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分析哲学专题教程/费多益/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分析哲学专题教程/费多益/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1星价 ¥40.8 (8.5折)
2星价¥40.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67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300286716 ; 978-7-300-28671-6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注重前沿性、趋向性、对话性,以问题为线索而展开的教程。本书拟选取靠前上近30年聚焦很多、争论很激烈的话题进行呈现,其内容涵盖:真、意义、因果性、知识与价值、行动的理由、道德判断等永恒而常新的哲学命题,其理论和观点涉及威廉姆森、吉伯德、欣迪卡、索萨、扎格泽博斯基、普理查德、麦金、舍伦伯格等国外分析哲学界知名学者,编写团队为靠前青年一代才俊;通过设计针对同一论题的论点针锋相对的两组论证,体现分析哲学的特点和魅力,加强分析哲学方法的实际体验和训练,进而激励大家去深度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題。本书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论证特色,期望能与现在的通行教材形成互补。

目录

上篇 论题考查:趋向、问题与焦点
导论 如何理解分析哲学的“分析”
**节 语言在什么意义上具有优先地位
第二节 作为分析哲学方法的“分析”
第三节 形而上学主题的重新引入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和脉络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章 “是真的”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
**节 引论:真理及真理论
第二节 一个命题的真理存在于它对实在的符合中吗
第三节 表达式“是真的”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谓词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二章 因果解释是完备的吗
**节 当代因果解释理论
第二节 因果解释一定以因果关系为基础吗
第三节 因果解释能够解释规则吗
第四节 单独使用模型进行的科学解释是因果解释吗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三章 意义与指称
引言
**节 弗雷格主义的涵义理论
第二节 罗素主义的复兴
第三节 新罗素主义对弗雷格之谜的解决
第四节 当代主要新进展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四章 解释何以可能
**节 解释与意义
第二节 解释与真
第三节 解释、约定与语言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五章 概念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分裂与勾连
**节 世界的失落
第二节 聚焦布兰顿:从概念空间到自然空间的理性主义进路
第三节 聚焦米丽肯:从自然空间到概念空间的自然主义进路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六章 经验的认识论意义
**节 戴维森的挑战
第二节 对戴维森挑战的阐明
第三节 对挑战的回应
第四节 移除突触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七章 现象证据和事实证据
**节 能力观点
第二节 证据和辩护
第三节 认知透明性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八章 自然化认识论:奎因、西蒙和实用主义的前景
引言
**节 奎因(?)的强的自然主义版本
第二节 可靠主义:通过研究擅长形成真信念的推理者评估推理
第三节 实用主义:不存在特殊的认知目标或美德
第四节 赫伯特·西蒙的计算性的实用主义
第五节 超出历史之*:自然主义的实用主义的未来计划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九章 知识、确证与盖梯尔难题
**节 知识之辩
第二节 盖梯尔难题
第三节 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章 从可靠主义到德性知识论
**节 价值:过程、能力与功能可靠性的共同难题
第二节 知识之善与行动者的视角
第三节 动机与知识
第四节 为什么是德性理论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知识与价值
**节 当代知识论为什么发生价值转向
第二节 价值问题真的存在吗?毁灭主义路径
第三节 谁具有*终的认知价值?修正主义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心身问题
**节 物理主义
第二节 物理主义的深层问题
第三节 物理主义是否走向不可知论
第四节 世界层次结构中的心身问题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三章 可设想性论证
**节 可设想性论证的局限性
第二节 构造可设想性论证的一个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忒修斯之船与跨时间的同一性
**节 忒修斯之船问题
第二节 各种代表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节 遗漏的方案
第四节 这些解决方案为什么让人失望
第五节 *佳候选者理论、唯靠XY原则与虚构的同一性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五章 恺撒难题与跨范畴的同一性
引言
**节 何为恺撒难题
第二节 黑尔一莱特的范畴论证及其问题
第三节 无范畴论证及其缺陷
第四节 林纳玻范畴交叉论证及其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第十六章 为什么需要道德
**节 道德动机
第二节 道德判断
第三节 道德事实
第四节 道德属性
参考文献与阅读书目
思考题

下篇 实战习练:争议、对话与交锋
**组
老师上课不应该点名
老师上课应该点名
第二组
反对大学招收特长生
大学可以因为特长而特招
第三组
**学历歧视是不合理的
**学历歧视是合理的
第四组
导师不应当利用关系帮助他眼中的优秀学生发表论文
导师可以利用关系帮助他眼中的优秀学生发表论文
为什么导师不应该利用人情关系帮助学生发表论文
第五组
对“我思故我在”的辩护
对“我思故我在”的反驳
第六组
伊壁鸠鲁论死亡:一个辩护
伊壁鸠鲁论死亡:一个反驳
伊壁鸠鲁论死亡的重构
第七组
自杀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
自杀本身是不道德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分析哲学专题教程-新编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1.种类繁多的否定性因果关系  当原因和结果都为肯定时,因果关系就为肯定的因果关系。当原因为肯定、结果为否定时,我们就把这种因果关系定义为制止/干预。当原因为否定、结果为肯定时,我们就把这种因果关系称为忽略/缺席。当原因和结果都为否定时,我们把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通过忽略/缺席的制止/干预。我们把后面三种统称为否定性因果关系。其实,“我们也有一个补充的范畴,即断开(disconnection)(在原因和结果的链条中存在一个否定,否则就为肯定的原因和肯定的结果),在*小意义上它被证明为对讨论把原因看作在物理意义上和它们的结果相联系的因果关系的描述是重要的”。  肯定的因果关系随处可见:我用台球杆打击白球(肯定的原因),促使它朝着黑8运动(肯定的结果)。  当某一事件改变了事件的进程时,我们就说制止/干预发生了。例如,医生移除病人身上的肿瘤制止/干预了他的死亡。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探索中,忽略/缺席的例子也随处可见。主人没有给花浇水促使花死亡;维生素C的缺失促使败血症;胰岛素的缺失促使糖尿病;等等。  在涉及人类行为的情形中,当否定性原因促使否定性结果时,通过忽略的制止/干预发生。例如,人们没有按灯的开关,使灯没有亮。在没有涉及人类行为的情形下,当缺席促使否定性的结果时,通过缺席的制止/干预发生。例如,在封闭的瓶子内,氧气的缺席促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另外一种否定性因果关系是所谓的断开,它表示在两个或较多的肯定的事件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否定的事件发生。沙弗尔(J.Schaffer)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引爆器按钮被压下,并且炸弹爆炸了,但我们不能说引爆器的路线是金属线。也许,启动按钮产生了连接炸弹和引起爆炸的电流,但这里没有说按引爆器和炸弹爆炸之间有什么动量和能量的传递。另外,他还为我们举了一个枪发射的例子:扣动扳机移除了阻止弹簧的挡板,挡板的缺席导致了弹簧的弹开,这就给了推进器一个动力,也就促使了枪的开火。我们看到断开开始于制止/干预,接着出现了一个追加的肯定性事件。沙弗尔认为以上包括断开情形的事例都是真正的因果关系。然而,否定性因果关系是否为真正的因果关系呢?包括否定性因果关系的“因果解释”是真正的因果解释吗?  2.因果关系诸流派对否定性因果关系的论述  当代因果关系的流派比较繁多,但根据因果关系的标准进路则只有五种理论:因果关系的过程理论、因果关系的规则理论、因果关系的概率理论、因果关系的反事实理论和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后四种因果关系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原因是它们结果的差异化者(difference-makers),即原因致使结果是否发生,不管它们之间是否为连续的。通常我们也把这后四种因果关系理论称为“差异化”(difference-making)。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选择两种因果关系理论,即因果关系的过程理论和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加以考查。  因果过程理论关注持续性的因果过程,而不是分离的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根据萨尔蒙和德欧的守恒量版本,因果过程理论是从世界线的持续性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定义因果关系的。持续性是相同对象在某一时间和在另一时间的关系,相互作用是两个对象在相同的时空守恒量的交换。  否定性因果关系对因果过程理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通常认为“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我杀死了它”的论断中存在因果关系。但是,根据因果过程理论,上面的断言就不是真正因果关系的断言,因为我没浇水和植物死亡之间没有因果过程的传递。  根据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如果C是E的真正原因,那么如果我能用正确的方法操控C,E就将被改变。当前一些哲学家却认为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是有着重大缺陷的,因为操控主义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正是由于此,伍德沃德引入刘易斯等人的反事实理论,以解决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所面临的难题。  伍德沃德用变量表示因果关联项(causal relata),但他并没有把变量一定看作事件或事实等,变量只要能被干预即可。变量可以多种多样,但伍德沃德认为变量的值通常是二元的,事件发生就被赋值为1,事件没发生就被赋值为O。他还认为改变有两种形式,即内生改变和外生改变:内生改变是由于模型中其他变量的改变;干预是对变量值的外生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干预指的是代表可能性的干预,不需要人类实际地去操控。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