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包邮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1星价 ¥22.8 (7.1折)
2星价¥22.8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551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040551624 ; 978-7-04-055162-4

内容简介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必修课教材,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理论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深入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的要求、规律、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等问题,旨在让学生熟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判断、理解和认识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行为的能力,能够深刻体会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掌握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模式等重要概念,有效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为未来成为优秀教师做好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上的准备。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既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和教师教育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以及各类教师培训使用和阅读。

目录

**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概论
**节 教师职业发展与职业性质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理念与职业道德
一、教师的职业理念
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行为与专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二、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教师职业公正
**节 公正理论概述
一、何谓“公正
二、公正的本质
三、公正在道德谱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教师职业公正及其特点与价值
一、教师职业公正的概念及表现
二、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
三、教师职业公正的价值
第三节 教师职业公正的落实策略
一、教师职业公正的法理完善
二、教师职业公正的观念确立
三、教师职业公正的实践改进
四、教师职业公正的环境保障

第三章 教师职业良心
**节 良心的基本理解
一、良心的内涵
二、良心的结构
三、艮心的特点
四、良心作用的方式
第二节 教师良心的内涵及作用
一、教师良心的定义
二、教师良心的内容
三、教师良心的特点
四、教师良心的作用
第三节 教师良心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一、教师良心的影响因素
二、教师良心的养成路径

第四章 教师职业幸福
**节 幸福及其与德行的关系
一、中外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二、马克思的幸福观
三、德行与幸福的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幸福及其特点
一、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
二、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
第三节 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路径
一、教师必须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二、教师要充分认识职业意义和提升道德水平
三、教师要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四、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
五、教师要具备审美的素养
……
第五章 教师专业知识
第六章 教师专业能力
第七章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第八章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第九章 教师职业倦怠
第十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途径
展开全部

节选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1.教师的职业角色  角色的概念来源于戏剧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要求扮演某一特定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早把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并称之为社会角色,用于分析个体在不同情境中应有的行为方式。目前,角色的概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对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分析中。教师职业角色指社会对教师职能和地位的期望和要求,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所应该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教师职业的*大特点就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古往今来,人们经常用各种各样美好的比喻来形容教师职业,人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看作“太阳底下*崇高、*优越的职业”。苏联政治家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认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判断由此而来。  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是教师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加里宁所说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也是出于对教师传道者角色的肯定。  中国古代教师在生产、传播知识的同时承担着培养德行的重任,而且,在文化性格上偏重于道德,对他们来说,德性的分量远远大于知性的存在,求知只是成就道德的途径,即所谓“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①。近现代教师对学生的治学之道、立业之道、为人之道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当代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定政治方向,不断提升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以崭新的教育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精神上感召学生,在道德上引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2)“授业、解惑者”角色  这种角色是对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和人类文化传递者的肯定。学校教育本身就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而教师就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要从社会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精心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学习材料,以快捷高效的方式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为他们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是术业专攻者,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要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教会学生,解答他们学习中的困惑,使他们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行为示范者角色  这种角色通常也被称为“榜样”的作用。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因此,只有教师“身正为范”,对于学生的教导才能“不令而行”,而学生才能“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处世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行为得体、品德高尚,那么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教师自身也就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无愧于“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的称赞,从内在品德与外在形象等方面去塑造自己,达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境界。(4)教学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指向将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关联起来。教师要组织和调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握和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并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而获得认知经验的增长。  (5)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角色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重要作用。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