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爱情:如何培养浪漫而持久的亲密关系

守护爱情:如何培养浪漫而持久的亲密关系

1星价 ¥18.6 (3.8折)
2星价¥18.1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2769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9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19276928 ; 978-7-5192-7692-8

本书特色

如何保持爱情的新鲜感?怎样挽回倦怠期的爱情?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爱包括牺牲或妥协吗?怎样做一个足够好的恋人?如何处理在爱情和婚姻关系中的冲突?爱得更长久就代表爱得更多吗?我们能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深深相爱吗?什么时候应该表达爱?什么时候应该说“我爱你”?…… 我们都渴望爱情,渴望一段浪漫而持久的爱情关系。而爱需要大量的投资:时间、精力、财力资源和情感上的投入。简而言之,好的爱情是守护出来的。在本书中,本泽夫教授综合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新成果,以温婉理性的笔触,为我们解答诸多困惑,同时就“如何培养持久而深厚的爱情”提出一些建议。

内容简介

  “你会一直爱我吗?” 浪漫而持久的亲密关系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人们困惑不解的难题。尤其是在这个讲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亲密关系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守护爱情:如何培养浪漫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将心理学、哲学、神经学、社会学、经济学知识同流行文化以及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结合在一起,以严谨而不失幽默的笔触,剖析亲密关系遭遇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培养深厚而持久的亲密关系。

目录

Chapter 1持久之爱的可能性_001

Chapter 2情感体验_027

Chapter 3爱情体验_053

Chapter 4培养持久的浪漫爱情_085

Chapter 5时间对爱情的作用_119

Chapter 6浪漫爱情_139

Chapter 7爱情妥协_185

Chapter 8选择伴侣_217

Chapter 9恋爱关系_245

Chapter 10网络空间的情感关系_279

Chapter 11后半生的爱_293

Chapter 12多角恋会提高爱情关系的质量吗_313

Chapter 13把握平衡能让爱情之花繁盛_327

编 后 记鲜蛋、陈酿和深厚的爱情_363

鸣谢_371

注释_374

参考文献_386



展开全部

节选

  Chapter 1 持久之爱的 可能性 只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让爱持久不变? ——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 若想保证婚姻的天长地久,就要先获得一份至死不渝的浪漫爱情。1从古至今,浪漫爱情是否能至死不渝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然而,虽然这个话题一直广受关注,但怎样才能让爱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人们还是找不到答案。 关于爱情,在哲学领域,人们讨论的焦点是,爱是不是有条件的,换言之,爱是不是取决于某事物而存在的。例如,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爱的确是有条件的,如果爱人变心了,爱就不存在了。其他哲学家,如柏拉图(Plato)和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就认为,爱是无条件的,爱是可以持续一生的。在心理学领域,人们对于持久的浪漫爱情是否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也是有争议的。在本章,我论述了与上述两个问题有关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彼此的不稳定性和熟悉度在爱情中的作用,人类对爱与浪漫的追求,以及爱情与生活之间的矛盾等。 明天你还会爱我吗? 今夜你是我的,完全属于我……但,明天你还会爱我吗? ——美国著名歌手卡洛尔·金(Carole King) 卡洛尔·金问出了热恋中的人*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明天你还会爱我吗?换言之,“我是你的挚爱”这种感觉是只会持续到第二天太阳升起,还是会一直持续下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这样问:只有经过时间考验的爱情才能被称为深厚的爱吗?短暂的风流韵事是否也能产生深厚的爱? 年轻的时候,我读过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的《包法利夫人》(1856)和阿摩司·奥兹(Amos Oz)的《我的米海尔》(1968)。这些浪漫爱情悲剧都有警示的作用,提醒激情干涸、爱情结束的后果。以包法利夫人的故事为例,她试图通过不断找情人来摆脱平淡无奇的生活,但*终却被情人抛弃,也因此负债累累,*后选择吞下砒霜。《我的米海尔》的主人公汉娜·戈嫩也和包法利夫人一样,追求浪漫,然而她却嫁给了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男人米海尔。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开始为自己的婚姻感到悲伤、沮丧,她的梦想和理智都被粉碎了。 在这两部作品中,包法利夫人和汉娜似乎是一种危险的爱情观的受害者,她们把爱情理想化,认为爱情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我们的很多文学作品都传播着这样的观念:真爱能克服一切阻碍(“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和你在一起”);爱是永恒的(“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这些观念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来说具有十足的诱惑力。拥有这些观念的人认为,自己的爱人是独特的,自己与爱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且灵魂伴侣只有彼此,关注的只有对方(相爱以后,男女双方就成了彼此的唯一)。理想中的爱是全心全意的,是无条件的,我们对此坚信不疑。生活也许是艰难的、黯淡的,但真爱是永恒的,始终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希望。2 虽然这种浪漫主义思想仍然具有吸引力,但对“爱的激情可以持续一生”的观点,现代人已经不再痴迷了。我们发现,对一段持久的浪漫爱情的渴望仍然存在,但渴望与实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分手、不长久的情感关系才是常态。很多国家中约有一半的婚姻关系以离婚终结,而剩下的一半中,有很多人在某一时刻都考虑过离婚。人们普遍认为,爱情是一种交易——人们可以短暂地抵达激情的巅峰,也可以满足于多年有意义的友情关系。那么,难道我们就一定要像包法利夫人和汉娜一样,因为激情和爱不能兼得而感到绝望吗? 然而,现代文化推崇持久的爱情。此外,绝大部分人,包括当代的青少年,仍然相信这种爱情是可能存在的。一项对美国18—29岁年轻人开展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对婚姻持有乐观的态度,86%的人期望获得持续一生的婚姻。3但是,这种爱在当代社会受到了冲击,因为新奇的规则和变化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因此,我们就面临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状况:理想中的爱情是无限期存在的,能够持续到“太阳不再发光”的时候,而我们的生活中却充斥着破碎的情侣关系。 令人困惑的发现 交往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婚姻的幸福不是靠进化得来的。 ——戴维·巴斯(David Buss) 我和我妻子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超过25年了,我们一共有两个孩子。现在,我比以往更爱她了。能和她一起变老,我很满足。是的,爱可以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克里斯·柯蒂斯(Chris Curtis)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情感关系中,性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急剧减退。而人们对熟悉的伴侣的性欲会低于对新伴侣的性欲。自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与伴侣的性生活也就不再那么频繁了。结婚一年后,夫妻对性爱活动的兴趣往往会比结婚一个月时的降低一半,此后性爱活动的频率也会逐渐降低。同居的异性和同性伴侣中也存在同样的下降趋势。因此,持久的浪漫爱情似乎并不常见。随着时间流逝,人们的性欲降低,浪漫爱情也转变成了亲情之爱。4 也有研究表明,很多婚姻持久的伴侣仍然非常相爱。丹尼尔·奥利里(Daniel o’Leary)和同事们调查过274位已婚人士:“你和你的配偶有多相爱?”在婚龄超过10年的人中,有40%的人称“非常相爱”。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那些婚龄达30年以上的人中,有40%的女士和35%的男士表示,自己对伴侣的爱非常强烈。5 这些调查结果的确令人非常困惑。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些结果呢?事实证明,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已经确定了造成这些结果的机制。比安卡·阿塞韦多和同事们做了一项实验:向10位平均婚龄为21年的女性和7位同婚龄的男性展示了他们配偶的面部照片,同时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了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当浏览照片时,他们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活跃度很高——这与人们体验新恋情时的模式很相似,但与那些恋爱中的模式完全不同。6 还有研究表明,相互熟悉会增加彼此的吸引力,但有一些案例也表明,相互熟悉会造成彼此的吸引力减弱。7克里斯廷·普罗克斯和同事们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并不一样。他们发现,婚姻质量有两种主要发展轨迹:(1)婚姻质量初始水平高而稳定,并可能在长期内保持这一水平;(2)婚姻质量初始水平低下,后期通常保持在这一水平或以下。他们还发现,满足**种水平的人占了多数。8 所以,浪漫爱情究竟是不是短暂的?这一问题仍然没有人能够解答。在本书中,我想要提醒读者,持久的浪漫爱情的确是存在的。虽然仍然会有相反的案例,但我还是想要证实,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那样的。 新体验和熟悉度 我见你的次数越多,就越想要你。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每一次叹息,都让我更思念你。 ——克里斯·蒙特兹(Chris Montez) 奇怪的是,我想改变我和我丈夫之间不愉快的关系。但话说回来,我不会以此为借口而找另外的性伴侣,只是说说实话…… ——一位已婚妇女 当人们觉察到个人状况或与之相关的状况发生积极或消极的重大变化时,通常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这似乎不利于培养持久的浪漫爱情。从进化的角度而言,变化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有变化就有进步。变化表明我们的状况是不稳定的,这一点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当我们适应了变化,就不会再因为变化而情绪不稳定了,因为我们无须为已经习惯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变化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过一段时间,当我们适应了变化后,它就无法再给予我们刺激了。如同陌生人闯入时防盗警报器会响起一样,情绪也会发出提醒我们注意的信号。当不再需要关注的时候,信号系统就会关闭。当我们注意到信号时,就会对非同寻常的状况做出反应。9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同意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对任何生命体而言,生存都是*重要的。当遭遇重大改变时,我们对状况的满意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当状况变得更好时,我们就很开心;反之,我们就很难过。10 我想起一则著名的逸事。有一次,曾任美国总统的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和夫人一起参观一家农场,但他们走的是不同方向的路。柯立芝夫人经过鸡窝时问农场主:公鸡每天是否有多次交配行为?农场主回答:“一天几十次。”“请把这一点转告给总统。”柯立芝夫人说。总统经过鸡窝时,听说了夫人让农场主转告自己的公鸡的事,就问:“每次都是跟同一只母鸡吗?”“哦,不,总统先生,每次都是跟不同的母鸡。”听到这句话,总统慢慢地点了点头,然后说:“请将这一点转告给夫人。”虽然这个故事很有趣,但也有其严肃的一面。由这则逸事产生的学术术语“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指的就是雄性哺乳动物(也有一少部分雌性)在遇到新的性伴侣时表现出强烈性欲的现象。 可是,也有人认为,新的体验对人的情绪变化的作用并不明显。11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们假设人们普遍认可的情感经历,如持久的爱情、悲伤、遗憾和讨厌等,不再被视为“情感”。我将证明,婚姻中增加的新体验,也能够让双方保持持久的情感。 除新体验能影响到人的情绪之外,相似度和熟悉度也能激发人的情绪。所以,相爱的恋人们在年龄、政治观念和宗教观念上表现出强烈的相似性,在教育、智慧和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个性方面相似性不高。只有在短暂的情感关系中(因为感情不那么深厚),人们才会更喜欢与自己不一样的伴侣。在以感情深厚和交互活动频繁为特征的持久的情感关系中,相似程度更高会让彼此更加亲密。12 然而研究也发现,无论是只重复以往的生活模式,还是只改变以往的生活模式,都无法让双方的感情深度到达巅峰。只有某些特定的改变在稳定的情感关系中出现,才会让感情升温。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区分相关(局部)新颖性和绝对(整体)新颖性。相关新颖性指的是熟悉的境况内局部的改变,而绝对新颖性指的是整个境况都发生了改变。相反地,从定义上来说,绝对新颖性的境况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可能不会对我们的情感产生震撼性的影响。而当这种境况出现时,我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情绪。 ……

作者简介

阿哈龙·本泽夫(Aaron Ben-Ze'ev),以色列海法大学哲学专业教授,长期从事两性关系研究,并在《今日心理学》等发表过相关文章。本泽夫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为他的情感研究提供了助力。基于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本泽夫致力于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提供情感咨询服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