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竞人择 适人需者存: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研究

包邮媒介竞人择 适人需者存: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研究

1星价 ¥59.3 (7.5折)
2星价¥59.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671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13067119 ; 978-7-5130-6711-9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国**本介绍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北美媒介环境学第三代领军人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成果。以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谱系为研究对象,详尽追溯了媒介进化理论的理论渊源,即进化理论、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和莱文森的媒介实践,特别是研究了莱文森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天才解读;在此基础上,全面考量和评析了人性化趋势理论、媒介进化三阶段理论、补救性媒介理论和“地球村”新说、新新之媒介说、媒介之媒介说等媒介进化论的次生理论;同时从其自身以及它与媒介情景理论的比较中对媒介进化论进行了总体反思,整体把握了媒介进化论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突显媒介进化论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目 录
**章 导言
一、莱文森小传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天才解读和超越
**节 莱文森与麦克卢汉
一、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著作
二、麦克卢汉的主要媒介思想
三、莱文森与麦克卢汉的友谊
第二节 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天才解读
一、对麦克卢汉媒介立场认识的逐渐转变
二、在数字化媒介语境中把握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
第三节 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超越
一、修正对麦克卢汉媒介立场的判断,提出软媒介决定论
二、写作方法上的超越
三、放眼数字化媒介语境,完善媒介进化理论
第三章 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渊源
**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主要基石:进化学说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波普尔的系统认识论
三、坎贝尔的进化认识论
第二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理论源泉: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影响
二、独个媒介环境学学者理论的助益
第三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其他来源
一、莱文森的媒介实践
二、媒介进化理论的其他跨学科源泉
第四章 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上)
**节 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发展轨迹
一、媒介进化理论创说时期(1963年—1979年)
二、媒介进化理论成熟时期(1980年—1999年)
三、媒介进化理论丰富和运用时期(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媒介进化的主要原理
一、媒介进化总原理:适人需者存
二、媒介进化基本原理
三、人类媒介进化简史
第三节 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理论
一、媒介人性化的界定
二、媒介进化人性化趋势理论的内容
三、意外的后果:媒介进化的非人性化
第五章 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下)
**节 补救性媒介理论
一、媒介补救性的主题
二、媒介形态变化理论与补救性媒介理论
三、补救性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 媒介进化三阶段理论
一、媒介进化三阶段理论的要点
二、媒介进化三阶段理论的整体把握
第三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次生理论
一、三种“地球村”新说
二、新新媒介说
三、媒介之媒介说
第六章 媒介进化理论与媒介情景理论之比较
**节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
一、媒介情景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媒介情景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 媒介情景理论与媒介进化理论的异同
一、理论基石
二、理论阐释方式
三、对待媒介与人类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立场
四、理论切入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七章 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的总体反思
**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贡献
一、强化了动态的媒介整体观
二、构建了人性化的媒介进化观
三、确立了软媒介决定论
第二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局限性
一、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立场不彻底
二、某些结论的主观臆断性
第三节 媒介进化理论的意义
一、媒介进化理论在媒介环境学理论谱系中的地位
二、理论意义:为媒介研究提供了新维度
三、现实意义:为数字化时代的媒介研究提供标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保罗·莱文森不仅是学院型传播理论学家,也是新媒介的积极践行者。他对新生媒介怀有浓厚热情和兴趣,积极运用和体验新媒介带来的好处,并分析其弊端。他不仅沿着媒介研究的路径继续媒介进化理论研究,也紧扣数字化时代媒介的急遽变化,实践新媒介。1980年代互联网教育端倪初现时,他就毫不犹豫地投身网上远程教育这个新型的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中新媒介如雨后春笋,莱文森凭着媒介学者的敏感和对新生事物的兴趣积极体验它们;同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把握,把新媒介、媒介新现象放入媒介进化理论的框架中阐释;推衍出“补救性媒介”“新新媒介”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媒介进化理论体系的建构。2009年出版的《新新媒介》正是他践行新媒介的理论升华。书中列举的九种“新新媒介”,莱文森都是*早的一批体验者。正由于具有学院与实践的双重身份,因此,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脱去了纯学院派晦涩艰奥而显得通俗易懂,也绝非纯实践者浅表的言论而不失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作者简介

陈功,又名陈盱衡,20世纪70年代生人,传播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乐于教书育人,在高校一待就是二十年;亦醉于学术研究,参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数十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