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1897-1949)(精 文学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647827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487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806478271 ; 978-7-80647-827-1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文学卷》于2006年5月问世了。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从1999年开始提出选题并论证,到2004年至2005年出齐历史卷十一册,再到今天出齐文学卷十一册并即将出齐哲学卷十三册和艺术卷五册,我们曾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疑惑。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学术论辩”自身概念的认定。作为20世纪的学术思想的一种盘点方式,这个大选题有其独创性、原创性,也有值得思索的地方,如“论辩”两字如何理解。经过与主编的反复商量,我们*终确定为“论争”与“讨论”两种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其次是对这个书系的写作原则的制订。我们希望这个书系能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所以,我们提出了“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当论则论,不当论则不论”的看法。所谓不当论,即不随便仲裁那些尚未定论的论辩观点,不充当论辩的另一方;所谓当论,是指站在今天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站在今天的学术思想高度,去回顾这一百年来的学术论辩历程,评论那些应该评说学理是非的地方,从新的高度认识过去的论辩,而不仅仅是罗列材料。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文学卷》于2006年5月问世了。 《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从1999年开始提出选题并论证,到2004年至2005年出齐历史卷十一册,再到今天出齐文学卷十一册并即将出齐哲学卷十三册和艺术卷五册,我们曾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疑惑。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学术论辩”自身概念的认定。作为20世纪的学术思想的一种盘点方式,这个大选题有其独创性、原创性,也有值得思索的地方,如“论辩”两字如何理解。经过与主编的反复商量,我们*终确定为“论争”与“讨论”两种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其次是对这个书系的写作原则的制订。我们希望这个书系能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所以,我们提出了“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当论则论,不当论则不论”的看法。所谓不当论,即不随便仲裁那些尚未定论的论辩观点,不充当论辩的另一方;所谓当论,是指站在今天党的方针政策的高度,站在今天的学术思想高度,去回顾这一百年来的学术论辩历程,评论那些应该评说学理是非的地方,从新的高度认识过去的论辩,而不仅仅是罗列材料。
目录
**章 晚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萌生
第二章 民初文学:回归审美与世俗化
第三章 五四:新与旧的大论辩
第四章 20年代初的“人生”与“艺术”之争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探索
第六章 《晨报副刊》:新文化的窗口
第七章 20至30年代初纯文学期刊的散兵游勇
第八章 20年代与鲁迅相关的杂志与论争
第九章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第十章 三十年代的自由派
第十一章 《大公报》文艺副刊:耕耘20载
第十二章 30年代中后期:战前的文学探索
第十三章 ......
**章晚清: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萌生
一、启蒙工具论与新小说杂志
(一)《国闻报》呼吁小说的重要性
(二)《清议报》倡导小说
(三)中国**份小说期刊《新小说》
(四)《新民丛报》的呼应
(五)《绣像小说》
(六)《月月小说》
二、文学审美:另一种观念
(一)《游戏世界》的游戏说
(二)《小说林》的纯艺术论
(三)《教育世界》与王国维的艺术思想
(四)《河南》与周氏兄弟的艺术观
三、早期白话报刊及晚清白话文运动
(一)《无锡白话报》与《京话报》:开启民智的两种尺度
(二)《中国白话报》:爱国主义宣讲
(三)《安徽俗话报》《竞业旬报》:陈独秀与胡适的新文化起点
第二章 民初文学:回归审美与世俗化
一、《民权素》与民初小说的哀情特征
(一)《民权素》与《民权报》
(二)“说海”与衷情小说
(三)文体与道德:介于新旧之间
二、l921年以前的《小说月报》
(一)两位编辑,不同格调
1.王蕴章:雅俗调和
2.恽铁樵:写实与崇雅
(二)理论和创作中的现代性
1.注重审美与虚构
2.有用与无用的两难
3.语言形式的探讨
4.中西文学的比较
5.现代意识的萌芽
6.林纾与《小说月报》
(三)改革前后《小说月报》的关系
1.传承:传播平台的资源性
2.决裂:两个时代的声音
第三章 五四:新与旧的大论辩
第四章 20年代初的“人生”与“艺术”之争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探索
第六章 《晨报副刊》:新文化的窗口
第七章 20至30年代初纯文学期刊的散兵游勇
第八章 20年代与鲁迅相关的杂志与论争
第九章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第十章 三十年代的自由派
第十一章 《大公报》文艺副刊:耕耘20载
第十二章 30年代中后期:战前的文学探索
第十三章 新诗:从30年代到40年代
第十四章 40年代的抗战文学
第十五章 40年代其他几种文学期刊
第十六章 40年代根据地与解放区的文学运动
后记
编辑后记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2.3¥29.8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6.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3.7¥30.0 -
汉字里的中国
¥13.1¥4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3.4¥39.0 -
生活的事实
¥13.2¥3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4.7¥55.0 -
我与地坛
¥17.5¥28.0 -
字里书外
¥29.4¥49.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6.9¥49.8 -
她们
¥15.0¥46.8 -
昨日书林:西潮
¥18.4¥5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2.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3.9¥45.0 -
人间词话
¥7.0¥17.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5.4¥49.8 -
(精)川端康成经典辑丛:彩虹几度
¥31.2¥48.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人间一趟
¥27.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