日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悉,该校正紧急联系在校的日本留学生和外教,确认家中亲人是否平安。”再看第二段,主要内容为:“广外负责留学生工作的王老师介绍,学校有日本留学生20多人,除去无法联系上的,仅有2人还未与日本家人取得联系。  ……

作者简介

  郭光华,教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新闻实务教学与研究。先后在湖南省、广州市宣传、新闻出版部门担任新闻阅评、报刊审读工作,长期关注新闻媒体一线的实践活动,被聘为湖南、广东多家媒体的新闻业务顾问。自1996年出版《现代新闻写作》以来,已出版新闻实务方面的教材7部、专著6部,发表论文8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