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传媒进化论

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传媒进化论

1星价 ¥103.5 (7.5折)
2星价¥103.5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61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60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20161473 ; 978-7-5201-6147-3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媒体转型与融合传播研究为主题,从媒体融合、电视创新和传播教育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汇集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石长顺近十年公开发表的数十篇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和摘录,多篇论文获全国和省级很好论文一等奖。关于媒体融合,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全媒体转型、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视听产业新模式创新、媒体融合发展分析等。关于电视创新,主要从电视传媒进化的视角,探讨电视媒体的战略转型、电视新闻的微传播,以及电视的公共服务与责任;另一方面以融合的逆向思维,探索电视催生与重塑新媒体的规范,重回视频传媒中心。关于传播教育,延续媒体融合对全媒型人才的需求,研究新闻与传播教育改革,并借鉴西方媒体融合教育经验,探索建构融合传播教育体系。

目录

上编融合传播创新研究
媒介进化论:重塑现代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传播体系
全息时代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三个维度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构
现代视听信息产业模式创新研究
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
论报业的全媒体转型
中国报业的iPad生存
物联网的传媒化生存
新兴媒体的电视化现象对媒体融合的启示
即时通信时代的网络规制变革——从“微信十条”谈起
“三网融合”下的传媒新业态与监管
大数据时代的媒体内容生产创新——基于耗散结构的理论视角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本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消费”与传媒公共空间建构

中编电视传媒进化研究
审美话语·叙事话语·娱乐话语:中国文化电视发展六十年
为听而做:视听时代的电视媒介重塑——2012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述评
数字复制时代的节目模式重现与创新突破
人性化、智能化、融合化: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
“电视+”重回中心——媒介融合的逆向思维
“移动优先”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微传播路径研究
媒体与暴力:历史的论争与当代认知——由动画片的“暴力失度”谈起
中国电视业新世纪十年发展评述
现代广播电视话语权的重构与提升
“双限令”下的电视节目转型与调整
“三力”式跨越:卫视挺进全国十强的启示
品质化生产与竞争:电视媒体的新常态
电视策划与节目创新三部曲
融合语境下的民生新闻转型与提升
“中部支点”的意象化表达和艺术灵光——大型电视政论片《支点》评析
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上的创新——以《朗读者》为例
用纪实语言讲述大师故事——评纪录片《荆楚社科名家》
纪录片“反腐”的视听震撼——评《偏离坐标的人生》
论艺术史志纪录片创作规律及使命——评湖北系列纪录片《繁花》
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构

下编传播教育改革研究
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改革
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
电视学理论体系建构路径、方法与模式
市场新闻业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从《世界新闻报》“窃听门”谈起
美国融合新闻学教学模式研究
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理论强化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偏颇与平衡——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的量化分析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节目研发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新闻与传播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二、代表成果1、主持课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发展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研究》(13AXW008);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09BXW015)2、主要专著及国家教材《电视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融合新闻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电视》武汉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教育部社科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电视话语的重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国家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