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

包邮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

1星价 ¥67.1 (7.8折)
2星价¥67.1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99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9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369930 ; 978-7-5203-6993-0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以社交媒体为重心的移动互联网络这一传播生态, 建构起文学传播研究与变动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生态间的关系性。全书主体部分共分四章, 首先关注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活动现状进行了考察, 还进一步探讨了当下文学传播现状所蕴含的问题及其现实路径的转换, 反思新传播生态下文学传播研究的学术理路, 为文学传播的多学科研究范式建设提供经验。

目录

导言
**节 文学社会学研究的演变
第二节 文学接受研究:普通阅读者和专业阅读者
第三节 文学传播学的生成

**章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形成:从印刷场景到移动传播场景
**节 印刷场景与传播闭环空间
第二节 移动传播场景与移动数字阅读的兴盛
第三节 媒介、文学传播场景与阅读行为

第二章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活动现状考察
**节 传播主体的多元并陈
第二节 文学书写的变革与受众的“赋能”
第三节 传播平台运营商的多极化

第三章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文学传播的时空性问题
**节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文学传播的空间问题
第二节 “差异性”: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困局

第四章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文学传播的路径思考
**节 IP与“赋权”: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文学传播研究的一个分析视角
第二节 影视角色“同人”创作与新媒体传播
第三节 国产动画电影与移动社交传播中的文化形象建构——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为例

结语
附录一 移动数字阅读环境下的电子媒介传播研究:一个观测样本
“媒体奇观”下的性别“刻板印象”建构: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
附录二 以喜马拉雅和蜻蜓FM为代表的听书软件对文学传播的作用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琴,女,江西九江人,1975年生,2007年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喜文艺,爱在论坛表意,致力于文艺传播学研究,已独立出版专著《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另有合著两本,在《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