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豆瓣8.7分推荐,E.M.福斯特、博尔赫斯、聂鲁达、冯内古特、科塔萨尔、桑塔格、大江健三郎……十六位世界作家的深度访谈,“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弥足珍贵。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 ISBN:9787532158355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532158355 ; 978-7-5321-5835-5
本书特色
文坛轶事、写作秘辛 十六位世界作家的深度访谈 “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zui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大作家精彩有趣的对话、弥足珍贵的写作指南
内容简介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持久也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为题,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多篇,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大多数世界文坛重要的作家,成为这份文学杂志的招牌,也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访谈者从准备到采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访谈也不是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出版而带上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如何克服困难,文坛秘辛……这些访谈妙趣横生的内容、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也成为一个传奇。有人说,这些访谈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目录
序
E.M.福斯特(1953)
弗朗索瓦丝·萨冈(1956)
奥尔德斯·赫胥黎(1960)
哈罗德·品特(1966)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967)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68)
EB怀特(1969)
巴勃罗·聂鲁达(1971)
约翰·斯坦贝克(1975)
库尔特·冯内古特(1977)
胡里奥·科塔萨尔(1984)
唐·德里罗(1993)
苏珊·桑塔格(1995)
伊恩·麦克尤恩(2002)
诺曼·梅勒(2007)
大江健三郎(2007)
节选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巴黎评论》:那本《自选集》,内容遴选的原则是什么? 博尔赫斯:我的挑选原则很简单,就是入选的东西要比淘汰出去的让我感觉更好。当然了,如果我能更聪明点,我应该坚持把那些小说也剔除在《自选集》之外;然后在我死后,也许有人会发现被剔除在外的东西才真的好。这样做,或许更聪明,不是吗?我意思是说,只把薄弱平庸点的东西印出来,然后让某人来发现我把真货色遗漏在外了。 《巴黎评论》:你可真喜欢开玩笑,对吗? 博尔赫斯:是的,我喜欢,确实。 《巴黎评论》:但写文章评论你的书,尤其是你的小说的那些人,他们…… 博尔赫斯:不是这样的,跟我不同——他们写得太严肃。 《巴黎评论》:他们似乎很少意识到你的有些作品很有趣。 博尔赫斯:那些作品本来就打算逗趣的。现在有一《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要出来了,叫《布斯托·多梅柯的编年史》,是与阿道尔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合写的。书里写到了建筑师、诗人、小说家、雕塑家,诸如此类的。所有这些角色全是虚构的,而且都很贴近这个时代,非常有当代感;这些人很把自己当回事,正儿八经的;书中的作者也是这样,但这些角色不是对任何现实人物的戏仿影射。我们仅仅是尽量发挥,这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哪里。比如说,这里的很多作家对我说:“我们想了解你文字的寓意、内在的讯息。”告诉你吧,我们根本没什么内在讯息。我写作的时候,我写只是相当于有一件事必须要去做。我认为写作者不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搅和干预得太多。他应该让作品自己往下写,不是吗? ……
相关资料
-
茶,汤和好天气
¥9.0¥28.0 -
罗生门
¥15.4¥28.0 -
茶馆
¥12.6¥36.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1.1¥30.0 -
湘行散记
¥15.1¥43.0 -
极简的阅读: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13.8¥25.0 -
人生就是欢声和泪盈
¥14.7¥42.0 -
阿Q正传
¥12.6¥3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25.8¥46.0 -
浮生六记
¥11.9¥36.0 -
人间词话
¥12.8¥22.8 -
夏日走过山间
¥12.6¥30.0 -
我们仨
¥13.7¥28.0 -
自在从容
¥13.5¥45.0 -
流言私语
¥10.0¥20.0 -
我在美丽的日本
¥10.2¥17.2 -
流浪途中的玫瑰
¥11.2¥32.0 -
泥步修行
¥13.9¥39.8 -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11.8¥26.0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9.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