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947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4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16194744 ; 978-7-5161-9474-4
内容简介
藏族的草地利用方式、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都是伴随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形成的,对生境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有很高的适应性。在社会和生态变迁的背景下,藏族生态文化仍可能对当前的生态实践、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我们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拉萨墨竹工卡县斯布村和当雄县甲多村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藏族村落位于西藏的农牧过渡地带上,农牧兼营,但比重有所差异。通过田野调查,本书梳理了包含在藏族草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藏族文化在当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文化协从机制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意义。从两地的经验来看,要形成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共生互利、和谐相处的格局,可以通过实现人们对藏族生态文化的自觉,建立藏族传统生态文化对现代生态实践的协从机制,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目录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 文化与草地、生态研究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为田野点的斯布村与甲多村
一 斯布村与甲多村
二 调查样本的选择及分析
第三章 西藏经济社会变迁
一 经济活动的多元化
二 生活方式的多维转变
第四章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 草地利用的主要形式
二 传统草地利用方式的变迁
三 不利于草地利用的行为
第五章 草地利用中的民族文化体系
一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
二 草地利用的地方特色
三 与草地利用有关的地方组织
第六章 藏族生态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 自然环境的烙印
二 历史记忆的影响
三 宗教信仰的作用
四 社会发展的促进
第七章 牧民认知对草地利用的影响
一 社区居民对草原生态的认知
二 社区居民对草地管理的心理认知
第八章 藏族文化对缓解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一 藏族草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二 藏族文化对降低草地利用风险的贡献
第九章 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文化反思
一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互动
二 文化协从机制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三 文化自觉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结语
一 作为资本的藏族文化
二 藏族文化对生态系统的适应
三 藏族文化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四 文化向生态回归的路径选择
五 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与草地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刘继杰,男,安徽寿县人,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生态人类学、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经典常谈
¥6.2¥14.8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讲解北石窟
¥18.6¥55.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经典常谈
¥16.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