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鲁军新锐文丛:踏雪归乡(张金凤卷)

文学鲁军新锐文丛:踏雪归乡(张金凤卷)

1星价 ¥28.8 (6.0折)
2星价¥28.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9610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32961061 ; 978-7-5329-6106-1

本书特色

《文学鲁军新锐文丛》是山东省作家协会组织推出的齐鲁文学作品丛书集,全套丛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近年来活跃在文坛上的十位山东青年作家的精品佳作,是“文学鲁军”新锐*新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踏雪归乡》为该丛书之一,本书为张金凤的散文集,内容包含岁月凝珠、乡音带路、诗性抵达三辑。

内容简介

《踏雪归乡》是一部有关农村慢生活的哲理性散文集,从乡村的农作物、禽畜、风俗等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乡村特有的无法复制的生活场景。作者不仅勾勒了岁月,铭刻了宏大的人生感悟,还倾诉了浓浓的乡愁。 一幅农耕文明的风物画,一首乡村岁月的游吟诗,一曲缠绵乡愁的咏叹调,一串生活智慧的琥珀链。

目录

**辑:岁月凝珠
空碗朝天
红麻的天空
墙上的镰刀
佛心曼陀罗
北方的青纱帐
犁之梦
绣朵花儿当补丁
瓦,志在高天
老瓢
节气之美
簸箕
竹枝词
端坐如佛
蒲扇
一地清霜
大红中国年
第二辑:乡音带路
踏雪归乡
十字大街
树图腾
老家子
渔家新事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喇叭·歌谣
都是母亲堂前客
归来
风吹屋檐
锅灶
梁间燕子岂无情
泥火盆儿
水缸
雀儿飞
窗上流年
第三辑:诗性抵达
济南的温度
水洞一渡,沧海成禅
在宁夏的金莲花上修行
故道明珠浮龙湖
丝路古道,步步生莲
少海册页
风雪十八盘
崂山乾坤调
九曲巷的静谧时光
乘一辆慢车去兖州
寻芳九顶塔
雄关如锁
编辑说明
展开全部

节选

空碗朝天 端起碗,就端起人间的无边岁月。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地上一个丁,人间多只碗。一只碗,就是一个丁、一个人在人间的身份。一只碗在民间的分量有多重?它跟生命是等价的。 人生来就端着一只朝天的空碗,向这世界讨要你的生计。岁月在你的碗里添水添羹加米加饭,你靠着一只碗在世间存身。 民间的碗,多是广口的泥陶碗、粗瓷碗,这些大黑碗里盛着粗茶淡饭、稀汤薄水,就像穷人带补丁的棉袄、立不直的腰身、说不硬的话语。一个粗糙的泥陶碗若盛上一碗肉,那日子就有点轻飘飘不切实际;一个穷了数代的寒酸泥腿子,若是突然坐上了八抬大轿,簇拥着兵丁奴婢,这样的日子他也过不踏实。狗肚子里盛不住三两荤油,穷汉莫有非分的念想。有碗饭吃就很好!一个个穷人,捧着自己粗糙的海碗,吃着半菜半粮的三餐,安分,知足,从不妄想。 碗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着民间的悲凉。喜乐悲哀都在碗的肚子里盛着,碗不说话,只知道喂养。碗里有时候是稀菜汤,映照着稀薄的希冀和渺茫的未来;有时候是喷香的米,从土地中长出,从汗水里抽穗,开出暖暖的花朵;有时候是半碗白酒,那个人去意已决,饮尽这酒,碗落地而碎,听到的似乎是生命终结的声音,他从此背负着一个故事消失于江湖;有时候是半碗草木的汁液,幻化出苦涩酸麻的银针,刺向肉身里的邪气和恶气;有时候也盛着阴谋,是蛇蝎的心搅拌在蜜糖里,是裂肌穿骨的刀,剔除无辜的血脉。 碗的造型当初大约取样于乳房。一个孩子出生后,先是以母亲的乳房为碗,三餐都从那里淘换。母亲们不管吃下怎样低劣的饭食,端上来的一定是热烘烘雪白的汤汁。一个能够独立吃饭的孩子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只碗,孩子从小就知道,端好自己的碗,不能打了饭碗,打了碗就丢了饭,日子怎么支撑?每个人一生都抱着碗,就像婴儿抱紧母亲的乳房。 端好自己的碗,吃自己的饭,眼睛别向别处瞟,这是吃饭的规矩,也是做人的规矩。人家的细瓷碗盛着肉香和鱼鲜,那是人家的日子、人家的命。不看,不闻,只管把自己这碗饭吃得香甜。更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不能贪,一旦贪了,自己眼前这碗饭也未必保得住。长辈们指着碗敲打着孩子。一只碗奠定了乡村孩子粗陋的人生观,完成了不识字的爹娘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孩子端着那只粗碗,没有办法不去想那只细瓷碗的香。他日头下一次次偷偷仰天追问,黑夜里一次次辗转难眠,还是禁不住地羡慕。终于,端着半碗糠菜的孩子不再言语,他已经从牛槽边、粪堆边、河滩里、大田里梳理出了碗的走向,他已经偷偷从祖父那本老书卷里窥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禁语。他冲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暗下决心,他知道,土坷垃里永远刨不出金疙瘩,那几本泛黄的旧书里也许有神秘的咒语。他从碗里看见了“断齑划粥”的范仲淹,看见了忍辱发愤的韩信,看见了草莽皇帝刘邦,也看见了忠义将军岳飞。英雄豪杰的传说,像一碗胡辣汤,刺激得他热血沸腾。捧着粗糙大碗的孩子,另一只手悄悄捧起了书。白天里挥动锄镰的手,月光下拿一秆苇管,悄悄在细沙地上写写画画。 一只细瓷带花的碗,常常被奉若神明,但是细瓷里的人生却无限惆怅,它不知道细瓷之外还有多么坎坷的世途,描花之外还有多少等待缝补的棉麻。细瓷碗的人生没有远方,没有了俗世的艰辛,也没有了人世间的悲喜萦怀,它在绣楼上郁郁寡欢,在书斋中闷闷不乐。没有人生的碗,素淡得成了一种祭器般的摆设,锦绣年华都付诸没有梦想的荒芜岁月。它眺望烟火鼎盛的人间,却正好遇见那只粗瓷大碗伸长了脖子往这厢张望的目光。 不管细瓷的还是土陶的碗,每一只碗都端起一个宿命、一段人生。宿命不同,碗里的悲喜各异。持老烟袋的长者,早就看清了那孩子的心性,不紧不慢,他的训导像一袋老辣的烟:“不管土陶的还是细瓷的碗,你端着它,就有一碗饭吃,生活就是安宁的。如果饭碗丢了,那么人生就悬;如果碗摔破了,前途就渺茫了。野菜粥是苦的,但端碗的心可以是甜的,如果两个都苦,穷人还有活路吗?” 一个丢了碗的人,在世间如何行走呢?碗意味着差事、奉献、责任。要让生活不空碗朝上,那个捧碗的人就要在世间勤勉地耕耘和奔走,携带着世间的风雨和尘埃,劳劳碌碌。“一辈子,不就是为碗饭吗?”人们感叹着。 空碗朝上的日子是悲惨的,空碗朝上的人生是屈辱的。街头那破衣烂衫的叫花子就是空碗朝上的践行者,这*寒酸的乞讨境地,都需要一只碗来支起生活的帷帐。那只碗,有时候是破的,豁开一个大口,兜不住人生的种种;有时候那么脏,挑剔不得生活的泥沙。他们拿着破碗,佝偻着、瑟缩着举过卑微的头顶,那时候,碗里的一口吃食,已经远远高过了头颅,高过了尊严。有时候,他们窘迫得连一只破碗都没有了,寻到破瓢、破瓦瓣做碗,那瓢片、瓦瓣伴随的是多么残缺的人生啊!*让人心酸的是,有些叫花子连一只残破的碗也没有了。在这世间,没有了碗的人,随时都可能被一阵风吹走,被一片尘埃淹没。他只有努力地伸着手,不

作者简介

张金凤,中学音乐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生长于乡下,从业于小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皆喜爱,人生百味苦辣酸甜都乐尝。自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将乡情亲情凝于笔端,迄今已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文学作品近二百万字。作品多次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转载,入选多种年选选本。出版文学专著四部。曾获鄂尔多斯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高考阅读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