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包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7.0 (6.0折) ?
1星价 ¥67.1
2星价¥67.1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0086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22008691 ; 978-7-5220-0869-1

本书特色

货币政策无疑是当今世界对各国经济影响极大的宏观政策之一,其传导机制及有效性因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书作者以其深厚的经济金融学功底及对中国金融深切的了解,从总量、结构和全球视野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此书是有志于这方面研究和希望深入了解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同仁们值得一读的好书。 ——吴晓灵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货币政策实际操作的心得,而非教科书式的传导渠道分析,无疑对当下中国货币政策转型和效应提升功莫大焉。 ——王毅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 本书以百科全书式的广阔视角,对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作者长期执掌货币政策操作枢机的经历,结合严谨的理论推导和扎实的定量估计,使其成为这一领域里程碑式的著述,必将惠及当下、启迪来者。 ——高善文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总量、结构和新机理三个层次展开递进研究,多方面、多视角地剖析了近年来涉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问题。篇从总量视角讨论如何实现总量适度、传导顺畅的问题;第二篇主要剖析能否在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并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条件下, 有效优化资金流向, 推动资金精准滴灌;第三篇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 聚焦优选范围内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很好规货币政策常态化、“零利率陷阱” 以及货币政策的靠前协调等。

目录

篇前篇 目的、思路和框架

一、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 3

二、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5

三、 是否存在衡量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量化指标? 25

四、 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28

**篇 何为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辨识与消除

**章 公开市场操作安排与央行流动性供给效率 37

引言 37

一、 国际经验概述 38

二、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制度分析 42

三、 小结 51

附录: 包商银行事件一个月后货币市场流动性传导状况评估 53

第二章 货币传导的数量视角: 论优化监管与完善商业银行治理 59

引言 59

一、 缓解商业银行资本压力 60

二、 优化商业银行监管与考核体系 66

三、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86

四、 结论与建议 99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价格视角:利率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101

引言 101

一、 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 102

二、 隐性利率双轨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 110

三、 利率并轨和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124

附录 1: 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132

附录 2: TVP - VAR 模型主要检验结果 133

附录 3: 隐性利率双轨制理论模型 134

第四章 供给约束还是需求不足: 判断与对策 142

引言 142

一、 信用货币创造: 货币供给与融资需求 142

二、 供给约束还是需求不足: 基于量价关系的判断 145

三、 供给约束还是需求不足: 基于融资结构的判断 148

四、 近年来影响信贷需求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152

附录: KSW (1993) 理论说明 156

第二篇 何为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资金流向能否优化

第五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传导中扮演的角色 166

引言 166

一、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和实践 168

二、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 170

三、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 173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8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传导效率的提升 202

引言 202

一、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204

二、 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实践 210

三、 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分析———以房地产市场为例 212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235

第七章 金融稳定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 238

引言 238

一、 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 240

二、 案例分析: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与金融稳定 242

三、 实证分析 247

四、 延展讨论 259

第三篇 全球货币政策传导的新现象和新机理

第八章 供给侧视角下的僵尸企业与“低利率陷阱” 268

引言 268

一、 问题的提出 268

二、 基本框架: 基于僵尸企业视角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71

三、 数据来源与僵尸企业的识别 278

四、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279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295

第九章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兼论现代货币理论的是与非 297

引言 297

一、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299

二、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实证分析 307

三、 政策建议 319

第十章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321

引言 321

一、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概况 321

二、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银行表外理财的分析 329

三、 监管套利、市场分割与流动性冲击 336

四、 利率双轨制与银行表外理财 339

五、 结论和建议 340

附录: 影子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的理论模型 343

第十一章 溢出、回溢效应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349

引言 349

一、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349

二、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回溢效应 361

三、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370

附录: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回溢效应的理论分析 375

结语: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379

参考文献 402

后记 42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晓慧,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金融市场司司长,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高级顾问,中国人民银行驻美洲代表处首席代表等。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利率、汇率等问题的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